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成都
  • 出版时间: 2013-07-04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会议文集: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对心脏骤停抢救病例进行研究。患者男,57岁,"突发胸痛半小时,抽搐伴神志不清1分钟"为主诉来诊。方法:患者面色青白、神志丧失、呼之不应、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快速判定为"心脏骤停",立即行胸外按压,人工抱球呼吸中将患者用平车移至急诊抢救室,心电监护显示室颤,立即双向电除颤200J,未复律,马上胸外心脏按压.静推肾上腺素1mg,再行电除颤200J,心电监护显示转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偶有短阵时速,予胺碘酮150mg加生理盐水200ml静推,继之450mg胺碘酮加生理盐水250mg静点.结果:患者逐渐出现自主呼吸、肢体徐动、呻吟、眼球转动,即予20%甘露醇250ml静点,将患者转至重症病房进一步监测、治疗.讨论:心肺复苏作为抢救心脏骤停的有效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1.从目击心脏骤停到首次电击时间,小于3分钟者抢救成功率可达50%;2.成人的心脏骤停主要原因为心血管疾病;3.正确规范的操作是CPR成功的前提;4.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使复苏过程更加紧张而有序,提高患者生存机会。
  • 摘要:目的:研究男性多发伤特别是颅脑创伤患者早期血清泌乳素(PRL)变化特点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急诊就诊的男性多发创伤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ISS评分对多发伤严重程度予以评分分组,按GCS评分对合并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评分分组;分别在伤后12小时内、24及72小时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双抗体沉淀法测定血清PRL水平.同时各分组间比较血清PRL含量的变化,并以15例同龄段健康男性为对照组.结果:1.多发创伤患者在伤后24小时内创伤越重,血清PRL水平升高越明显,其中在伤后12~24小时ISS评分分值越高血清PRL含量升高越明显,ISS>25组(C组)、25≥ISS≥16组(B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ISS<16组(A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至伤后72小时血清PRL水平下降但是仍高于对照组(P<0.05).2.合并颅脑损伤的5≥GCS≥3组与8GCS≥5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伤后72小时血清PRL水平开始下降。结论:严重创伤及颅脑损伤男性患者早期血清泌乳素水平的改变与创伤严重度特别是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提示血清泌乳素有望作为评估男性多发伤患者创伤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优化流程对批量创伤救治的效用.方法:调取创伤数据库系统2011年1~12月交通事故批量创伤事件中的16批次89例患者急救相关数据并与实行创伤数据库信息化管理前的2010年1~12月交通批量创伤14批次78例患者数据进行比较,两组分别定义为信息化救治组(IM组)和传统救治组(TT组).统计指标包括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创伤部位、ISS评分、救治转归等)、急救反应时间(急救到达现场用时、急救现场用时、转送医院用时、急诊滞留时间、受伤至手术开始时间等)以及不同创伤严重程度患者救治结局等.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受伤部位、多发伤构成比及iss评分等组间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好转出院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88.7%vs.70.5%,X2=8.733,P=0.003);两组间急救到达现场用时和转送医院用时比较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两组间急救现场用时、急诊滞留时间和受伤至手术开始时间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IM组救治结局显著优于TT组,两组多发伤好转出院率均低于整体水平,组间比较可见IM组多发伤好转率优于TT组.结论:应用创伤数据库信息化管理能显著优化批量创伤救治流程,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其中严重创伤患者受益更加明显,对创伤救治和卫生行政管理均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 摘要:目的:调查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期间放射学检查的使用情况,探讨提高临床医师辐射损伤知识,限制伤员每日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T)检查次数,减少受伤部位CT复查次数等措施对降低伤员医源性辐射暴露的有效性,为优化放射学检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为前瞻性观察研究,收集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急诊ICU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信息及放射学检查资料,分析伤员救治期间放射学检查的次数、电离辐射剂量和影响因素,比较优化放射学检查方案前后伤员放射学检查的次数和辐射剂量.结果:1.创伤患者救治期间接受的放射学检查主要为X线摄片和CT检查,优化放射学检查方案前,60例患者人均摄片6(四分世数3-11)次,CT检查10(8.0-13.8)次,CT检查次数与患者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和ICU住院天数相关(r=0.369、0.523,均P<0.05);2.优化放射学检查方案后,100例患者人均CT检查次数较前60例患者显著减少,总放射学检查次数也减少,伤员救治成功率较前无显著差异;3.控制创伤患者头颅及胸部CT复查次数,可进一步降低创伤患者的放射学检查次数(7.2%) ,医源性辐射暴露(5.4%)和放射学检查费用(8.1%)。结论: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期间接受较多X片和CT等放射学检查,提高临床医师对辐射损伤认识,健全放射学检查申请制度,减少同一部位复查次数等措施可有效降低伤员放射学检查次数,有助于降低患者医源性辐射暴露。
  • 摘要: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外周血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游离DNA(cell free DNA)水平变化与多发伤患者发生MODS的关系,探讨各项指标用于评估多发伤患者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将80例多发伤患者(符合入选标准的)按照创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标准分为轻伤组(ISS积分≤8),中伤组(ISS积分位于9-15),重伤组(ISS积分≥16的并为一组),检测三组组患者外周血血清PCT、CRP、TNF-α、游离DNA含量;按照临床转归将80例中可以明确分组的54例入组病例分为MODS组与非MODS组;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血清PCT、CRP、TNF-α、游离DNA含量,并与健康组对比.结果:1.健康组PCT,CRP,TNF-α、游离DNA含量在各时相点基本无变化;2.ISS评分高的患者组中PCT,CRP,TNF-α、游离DNA浓度高。3.患者的PCT含量的在MODS组及非MODS组最高值均出现在伤后第1天,随着受伤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结论:创伤后急性期游离DNA水平的升高程度与多发伤患者继发性MODS的发生相关性高。测定严重多发伤外周血游离DNA含量对预测继发性MODS的发生具有一定价值,持续性升高或维持较高水平提示预后不良或死亡。CRP, PCT可为诊断MODS补充信息,而TNF-α对于多发伤患者MODS无预测价值。
  • 摘要:目的:目前认为血清S100B蛋白是评估颅脑外伤的重要血清标志物,但非颅脑外伤是否可影响血清S100B蛋白尚有争议,故本研究的目的即探讨非颅脑外伤的创伤类型是否可影响血清中S100B蛋白的含量并分析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急诊抢救室及急诊留观的325例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基本信息并于相应的时间点采集血液标本,将患者按是否存在颅脑损伤分为IHI组、NHI组、MTHI组,分析各组创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含量的差别,并分析四肢长骨骨折、失血性休克、ISS评分对非颅脑外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的影响.结果:在患者伤后3小时,MTHI组患者血清S100B蛋白高于IHI组以及NHI组(P<0.01),而IHI组与NHI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126),而在创伤患者伤后6小时发现各组伤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均较前提升( p<0.001),且同样发现MIHI组血清S100B蛋白高于IHI组以及NHI组(P<0.01),而IHI组与NHI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217),且非颅脑外伤患者中,四肢长骨骨折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高于非骨折患者,失血性休克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高于非休克患者,ISS评分>16分者其血清S100日蛋白水平高于tSS评分<16分者。结论:非颅脑外伤可促使创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升高,而且失血性休克、四肢长骨骨折以及伤情严重程度均会影响血清S100B蛋白水平。
  • 摘要:目的:报道2例钢筋贯通伤救治成功比例,探讨在应急处理和协助救治的体会.1.方法:患者男,48岁,因高处坠落致颈部、臀部钢筋贯通伤后疼痛13小时,于2012年5月7日急诊入院。患者从13米高处跌落,一根钢筋从胸部左侧腋下刺入,右颈上部穿出,另一根钢筋自左侧臀后部刺入,右侧臀后部穿出.请相关科室(胸外科普外科血管外科麻醉科骨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心内科)行多学科讨论后,制定手术方案,成立抢救小组。术前行DSA检查,了解钢筋与相邻血管的位置关系,达到万无一失。急诊行DSA后,患者被直接送入手术室行颈、胸部、臀部金属异物取出术。行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合适体位,按钢筋插入的方位切开皮肤,分层解剖,游离出相关的血管,分别延长伤道的出入口,伤道内倒入石蜡油,仔细,缓慢的拔出钢筋,反复冲洗伤道,分层缝合伤道,术程顺利。与此同时其他相关科室主任必须在手术室待命,随时应对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历经4个多小时顺利完成。结果:术后安返ICU,给予抗感染、止血、预防血栓形成等对症治疗,住院近3周痊愈出院。2.方法:患者男,23岁,因高处坠落的钢筋从患者右侧枕部刺入,从右侧眼眶上方刺出8h,于2012年4月6日急诊入院。患者于早晨在建筑工地劳作时不慎自从,8楼高处坠落一长约40cm,直径1.6cm钢筋刺入头部。当时患者无意识障碍,头痛,在当地医院拍头部平片后立即转入我院,转院过程中患者意识逐渐加重,间断性烦躁。请相关科室(神经外科和眼科等相关科室)急诊会诊后制定手术方案。在全麻下急诊行颅内异物摘除术,术中见钢筋刺破硬膜,颅骨碎片刺入脑组织,小心拔除钢筋,吸除血肿及挫伤坏死脑组织,取出插入脑组织的骨折碎片,彻底止血,同时眼科医生清创缝合眼眶伤口。术中出血约1OOml,手术2小时顺利结束。术后继续转入急诊ICU,针对患者病情,给予机械通气、止血、抗感染、营养神经对症支持治疗及精心的护理。结果:术后第1天,患者神志转清,指令性动作配合,自主呼吸平稳,术后第3天成功撤离呼吸机,大脑功能完全恢复,四肢肌力正常,生命体征平稳后,于术后第5天转往神经外科进行继续康复治疗,后期恢复顺利。结论:对于刺入人体内的异物,原则上不要贸然拔除,因为不能确定具体损伤的部位及损伤的程度,亦可能造成二次的损伤或大出血无法抢救。必须循异物的走向,判定脏器的损伤程度,从而减少拔除异物时的再次伤害。术后的联合抗感染治疗,根据患者贯通伤的部位,行相关部位的治疗,同时营养支持治疗。
  • 摘要:目的:了解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emergency room length of stay,EDLOS)和收住ICU的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关系,为进一步提高创伤救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一家大学附属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0年经急诊抢救室收住急诊ICU的多发伤患者的信息,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和就诊时间等)、病情特点(受伤原因、初步诊断、ISS评分、GCS评分、是否急诊手术和手术类型)、预后情况(住院病死情况、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根据EDLOS将患者分为滞留组(>5h)和非滞留组(≤5h),比较两组之间的一般资料、病情和预后特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线性回归法分析抢救室滞留时间与预后指标的关系.结果:全年共有1115例多发伤患者就诊,其中545例收住急诊ICU。排除滞留时间大于24h的69例,最终纳入研究476例;476例患者的ISS值为29.0(22.0-34.0),滞留组(170例)和非滞留组(306例)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ISS值无差别,病死率分别为12.4% (21/170)和7.5% ( 23/306 )(X2=3.047, P=0.081),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提示,急诊抢救室滞留会明显增加病死率,主要是增加非急诊手术患者的病死率,不影响急诊手术患者的病死率,对ICU和总住院时间以及费用无影响。结论:急诊抢救室滞留增加了需要收住ICU的多发伤患者的病死率,且主要是影响非急诊手术的患者;及时收住ICU能够改善此类创伤患者的救治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大鼠重型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急性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 renal,HPA)轴损害和功能改变的意义.方法:成年健康封闭群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20只.采用Feeney法建立大鼠重型TBI模型.治疗组于伤后10min、24h和48h腹腔注射地塞米松0.6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各组大鼠腹腔注射1μg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作刺激试验,分别于伤后第3、12、24、72h4个时间点进行观察.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和ACTH含量.第72h取大鼠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表达情况.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结果:1.模型组大鼠伤后第3h外周血CORT和ACTH达高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随后逐渐降低;各时间点ACTH刺激试验后CORT上升的幅度(Δmax)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或P<0.01)。显升高(P<0.05或P<0.01)。2.模型组大鼠伤后第72h下丘脑与垂体IL-6、TNF-α。阳性细胞数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则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肾上腺皮质仅IL-6阳性细胞数差异显著(P<0.01)。结论:重型TBI大鼠早期即可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改变,随着时间推移,对ACTH反应程度降低。小剂量短疗程地塞米松可减轻HPA轴炎症反应程度,增强肾上腺皮质对ACTH的敏感性。
  •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表面降温系统(Arctic Sun)与传统降温毯(恒邦P&C-A型降温毯)配合冰帽冰袋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的亚低温治疗中的作用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监护室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亚低温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共42例,除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严重心律失常,肝肾功能衰竭,活动性出血,血小板<50×109/L等亚低温禁忌症.使用恒邦P&C-A型降温毯配合冰帽冰袋的24例(传统组),使用Arctic Sun的18例(Arctic Sun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GCS及亚低温治疗前的体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亚低温诱导期间的热负荷(fever burden),4小时内达到目标体温(35°C)的人数,到达目标体温(35°C)所需的时间,及其不良反应寒战、皮损的发生进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土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应用X2检验。结果:与使用传统降温毯配合冰帽冰袋的患者相比,Arctic Sun组患者的热负荷降低40%。Arctic Sun组患者4小时内达到目标体温(35°C)的人数百分比高于传统组,到达目标体温(35°C)所需的时间少于传统组。Arctic Sun组患者出现寒战的比率高于传统组,两组患者出现皮损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rctic Sun可以快速有效的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体温至目标范围,减少患者的热负荷,但是出现寒战的几率较高,临床应适当干预。
  • 摘要:目的:探讨血糖水平和血糖变异度对严重腹腔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对2012年7月至2013年2月入住重症医学科的成人严重腹腔感染患者进行间断血糖监测和预后观察,血糖监测终点为转入ICU后24小时,预后观察终点为转入ICU后7天;统计转入时血糖(GLUadm)、血糖最大值(GLUmax)、血糖最小值(GLUmin)、计算患者转入ICU时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感染相关器官功能不全评分(SOFA)、血糖差值(GLUdif)、血糖平均值(GLUave)及标准差(GLUsd)、血糖变异系数(GLUcv)和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按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结果:42例严重腹腔感染患者纳入研究,其中预后良好组24例,预后不良组1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GLUadm, 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预后良好组GLUmax、GLUdif、MAGE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糖水平和高血糖变异度是严重腹腔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转入ICU后24小时内GLUmax是预测严重腹腔感染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最佳临界值为15.4mmol/L。
  • 摘要:急性腹痛是临床急诊病人中最常见、最痛苦的一种主诉,由于病情危重,病因复杂,发展变化迅速给诊断及鉴别诊断带来困难。在对急性腹痛的诊治过程中,首先应重视性腹痛病人的病史采集,对腹痛的诊断将起重要作用;然后对腹痛病人进行基本的常规辅助检查,观察病人的腹痛伴随症状,并询问病人的基本情况,有无既往病史;最后对病人进行耐心进行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认真进行病情观察,及早进行治疗。
  • 摘要:目的:研究开放性手外伤的急诊治疗,并对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急诊治疗的手外伤病例,本组272例患者中,男性194例,女性78例,年龄1~67岁,平均(32.6±13.7)岁.挫裂伤127例,切割伤83例.毁损伤35,离断伤23例,烧伤及其他损伤4例.合并骨关节、肌腱损伤115例.发病到就诊最短30分钟,最长7小时.急诊处理首先应查看病人的伤情,明确有无血管损伤及是否伴有骨关节、肌腱、神经损伤.对怀疑有骨关节损伤者须行拍片检查.在明确伤情的基础上再进行外科处理,早期彻底清创防止伤口感染,最大限度地保留手的功能.结果:272例患者中,7例伤口感染,经换药后愈合;5例伤口皮缘坏死,1例再植手指未成活,需二次手术;其余患者均一期愈合.结论:在急诊中应注意:1.骨、关节的处理,尽量保留骨碎片,仅去除完全游离的小骨片,复位后用克氏针交叉固定。长斜形骨折也可用加压螺丝钉,不作通过邻近关节的髓内固定。缝合开放的关节囊;2.修复肌键、神经;3.一侧指动脉或指总动脉损伤,对手指循环影响不大,可不修复。两侧指动脉全断,常造成手指供血不足,则需修复。
  • 摘要:目的:对于创伤中手外伤造成的指端缺损,应用大鱼际皮瓣加以修复,保留伤指长度,重建指端外形、功能.方法 :1.示、中、环指指端的背侧斜行缺损以及尺侧侧方缺损可选择近端蒂的大鱼际带蒂皮瓣修复;2.示、中指指端掌侧斜行缺损、横行缺损以及桡侧方缺损可选择远端蒂的大鱼际带蒂皮瓣修复;3.环指指端掌侧斜行缺损以及横行缺损可选择近端蒂的大鱼际带蒂皮瓣修复;4.对于多指的联合指端缺损,示、中指的指端掌侧斜行以及横行缺损可将两个创面相互缝合数针后应用远端蒂的大鱼际带蒂皮瓣转移术一期同时修复.结果:本组病例66例,男41例,女25例.66例有2例皮瓣出现远端小部分皮瓣静脉危象,均为远端皮瓣回流欠佳,局部水泡出现,拆除部分缝线后血管危象解除,皮瓣血供恢复,余64例皮瓣顺利存活无血管危象出现,所有皮瓣均成活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2年,皮瓣血运、质地及感觉良好.指腹外形满意,两点辨别觉5~8mm,手指活动自如,屈伸活动良好.大鱼际供区残留线状疤痕,类似于掌斜纹,拇指对掌、屈伸、内收、外展功能均无明显受限.结论:应用大鱼际带蒂皮瓣基本能达到以下要求:1.保留伤指长度,重建指端外形、功能。2.可根据指端缺损的类型灵活应用远、近端蒂大鱼际皮瓣,几乎可满足除小指外的所有指端缺损的创面修复,堪称修复指端缺损的万能皮瓣。3.二期断蒂时同时行皮瓣修整手术,皮瓣质地优良,与修复区皮肤结构相同,满足指端缺损的软组织修复要求。4.皮瓣血供来源可靠,解剖恒定,不需吻合血管,且带蒂皮瓣抗感染能力强。5.大鱼际带蒂皮瓣手术风险小,切取简单、方便,通常在30分钟内可完成皮瓣的切取,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和推广。6.皮瓣供皮区通常可直接闭合,无须植皮处理,减少损伤。
  • 摘要:目的:对伴有会阴撕裂的开放骨盆骨折合并Morel-Lavallee损伤的临床治疗和术后处理进行研究。方法:对17例此类损伤病人进行病例分析,其中男8例,女9例。受伤原因:大车碾压伤8例,重物砸伤5例,拖拉机碾压伤2例,机器皮带挤压伤1例,汽车翻滚抛出车祸1例。治疗方法: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策略,SBP收缩压(90mmHg,心率100次/分,开始以生理盐水为主,辅以胶体液,继而启动大量输血程序,RBC与冰冻血浆按照luRbc:100m1的比例输注,每4u的Rbc输注320u的冷沉淀,每6uRbc输注1个治疗量的Plt。对于Morel-Lavallee损伤,彻底切除坏死失活皮肤、皮下、筋膜肌肉组织,变黑的皮革样变皮肤,清除创面污物及异物,保护血管、神经,清楚失活、游离、污染的骨折块,敞开所有的损伤间隙。以H202、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后,碘伏浸泡创面5min。术后应在ICU内密切观察,特别注意创面渗出情况及负压引流的量与颜色,及时换药或保持引流装置通畅,早期监测动脉血压与血气,稳定后拔出有创监测,并每日1次行血常规、生化检测。结果:死亡1例,因为尿痰感染导致的MODS于伤后139天死亡。重返工作岗位8例,生活能自理5例,坐卧行受限3例。本组17例患者手术2~7次,平均4.2次:住院时间28-139d,平均51.8d。术后除1离死亡外均获得随访,或来院随访或电话随访,因为恐惧手术与医院拒绝直接对话1例,随访时间3个月~5年口会阴部创面全部愈合;肛门损伤者恢复正常通便者12例。结论:此类损伤早期处理的关键,一是控制休克,挽救生命,二是尿道与膀肤的处理。二者是并行的,在复苏达到一定指标后,合并膀肤破裂或尿道断裂的病人应立刻进入手术室进行膀肤修补或尿道会师。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双侧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及早期功能锻炼的可行性.方法:8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病人(C1型1例,C2型3例,C3型1例),5例车祸外伤,3例高处坠落伤所致,在伤后4-10d行切开复位,应用AO双块重建钢板进行内固定.术前均应用消肿止血药物,患肢抬高.术中采用肘后侧正中入路,对尺骨鹰嘴进行Ⅴ型截骨,手术中首先游留保护尺神经,充分暴露肱骨远端骨折块,对肱骨小头与滑车进行复位,达解剖复位后用克氏针将所有骨折块进行暂时固定,首先用空心拉力螺钉对髁间骨折进行加压固定,分别将肱骨小头和滑车与肱骨近段进行固定,尺骨鹰嘴截骨处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除1例病人由于骨缺损,予以同种异体骨植骨并术后石膏固定半月外,其余病例均在术后第3天进行循序渐进式主被动关节功能锻练.结果 所有骨折术后均达到坚强的固定及牢固骨性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8个月,病人肘关节经功能操练后屈伸功能平均达15°伸—100°屈,无一例发生骨化性肌炎,无一例出现尺神经卡压症状.结论:利用重建钢板重建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首先将钢板按肱骨小头与滑车解剖形状塑型,结合空心螺纹钉.可以达到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目的,坚强的内固定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预防骨化性肌炎的发生.
  • 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辅助治疗旋后内收Ⅱ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65例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的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3例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策略,实验组22例采用数字化技术辅助制定手术方案,即收集实验组踝关节周围结构的多层螺旋CT扫描的薄层原始数据(DICOM格式),导入数字化骨科临床研究平台系统(Superlmage orthopedics edition 1.0,Cyberrned Ltd),进行损伤部位的数字化精细观察、三维测量评估及三维螺钉钉道学分析等.术后随访包括临床检查、问卷式调查、摄X线片、多层螺旋CT扫描及相关数字化技术分析.结果:48例获随访,对照组28例,实验组20例,随访时间,10-41个月,平均20.5月。实验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数字化技术辅助治疗旋后内收Ⅱ型躁关节骨折,可发现更多的隐匿性损伤细节,利于制定更有效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从而获得较理想的临床疗效。
  • 摘要:目的:观察rhBNP对犬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内毒素介导的犬急性肾损伤血清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20只健康成年犬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分别为空白组,脓毒症组、低剂量干预组和高剂量干预组,除空白组外的15只健康成年犬静脉注射脂多糖建立脓毒症休克模型.各组具体处置如下,低剂量干预组:给予5μg/kg的rhBNP处理;高剂量干预组:给予10μg/kg的rhBNP处理;脓毒症组:不给予rhBNP处理,空白组不给rhBNP处理.通过PICCO仪器观察各组犬于0h、2h、4h、8h、12h时的外周血管阻力(SVRI),并在以上各时间点留取适量外周静脉血用于检测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水平和肌酐值(CR),于12h后处死动物并留取肾脏标本用于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光镜下观察示脓毒症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出现管型,间质细胞肿胀,肾脏组织病理评分为3分.光镜下观察低剂量干预组与高剂量干预组上述改变明显减轻,但二者镜下观察差异不明显,肾脏组织病理评分均为1-2分.结论:rhBNP可以有效减轻内毒素介导的犬的肾组织损伤,改善其功能,并降低S VRI,且其治疗作用旱剂量一效应关系;rhBNP可以有效降低脓毒症犬血清HMGB-1水平,提示其部分机制可能与晚期炎症因子HMGB1水平的降低有关。
  • 摘要:目的:文章主要介绍主动脉夹层累及多个器官的病例1例。患者男性,56岁,因剧烈腹痛伴呕吐4小时余于2011年9月21日17时转入本院.本次起病无排气排便.既往3年前有肠梗阻史.方法:入院拟诊腹痛查因:1.急性肠梗阻;2.急性腹膜炎;3.主动脉夹层;4.急性冠脉综合症;给于上氧,心电监护,输液,美托洛尔25mg含服降低心肌收缩力等。复查心电图:缺血性ST改变。化验血常规:正常。心肌酶谱、血清电解质4项、血气分析、血淀粉酶:正常。胸腹部增强CT:I型主动脉夹层(假腔形成达骼动脉);心包积液。建议心脏彩超;双侧肾周积液。主动脉夹层诊断明确后,即给予哌替定止痛,再次口服美托洛尔25mg,补液维持血压等。结果:经过专科会诊后于19时30分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本例患者以腹痛呕吐为首发症状,往往误导接诊医生满足于肠梗阻的诊断导致医疗危机。其次,本例患者合并心包积液、肾周积液和肠梗阻,应是主动脉夹层发展加重所致,说明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极端重要性。
  • 摘要:目的:分析一例腹痛、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男,50岁,"因突发上腹剧痛伴血便3小时"方法:体格检查:T36.8℃,BP 70/40mmHg,P 134次,R 20次/分;神清,痛苦面容,呻吟;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HR134次/分,律齐,心前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腹部稍膨隆,腹软,上腹部轻压痛(+),右下腹压痛(-),全腹反跳痛(-);双肾区叩痛(-).足背动脉搏动对称,稍弱.急诊辅助检查未见异常。肾功能日UN 7.54mmol/L,肌醉正常。心电图正常。急诊床边心脏B超:主动脉增宽,主动脉瓣形态及活动可,余未见异常。急诊腹主动脉日超:未见异常。B超腹腔探查:腹腔内未见明显液性暗区。输注奥美拉唑,654-2,善宁,多巴胺,肌注曲马多等治疗,患者腹痛仍无明显减轻,就诊后两次血便,均为暗红色血便,3次呕吐少量咖啡色胃内容物。结果:就诊6h后复查心电图正常;就诊后9h胸部CT平扫提示:纵隔增宽,主动脉内似见高密度影,提示主动脉夹层可能。急诊胸腹主动脉CTA提示: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夹层累及头臂干、左侧锁骨下动脉及双侧颈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右肾动脉起自真腔;左肾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起自假腔:心包积液。结论:本例患者首发症状为腹痛伴有血便,体检发现血压低,心率增快,虽经抗酸、止血、补液及对症处理,但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差,在诊治的过程中多次出现呕咖啡样胃内容物及血便,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持续下降,这些临床表现与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或出血坏死性肠炎非常相似,极易上述两种疾病混淆。因此,临床上高度怀疑而超声心动图未发现夹层征象时应进行准确性更高的检查如食道超声,CTA等检查,以避免误诊和漏诊。
  • 摘要:目的: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是指由各种原因所致的主动脉内膜破裂,循环中的血液通过破口冲入主动脉壁中层并沿主动脉壁延伸剥离血管形成"双腔主动脉"或主动脉瘤样扩张的严重病症。此类患者手术难度较大,受各地医疗条件的限制,常常需要将其异地转运到条件更好的大医院进行治疗,因此患者需要通过使用救护车进行长途转运.方法:本文对于目前国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院前长途转运作一综述.结果: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转运需院前进行风险评估,其次还要做到救治前的准备转运前控制病情稳定,对疼痛的处理,对血压和心率的维护,血肿压迫症状的观察做好心理观察和疏导。讨论:对于AD等重症患者,保持医疗措施的连续性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长途转运重症患者,应该制定接诊预案,电话接诊时首先了解患者情况并进行物品准备,到达时重点病情评估,详细记录;转运过程中保持原有医疗措施的连续性,维持合适的车厢温度,严密观察呼吸、心跳、血压、尿量等:途中保持通讯通畅源与目的医院进行信息沟通,在入院时宜直接将患者送至绿色通道明确交接。
  • 摘要:目的:颅颈交界区活动灵活、其稳定性主要依靠9条韧带维系,因而薄弱.如颅脑、颈部损伤时容易伴发,以致关节脱位、骨折,脑干或脊髓损伤,造成突然死亡.本文通过分析部分交界区损伤病例的临床表现与救治过程,回顾枕骨髁、寰枢椎损伤的分型、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医护人员对颅颈交界区损伤的认识和重视,避免漏诊、误诊,减少创伤救治中的意外和死亡.方法:回顾2002年2月—2012年2月收诊颅脑损伤合并颅颈交界伤的患者21人,以及3个典型病例的诊治过程.分析了此处损伤的临床特点,除意识改变、瞳孔改变、颈部抵抗、肢体活动与感觉异常等体征外,可有某些其他特征,如强迫头位、枕颈部疼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胃瘫等.结合文献回顾了枕骨髁、寰椎、枢锥损伤的分型,涉及的寰枕关节、寰齿关节和寰枢椎间关节,以及影像学表现.结果:其中开颅手术行挫伤灶或颅内血肿清除者8例,颈托或牵引保守治疗17例,颈椎手术4例。21例患者死亡5例,植物生存2例,余恢复良好。死亡5例中,高位颈髓损伤3例,脑干损伤、脑挫裂伤严重死亡2例。颅颈交界区的损伤主要涉及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后者包括寰齿关节(齿突前、后关节)和寰枢椎外侧关节。涉及枕骨骸骨折(分3型)、寰椎骨折(分3型)、枢锥骨折,枢锥骨折包括齿状突骨折(分3型)和Hangman骨折。通过X片、CT判断寰齿间距、寰枢椎间隙、环枕线等来判断有无脱位与骨折。MRI可进一步明确有无脊髓压迫或损伤。根据损伤的稳定程度,选取颈托固定、牵引或手术治疗。结论:颅颈交界损伤死因多由于严重脑损伤和颈髓损伤。早期保护此处,通过不同方式的稳固有良好结局。而参加创伤急救治的医护人员,要有学科交叉的概念,要重视颅颈交界区的损伤,并对其解剖、影像诊断和处理有进一步了解,减少漏诊,避免突发意外和严重后果。
  • 摘要:创伤是45岁以下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无论对社会还是个人,都有重要意义。对于任一给定的危重伤患者,临床上可以在ICU床旁获得大量的生理和生化指标,这数以百计的指标(心率、血压、呼吸、生化检验、血气指标、等等)中,每一个指标都从某一个方面对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了刻画。将这些指标加以整合进行动态分析,是客观评价器官功能变化和指导治疗的基础。但是,由于指标数以百计,医生往往难以全面的整合这些指标,因此很难对患者的病情做出精准、动态的评估。计算机辅助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omputerized 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CDSS)是近十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快速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临床诊疗新工具。作为融合了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崭新技术,CDSS目前己经成为帮助临床医学各个学科提高诊疗水平的利器。并正在成为下一代个性化医疗技术发展的基础平台。临床工作中己经使用的各种先进监测/检测手段,每天都产生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使得实现精准刻画患者生理一代谢过程的动态演变成为可能。结合了大数据研究范式的创伤科学,未来必能有效解决危重伤患者的临床救治难题。
  • 摘要:多发伤被界定为在单一致伤因子打击下,机体同时或相继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本文主要介绍了多发伤的在临床上的营养支持。多发伤由于失血失液,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所以机体应激反应剧烈,从而产生高代谢状态,需要一定的营养支持。根据营养素补充途径,临床营养支持分为肠外营养支持(parenteral nutrition, PN,通过外周或中心静脉途径)与肠内营养支持(enteral nutrition, EN,通过喂养管经胃肠道途径)两种方法。随着临床营养支持的发展,营养支持方式己由PN为主要的营养供给方式,转变为通过鼻胃/鼻空肠导管或胃/肠造口途径为主的肠内营养支持(EN)。外科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复杂而困难,临床上应根据个体化的原则,针对病人的代谢特征,进行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维护细胞代谢及机体重要脏器功能,提高外科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
  •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325例患者临床资料,排除部分资料不完整的患者.患者临床资料,排除部分资料不完整的患者。根据术后7天内符合急性肾损伤诊断的标准将入选患者分为正常组(n=274)和AKI组(n=51)。观察指标:1.术前指标:年龄、性别、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左心功能不全、周围血管病变)、肌醉、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eGFR)、高尿酸血症,蛋白尿、急诊手术、水化、用药(ACEI/ARB、他汀类);2.术中指标:造影剂剂量、手术时间、低血压;3.术后指标:低血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统计术后AKI的发生率以及分析预后。结果: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有51例患者出现AKI,发生率为15.7%; AKI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1),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AKI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预后不佳。患者高龄、术前蛋白尿,术前左心功能不全、术前eGFR水平低、手术时间延长、术中低血压是术后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 摘要:目的:研究由全身浮肿引发呼吸困难,表现为三系减低,最终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例。方法:经由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未见异常,未探及肿大淋巴结,左侧胸腔积液。双下肢深静脉及大隐静脉管腔内未见异常回声,管腔压缩好,血流通畅,未见血栓。双下肢皮下广泛水肿,胸片提示双下肺渗出,心影增大,左侧胸肺积液;进行骨穿检查和PET-CT,骨髓增生低下,三系可见,各系细胞数目减少,粒红比例降低,造红岛稍扩大,其间可见大型异型淋巴细胞窦性浸润,呈免疫母细胞外观,表达B细胞标记(CD20++,CD3-,MPO-,CD34-,CD56-,CD138-)考虑大B细胞淋巴瘤累及骨髓;躯干部及双下肢近段骨髓葡萄糖代谢不均匀增高,胸椎为著;左侧腮腺区多发葡萄糖代谢增高淋巴结,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脾脏饱满,葡萄糖代谢未见异常;综上考虑骨髓造血系统疾病可能,淋巴瘤不除外,建议骨髓穿刺或淋巴结活检。采用床旁血滤,同时给予地塞米松15mg/d,日后患者突然出现喘憋加重,血气分析:PH7.38,P0250mmHg,PC02 33mmHg,Lac7.0mmol/L。予无创通气辅助呼吸,SP02维持在90%以上。但4小时后患者血压出现进行性下降,伴有心率减慢,复查患者血气:PH7.00, P02 73mmHg, PC02 78mmHg, Lac14.7mmol/L。结果:经抢救无效,宣布临床死亡。结论:在临床的诊断工作中要保持对少见病的警惕性,从而可以避免临床误诊和延误诊断。在治疗过程中,连续性血液净化对于多脏器衰竭的患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争取时机,从而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挽救患者生命。
  • 摘要:目的:研究一例出现抽搐、神志不清的血透患者的病因,该患者为老年女性,为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入院1月余前开始行血液透析。方法:化验提示血常规,凝血无明显异常;胸部CT显示双肺炎性渗出改变,双侧胸腔积液,右侧叶间积液;予泰能抗感染,异舒吉扩冠及对症支持,同时间断行床旁CRRT脱水治疗;10天前开始低热,体温37.6度左右,2天前调整为头胞吡肟2g Q12h抗感染治疗;1天前夜间开始出现发作性抽搐,双侧肢体无力,双眼向右侧凝视,行头颅CT较前无明显变化,间断予安定、丙戊酸钠、苯巴比妥治疗,昨日中午出现抽搐症状持续不缓解,药物治疗无效,面罩吸氧血Sp02维持在84-86%,予镇静并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并收入EICU。入院时后改用特治星、奥硝哇及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并间断CRRT治疗,予逐步停用丙戊酸钠,并在CRRT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1次。结果:患者于入院第25天神志恢复,呼之可睁眼,于入院第31天顺利脱机拔管,拔管后予加用雾化吸入平喘化痰治疗,之后患者神志情况一直维持良好。讨论:该病的可能发病机制如下:1.肾衰的患者本身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分泌排泄作用减弱,药物排泄慢、药物半衰期明显延长,导致药物在血液中浓度过高;肾功能衰竭患者多为老年患者,血浆蛋白含量降低,无形中增加了游离头拘菌素的浓度;2.头抱菌素蓄积在中枢神经系统后干扰中枢正常神经递质,一氨基丁酸(GABA)活性并减少其生成,GABA是脑内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该递质生成减少、活性降低后可使神经系统刺激阈值下降而导致抽搐;3.头抱菌素可抑制中枢神经细胞Na+-K+-ATP酶降低静息电位,使细胞外钾浓度增高从而能使神经兴奋性增高而出现脑病症状。
  • 摘要:目的:现对2013年1月收治的1例心脏血管肉瘤患者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超声波检查,床旁心脏提示大量心包积液。超声引导下行心包穿刺术,抽出血性心包积液700m1。心包积液常规:白细胞8-10/HP,红细胞满视野。心包积液病理:少许炎性细胞。抽取心包积液后患者症状有所减轻,但随后反复,遂多次抽取心包积液,均为血性,多次积液病理检查未见肿瘤细胞。在第4次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右房内一实性不规则中等回声物,位于心房顶部靠近房间隔,2.Ocm×3.9cm ,活动差。结果:患者不治离院。结论: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 Primary cardiac angiosarcomas )是临床罕见、恶性程度很高的心脏恶性肿瘤。发病率低,临床认识不足,早期诊断非常困难,可用超声波进行检查。
  • 摘要:β受体阻滞剂是从根本上治疗慢性心脏衰竭(HF)的药物,在临床实践中对其的关注和分歧主要在失代偿性心衰的治疗和住院期间的作用。本文总结了许多文献中关于β受体阻滞剂在急性和慢性失代偿性心衰的治疗,认为在住院期间应避免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停药,同时早期应用受体阻滞剂,可以尽快的使血流动力学及容量学达到稳态。这种治疗策略可能会增加患者出院后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但同时也降低了患者再住院率和死亡率。而性肌力药和β受体阻滞剂同时给予,可能会降低正性肌力药对血流动力学反应性。
  • 摘要:休克是指机体在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下,引起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导致全身微循环功能障碍,脏器血流灌注不足,引起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及重要脏器损害,直到细胞死亡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休克按照病因分类: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休克按照血流动力学分类:低血容量性休克,分布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梗阻性休克。血管活性药物是指具有调节血管收缩、舒张功能的药物。血管活性药物通过改变血管平滑肌张力,影响心脏前负荷、后负荷。并影响心脏的变力、变时效应,因此,习惯上也称为心血管活性药物。血管活性药物以药物临床实际的主要作用为依据,分为: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血管加压药。应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根据休克的不同类型、不同的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表现,合理选用血管活性药物,达到我们所需的治疗目的。
  • 摘要:目的: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常见并发症并能导致严重后果.本研究通过对实行外引流术后整体护理前后三年的颅内感染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整体护理策略能否降低颅内感染发生率.方法:选择从2009年-2011年内234名行脑室外引流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未实行整体护理的2009年第一阶段82名外引流手术患者颅内感染发生率与实行整体护理的2011年第二阶段79名及2011年在实行整体护理基础上使用抗菌引流管的第三阶段73名患者的颅内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在第一阶段82名患者中有11名患者发生了颅内感染(13.4%)。在实行整体护理后的第二阶段颅内感染发生率下降到3.8%(3/79)。第三阶段在使用抗菌引流管后颅内感染率进一步从3.8%下降到1.4%(1/72)。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颅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统计学存在显著性差异(P1<0.05),第三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颅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统计学存在显著性差异(P2<0.05),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颅内感染率虽然进一步有下降,但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3>0.05)。结论:通过对实行脑室引流术后整体护理前后3年的颅内感染发生率的回顾性研究,我们发现通过整体护理策略后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在临床工作中有一定的实际操作价值。
  •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脑梗死、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等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血清中的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水平,比较脑卒中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之间以及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之间的血清ADM水平差异;通过同时检测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血管内皮损伤相关因子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 thrombomodulin,sTM)的水平,分析ADM与这些细胞因子的相关性,进而探讨ADM在脑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分析患者血清ADM水平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相关性,探讨ADM水平对于死亡预后的意义.方法:本次研究共纳入57例脑梗死患者、87例脑出血患者、1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同时选择60例健康对照者,同时抽取外周静脉血5m1并分离血清,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ADM.IL-8及sTM水平。同时对患者进行GCS评分。结果: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脑梗死患者、脑出血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血清ADM、IL-8、sTM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但脑卒中的三个亚组之间血清ADM及IL-8,sTM水平的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脑卒中患者血清ADM水平与正常对照相比显著升高,但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血清ADM水平无明显差异。脑卒中患者血清ADM水平与IL-8,sTM水平呈正相关;ADM与GCS评分呈明显负相关。同时,血清ADM水平对脑卒中患者的28天死亡率有一定预测价值。
  • 摘要:脑卒中目前在我国是导致患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每年新发卒中患者高达150万以上。静脉溶栓是改善AIS结局的最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文章对我国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现状进行分析,并讲述了溶栓的发展现状及其适应症、禁忌症,最后对急诊室溶栓进行分析,认为对合适的AIS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是循证医学支持的治疗方法,应该成为急诊医学常规实践的一部分,其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并节约长期的医疗费用,也是AIS治疗指南的首要推荐,同时也给急诊医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及挑战。
  • 摘要:目的:1.利用C57BL/6小鼠,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探讨:①缺血脑组织中是否有自然杀伤细胞浸润;②NK细胞在缺血脑组织中的浸润和聚集是否受到趋化因子干扰素诱导蛋白-10的募集作用;2.利用Rattus norvegicus(褐家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探讨:IP-10对神经细胞的作用.方法:1、线拴法建立小鼠MCAO模型,按缺血时间分为1h、6h、12h、24h、2d、6d六组;2、脑组织冰冻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检测NK细胞在缺血脑组织中的浸润情况和IP-10的表达情况;3、PC-12细胞传代培养,根据培养条件和加入因子的不同分为:正常培养组、正常培养+IP-10组、厌氧培养组、厌氧培养+IP-10组.各组于培养6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数目和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各组细胞培养液上清乳酸脱氢酶活力,观察IP-10对神经细胞的作用.结果:1、小鼠脑缺血模型中缺血侧NK细胞数高于缺血对侧(P<0.05),脑缺血1h在缺血脑组织中即有大量的NK细胞浸润,并在12h-2d达到高峰;随着时间延长,在5-6d浸润的阳性细胞数呈下降趋势。2、小鼠脑缺血组织中有IP-10的表达,且缺血侧阳性细胞数高于缺血对侧(P<0.05)。IP-10的表达随时间延长呈现先增高后降低再增高的趋势,出现两个高峰,分别在1h-6h,5d两个时间段。3、PC-12细胞在加入IP-10后,在正常培养条件下细胞调亡率和损伤细胞数量基本无差别;在厌氧条件下,细胞凋亡率和损伤细胞数量均较正常培养条件升高;厌氧条件下两组比较,结果显示,与单纯厌氧组相比,厌氧+1P-10组细胞凋亡率(32.1%比,3.9%)和损伤细胞数量((692.3比470.1)均增高,提示IP-10对神经细胞的损伤作用。结论①脑缺血发生之后,有大量外周NK细胞浸润脑内,参与了脑缺血损伤过程。②浸润到脑组织的NK细胞表达IFN-y具有生物活性。③在厌氧环境下,IFN-y可以增加神经细胞凋亡。1、脑缺血发生后,大量外周NK细胞穿过血脑屏障浸润到脑组织中,并参与脑缺血的病理过程。2、提示NK细胞在缺血脑组织中浸润和聚集受到趋化因子IP-10的募集作用。3、IP-10对神经细胞有损伤作用。
  • 摘要:目的:研究一例高血钾导致Ⅲ度房室传到阻滞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女性79岁,因胸闷气短、乏力7年,再发呼吸困难加重4小时为主诉入院。方法:心电图:房颤,Ⅲ度房室传到阻滞(AVB),交界性逸博心律,ST-T改变,T波高尖,QT间期延长,P-R间期延长。给予异丙肾上腺素1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缓慢静点,患者心率维持在28次l分左右,并进行急查血气分析和血常规检查。结果:患者入院期间出现肌肉无力,烦躁不安和意识障碍,次日症状消失,化验血钾4.3mmol/L,尿量正常,优质低蛋白饮食。结论:血液净化治疗有效的降低血液中的钾离子浓度,纠正酸碱失衡,重新建立机体内环境及血流动力学稳定,保护心脏功能,减少肾功能损害,从而为挽救患者的生命创造了条件,赢得了时间,血液净化治疗成为本例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 摘要:目的:总结和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儿童急性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2年1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应用ECMO抢救5例暴发性心肌炎儿童的情况.结果:5例患儿2男和3女,年龄9岁~13岁(中位年龄10岁),体重25~33kg(平均体重29.6kg),ECMO支持后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均得到明显改善.5例患儿均采用V-A ECMO方式建立体外循环,ECMO平均支持时间为89.8h(40~142h),其中4例成功脱离ECMO并存活出院,脱机率和生存率均为80%(4/5).1例患者因心脏功能不可恢复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未能撤离ECMO和呼吸机而死亡.ECMO运行期间3例出现伤口出血、1例并发溶血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伤口出血、1例发生高血糖.随访4个月~4年2个月,4例存活患儿心脏功能均恢复正常,其他器官功能亦未见异常表现,学习生活能力良好.结论:对急性暴发性心肌炎儿童,尽早使用ECMO辅助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心肌梗死的全球统一定义,以下为心肌梗死的统一标准:1.检测到心肌标志物(尤其是肌钙蛋白[cTn])升高和/或下降,至少有一次超出正常参考值上限(URL)的第99%百分位值,并且至少伴有下列一项证据:1,心肌缺血的症状;2,新发的或推测新发的显著ST-T改变或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3,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4,影像学检查发现新发的心肌丢失或新发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5,冠脉造影或尸检发现冠脉内存在新鲜血栓。2.心源性死亡,伴有心肌缺血的症状,并伴有推定为新发的心肌缺血ECG改变或新出现的LBBB,但死亡之前未能获取血液标本或血液中心肌标志物尚未开始升高;3.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相关MI定义为:基线cTn值正常(≤99%URL)的患者,PCI术后升高超过99%URL的5倍;若基线水平升高且保持稳定或处于下降期,则术后cTn较基线值升高>20%。此外,尚需具备以下任何一项:1.心肌缺血的症状;2.新发现的心肌缺血ECG改变;3.血管造影结果与PCI并发症相吻合;4.影像学检查显示新发的心肌丢失或新发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4.在心肌缺血时冠脉造影或尸检发现支架血栓形成,并伴有心肌标志物升高和/或下降,至少有一次数值超过99%URL,即可界定为支架内血栓相关性MI。5.冠脉搭桥(CABG)相关性MI定义为:基线cTn值正常(≥99% URL)的患者,手术后心肌标志物超过99%URL的10倍。此外,尚需有以下任何一项表现:1.新出现的病理性Q波或新出现的LBBB;2.冠脉造影发现新的桥血管或自身冠脉闭塞;3.影像学检查显示新出现的心肌丢失或新发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 摘要:目的:早期检测心肌损伤的指标,明确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可以及早提供临床治疗的方案与决策.很多研究证实早期心肌梗死的诊断上,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同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自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6例,男性38例,女性8例,平均(54.3±19.8)岁.不稳定心绞痛患者43例,男性28例,女性15例,平均(61.2±13.9)岁.从胸痛到采血时间(2.9±0.97)小时。所有患者因胸痛就诊,胸痛时间小于4小时,接诊时即刻以及2小时后抽血,测H-FABP以及cTnT。将80微升全血滴入检测卡加样孔,静置10分钟,检测线和对照线均为红色为阳性。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胸痛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的H-FABP以及cTnT,均高于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H-FABP敏感度为89.1%,高于cTn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ABP特异度为93.0%,与cTn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ABP阳性预测值93.2%,与cTn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ABP阴性预测值,88.9%,高于cTn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论:本文对46例AMI和43例患者进行H-FABP以及cTnT测定,结果H-FABP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高于cTn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与cTn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化验时间上,H-FABP只10分钟,明显有利于急诊诊断和进一步治疗。综上所述,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上,H-FABP是很有利的补充化验指标。
  • 摘要:目的:探讨经心外膜及静脉移植骨髓干细胞对兔梗死心肌面积的影响.方法:6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心外膜组(实验Ⅰ组)、耳缘静脉组(实验Ⅱ组)及对照组.实验Ⅰ组及Ⅱ组均自自体胫骨平台处提出骨髓干细胞并进行培养及标记.三组均开胸结扎左前降支中部1/2处,观察心电图Ⅱ、Ⅲ导联出现ST段抬高大于0.2mV,且持续超过30min,证实心肌梗死形成.心梗后第2周,Ⅰ组再次开胸分别于心梗前后缘上中下各三点注射自体骨髓干细胞;Ⅱ组自耳缘静脉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而对照组则开胸注射磷酸盐缓释液.心梗第4周,三组均取出心脏,首先从大体计算心梗面积进行比较,随后将心脏切片,行HE染色,在镜下利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梗死瘢痕面积测量.数据为偏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数据以中值和百分位数(上四分位数,下四分位数)表示,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实验Ⅰ组及Ⅱ组经移植骨髓干细胞较对照组梗死面积明显减小(P<0.05),而实验Ⅰ组与Ⅱ组比较,结果 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植骨髓干细胞可以治疗心肌梗死,且经心外膜移植骨髓干细胞与静脉移植对梗死面积的缩小效果基本相同.
  •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心肌梗塞急性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并于第1日、3日7、日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第1天的SAS评分分别为56.1±1.37,55.7±1.21,明显高于中国正常成人模值33.80±5.90,p>0.05,无统计学差异。第3天和第7天时干预组SAS评分降为43.2±1.28,34.8±1.04,与对照组的48.6±1.06,42.7±1.51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入院第1天时两组患者SCL-90各项因子与中国常人模值进行比较,除敌对和偏执两项外两组患者均超出常模值,进行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第3天和第7天,干预组SCL-90评分与的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除敌对与偏执两项外,P<0.01,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发生心绞痛、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干预组,5.0±2.0天,对照组为17.0±2.0天),护理评分(干预组92.2±0.7,对照组80.7±0.6),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梗塞患者的焦虑情绪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理护理对心肌梗塞急性期患者是有利的。
  •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救治流程的不畅、不规范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需要借助社会乃至政府的力量实施系统工程,使更多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得到急诊介入救治;其次,应该在急诊科建设急诊介入专用导管室,急诊血运重建的关键元素是时间,绿色通道的起点在急诊科,因此导管室离急越近越好,并对绿色通道进行优化;应加强科普宣传,让群众明白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性、溶栓治疗的急迫性、以及溶栓治疗的风险/受益比,促进院前溶栓的普及开展,规范静脉溶栓治疗后的处置;最后应建立胸痛中心,并依托急诊科进行建设。总之,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救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优化需要社会各界长期不懈的努力,需要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需要理念的不断更新,更需要强调在各项工作中切实践行病人利益至上的基本原则。
  • 摘要:目的:观察心脏骤停复苏后心功能和心肌κ阿片受体(κ-OR)表达的变化及参附注射液对其影响,探讨参附注射液保护复苏后心功能的新机制.方法:实验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急救医学实验室完成.健康雄性SD大鼠,购自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BL)、参附注射液组(SF)和对照组(CON).所有大鼠均气管插管,经颈动脉左心室插管和股动脉插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经股静脉置管建立给药通道.采用气管夹闭窒息法制作心脏骤停动物模型.BL组不复制模型,SF组和CON组窒息5min后予心肺复苏(CPR).SF组CPR同时静脉泵注参附注射液20ml/kg(60ml/h),CON组泵注等量生理盐水.动态记录HR, MAP,dP/dt40,LVEDP和-dP/dtmax等血流动力学参数。拟定复苏后0.5h,2h,4h,6h和24h五个时间点随机处死大鼠并取心肌组织备检,每个时间点均取满6只。RT-PCR法测定心肌κ-OR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κ-OR的蛋白含量。结果:CON和SF两组间复苏成功率、窒息至心跳停搏时间(Tc)、窒息至呼吸停止时间(Tb)、开始心肺复苏至恢复自主循环时间(T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ON组与SF组复苏后24h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5,P=0.264)。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BL组始终保持在基线水平,SF组复苏后五个时间点上HR,MAP,dP/dt40及-dP/dtmax均显著优于CON组(P<0.01),且6h后除-dP/dtmax始终低于BL组(P<0.01)外,SF组HR,MAP与BL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复苏大鼠心肌中κ-OR mRNA表达水平和κ-OR蛋白含量均呈先升后降曲线,均以复苏后2h表达量最高,而BL组两者水平均显著低于CON组和SF组(P<0.05);与SF组比较,CON组心肌中K-ORm RNA和K-OR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CA-CPR对心肌κ-OR mRNA表达水平及κ-OR蛋白含量均有明显影响,参附注射液可以改善复苏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对复苏后心肌具有保护作用。下调复苏后心肌K-OR的表达水平,或是参附注射液参与心肌保护的新机制。
  •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早期采取合适、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医院急诊创伤中心收治的8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损伤控制组和平常治疗组.损伤控制组采取损伤控制手术及早期干预创伤性凝血病,包括积极处理原发创伤、控制出血、损伤控制复苏及早期补充凝血底物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天、1周及2周各项凝血指标有明显差异,损伤控制组各项指标较平常治疗组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3个月预后情况损伤控制组明显好于平常治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创伤性凝血病是由于大出血和组织损伤后激活凝血、纤溶和抗凝途径,在创伤早期出现的凝血功能紊乱,创伤患者急性创伤性凝血病发病率较高,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采取损伤控制手术及早期补充凝血底物等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再出血发生率,并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胸痛患者病因及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医院206例急性胸痛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病因.同时检测患者血清IMA水平,对其在急性胸痛鉴别诊断中价值进行研究.结果:206例患者中,心源性胸痛105例(51.0%),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52例(25.2%),急性心肌梗死24例(11.8%),稳定型心绞痛18例(8.7%),心肌炎7例(3.4%),夹层动脉瘤4例(1.9%);非心源性胸痛101例(49.0%),其中以呼吸系统最常见,共有52例(25.2%),其次为消化系统27例(13.2%);急性冠脉综合征与非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IMA水平分别为90.86±8.79、45.98±5.90U/mL(P<0.05);IMA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灵敏度、特别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8%、79.2%、71.9%和93.6%.结论:急性胸痛病因复杂,临床工作中应重视胸痛的鉴别诊断,使患者尽早得到正确诊治.IM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胸痛与非急性冠脉综合征胸痛的鉴别诊断价值高,可减少误诊.
  • 摘要: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评价连续气囊压力监测治疗仪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12年入住ICU科室需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连续气囊压力监测治疗仪对患者人工气道气囊进行压力管理,对照组则采用气囊压力表间断监测气囊内压力,两组气囊内压力目标值均为25-30mmHg,均常规联合间断低负压吸引声门下潴留分泌物治疗,最终机械通气时间<48小时以及自主呼吸消失机械通气时间>90天者予以去除.比较两组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平均ICU住院时间和抗生素使用强度(DDD)的差异.结果:观察组78例、对照组62例最终入选本研究,观察组VAP发生率7.9%,对照组VAP发生率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14.36±7.35)d,对照组住院时间(22.23±17.6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9.52±5.46)d,对照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14.13±9.8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DDD值:观察组(105.76±27.25)VS对照组(186.94±47.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监测并动态调整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在目标水平,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连续气囊压力监测治疗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观察营养支持治疗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抗感染、解痉、祛痰、氧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BiPAP呼吸机支持及改善心肺功能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脂肪乳,复方氨基酸,白蛋白(入院时血清白蛋白<30g/L的患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营养支持治疗.结果:两组均能提高患者的体重、血清白蛋白;能够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评分、血气分析及肺功能:缩短患者症状平均改善天数、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和上机时间。其中在提高患者体重、改善呼吸困难评分、PH、FEV1(预计值%)及FEV1/FVC,缩短症状平均改善天数的水平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患者血清白蛋白、Pa02, PaC02、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和上机时间的水平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营养支持能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体重、血清白蛋白;快速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评分、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明显缩短患者症状平均改善天数、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和上机时间。
  • 摘要:目的:探讨空气无创通气治疗对改善急性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患者氧合功能的临床意义以无创通气时吸气压力对评估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监护室(EICU)救治的经口服百草枯农药急性中毒后接受空气无创通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按照统一的治疗方案进行救治,分析首次空气无创通气前后患者呼吸频率、PaO2、PaCO2的变化,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无创通气时的吸气压力,探究死亡组患者吸气压力与中毒后存活时间的关系.结果:研究期间共8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39例,女47例,平均年龄(33.5±24.5)岁,平均服用20%百草枯农药剂量(38.9±42.6)ml.86例患者中死亡65例,病死率75.6%.患者于服毒后平均6.5±5.2d出现ALl并开始NPPV,FiO2=21%(室内空气),根据潮气量≥6ml/kg的目标调节吸气压力(PI)和呼气压力(PE),初始PI设定为5~10cmH2O,平均(7.4±4.6)cmH2O,初始PE设定为4~6cmH2O,平均(4.8±1.6)cmH2O.最大PI设定为13~24cmH20,平均(18.4±11.5)cmH20,最大PE设定为4~8cmH20,平均(5.6±1.9)cmH20.结果:发现随着患者初始PT和最大PT的增加,死亡组患者的存活时间均明显缩短(r=-0.29和-0.31,P<0.05)。结论:合并AL1的急性百学枯中毒患者,早期给予空气无创通气,可以改善低氧状态,减轻呼吸困难。患者NPPV时(目标Vt≥6ml/kg)的吸气压力高,提示预后不良。
  •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B型流感病毒肺炎的混合感染情况.方法:总结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94例B型流感病毒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混合感染率、混合感染具体病原及其影响.结果:(1)94例儿童B型流感病毒肺炎混合感染者67例,混合感染率为71.28%.(2)单一病原混合感染47例,占70.15%;其中细菌感染27例(40.30%)、病毒感染11例(16.42%)、肺炎支原体感染8例(11.94%)、真菌感染1例(1.19%).(3)67例混合感染患儿中46例包括细菌病原,细菌感染率为68.66%,具体分布依次为:肺炎链球菌24例(52.17%,24/46),流感噬血杆菌8例(17.39%,8/46),卡他布拉汉菌8例(17.39%,8/46),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4.35%,2/46),大肠埃希菌2例(4.35%,2/46),琼氏不动杆菌1例(2.17%,1/46)。(4)67例IVB混合感染肺炎中20例包括病毒病原,病毒混合感染率为29.85%。(5)混合IVB感染组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单纯IVB感染组,年龄、住院天数、发热天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RP、前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肌酐、肌酸激酶同工酶、ICU经历和基础病在两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别。(6)单纯IVB肺炎组与混合感染组的细胞体液免疫指标间未见统计学差别。结论:儿童B型流感病毒肺炎混合感染率高;单一病原感染为主,细菌占多数,其次为病毒和肺炎支原体;细菌感染率高,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布拉汉菌为主;病毒感染率较高,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博卡病毒为主:临床指标仅白细胞计数有助于区别是否混合感染。
  • 摘要:目的:通过对急诊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BNP(B型钠尿肽)水平与肺炎严重程度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评价BNP作为生物学指标评估急诊CAP病情严重度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单纯CAP患者共202例,所有患者就诊后立即测定BNP、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以及肺炎严重度评分(PSI)所需各项指标,计算PSI评分同时进行分级评估病情.比较不同肺炎严重程度分级之间的BNP水平、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的差异,通过线性相关分析观察BNP与PSI的相关性.根据PSI水平将入选患者分为高风险组(PSI分级Ⅳ、Ⅴ级)和低风险组(PSI分级Ⅰ~Ⅲ级);再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幸存组和死亡组.结果:BNP的水平随着CAP严重度(PSI分级)的上升而升高。高风险组(户SI分级Ⅳ、Ⅴ级)患者BNP水平较低风险组(PSI分级Ⅰ~Ⅲ级)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比幸存组来说,死亡组患者的BNP水平明显更高。在针对病情严重度和死亡预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中,BNP对于病情严重度的预测有较高的准确性(AUC 0.952),区分低、高风险者的BNP最佳截点是125.Opg/ml,其敏感性0.891,特异性0.946。BNP对于死亡预测有一定的准确性(AUC 0.823)。BNP预测死亡最佳分界点299.Opg/ml,其敏感性0.675,特异性0.816,阴性预测值0.926,阳性预测值0.426。结论:BNP和急诊CAP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BNP对于鉴别急诊CAP患者是否住院治疗具有重要意义,BNP在,25.Opg/ml关键值以上考虑需立即住院治疗,此外对于评估急诊CAP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当BNP值在299.Opg/ml关键点以上时患者具有死亡高风险。BNP作为评价急诊CAP病情轻重程度的生物学指标具有一定实用性。
  • 摘要:卡氏肺囊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 PCP),又称卡氏肺抱子虫肺炎,是由卡氏肺抱子虫引起的间质性浆细胞性肺炎,是条件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文章首先讲述了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发病原因,并对其病理生理和症状体征进行了讲述。本病诊断较困难,对高危人群结合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可考虑诊断,再借助病原体检查以确诊。痰找病原体阳性率极低,可用3%高渗盐水雾化后诱导咳痰。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和经纤支镜肺活检阳性率可达80%一100%。BAL可以与解剖检查同期发现肺孢子虫,可用于早期诊断。开胸活检虽阳性率高,但不易为病人接受,且病情较重者,危险性大,目前己很少采用。近年主张以胸腔镜活检取代剖胸活检。成年患者急诊就诊,一般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诉,绝大部分患者不会主动讲述既往病史,即使强烈询问,大多患者也是刻意隐瞒。因此,对于具有同性恋、多个性伴侣、以及吸毒等既往病史者,如果合并呼吸道感染者,首先要除外PCP可能。可以根据血常规淋巴计数、PCT以及血清HIV检测等进一步排除。痰肺孢子虫核酸检查以及BALF肺抱子虫PCR检测。
  • 摘要:目的:研究一例D二聚体正常的肺栓塞合并先心病。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既往史和己完善的上述检查化验,临床初步诊断为:1、急性冠脉综合症不稳定性心绞痛;2、肺栓塞,给予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冠脉、改善心肌供血等治疗,并动态观察心电图、心肌酶学及病情变化。治疗后患者仍有劳力性胸痛发作,发作时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无明显动态演变,复查D二聚体仍正常。继续完善:双下肢、颈部血管超声:双侧下肢动脉未及明显异常,双侧下肢深静脉未及明显血栓形成,双侧颈动脉未及异常,左侧椎动脉起始段走形变异;心脏彩超:先天性心脏病,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2-3mm),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二尖瓣轻度反流;冠脉造影:未及明显狭窄:肺部增强CT:两下肺动脉分支多发血栓,两下肺钙化灶。给予抗凝,口服华法林治疗并行房间隔封堵术。结果:半年后随访,肺动脉CT检查未及明显血栓形成。结论:D二聚体正常,可排除外急性肺栓塞(PTE)。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系统作用下产生的可溶性降解产物。在血栓栓塞中,人体内纤维蛋白一旦形成就会激活纤溶酶,血栓纤维蛋白溶解使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在血中浓度升高。因而,D二聚体是目前实验室最常用的纤溶激活的标志物。而无论D一二聚体检测结果如何,都不能排除PTE。
  • 摘要:目的:比较在压力控制通气(PCV)与容量控制通气(VCV)模式下吸痰对因不同基础疾病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气体交换和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采取交叉对照的方法 ,在PCV和VCV模式下分别对96例患者进行开放式吸痰,A组为COPD组,共59例,B组为严重脓毒症组,共37例比较不同时间点气体交换、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在PCV模式下,A组患者吸痰后1min、10min时潮气量较基础水平分别下降(23.3±5.3)%、(17.9±6.4)%,与B组[(30.1±8.1)%、(27.8±7.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47、5.01,P均<0.05).顺应性分别下降(23.1±4.9)%、(18.1±5.8)%,与B组[(29.6±7.3)%、(28.5±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29、3.85,P均<0.05).结论:吸痰在PCV和VCV模式下均引起患者呼吸力学改变,但对脓毒症致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比COPD患者更明显,吸痰对气体交换功能的影响在VCV模式下恢复的相对较快。
  • 摘要:目的:通过APACHEⅡ评分系统比较两种ARDS诊断标准对于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价的差异;探究APACHEⅡ评分对于ARDS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中国医大附属盛京医院ICU科、呼吸内科MICU,急诊科EICU,因各类原因导致ALI/ARDS患者共108人.分别通过AECC标准和柏林标准进行分组.其中符合柏林标准共76人.并根据患者预后及疾病程度进行分组.统计各组APACHE Ⅱ评分及预后情况.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标准组内ARDS患者随病情程度加重,死亡率增高(P<0.05)。柏林标准下不同病情患者死亡率均高于AECC标准。两组患者APACHE II评分超过20分后死亡率均明显增高。除AECC标准下ALI组外,两标准下死亡组APACHE II评分水平均高于生存组(P<0.05)。以各诊断标准下ARDS患者实际死亡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金标准,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AECC标准下曲线下面积(AOC)=0.743,P=0.000;APACHE II的临界点为:20.5分;柏林标准下AOC=0.748 P=O.OOO.APACHE II的临界点为:21.5分。APACHEII评分系统下柏林标准预后判断与AECC标准差异较小。结论:柏林标准相较于AECC标准可以更准确的判断患者病情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更准确判断患者预后;APACHE II评分系统可独立评价ARDS患者预后情况。
  • 摘要:目的:探讨胃内二氧化碳压力(PgCO2)监测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机械通气最佳呼气末正压(PEEP)选择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急诊ICU住院治疗的4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gCO2及P-V曲线联合指导组(实验组,n=20),P-V曲线指导组(对照组,n=20).两组均为机械通气患者,所有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支持后描记压力-容积曲线(P-V curve).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天数、死亡例数。数据分析使用SPSS16.0软件,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实验组氧合指数(FiO2/PaO2)高于对照组(P<0.01);2.实验组机械通气天数少于对照组(P=0.02);3.在2小时、6小时及12小时,实验组Cs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24小时高于对照组(P=0.026);4.实验组与对照组预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6)。结论:以P-V曲线低拐点对应压力值加2cmH2O(即PLip+2cmH20)作为初始PEEP值,并联合PaCO2调整PEEP值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氧合,增加Cst,减少机械通气天数,但对患者预后无明显改善。
  • 摘要:目的:研究一例腹泻、发热1周,进行性呼吸困难3天病例。患者男性,25岁.因"腹泻、发热1周,进行性呼吸困难3天"于2012年10月26日11:45急诊入院.患者自述10月20日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腹部不适,继而腹泻,水样,色黄,6~7次/天,量100-200ml不等,无脓血便及里急后重,无呕吐.方法:在当地医院就诊,测体温37~38℃,无寒战,无肌肉酸痛.给予静脉点滴抗生素(具体不明确)、补充水、电解质,口服止泻药物,3天后腹泻症状消失,但出现胸闷、憋气症状且逐渐加重,活动后明显.10月25日再次到当地医院就诊.结果:胸片检查,考虑"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结论:发病以来,患者饮食较以前少,小便无明显异常.自觉体重较前减轻3-5kg.神志清,精神差,急性病容,呼吸急促,半卧位。颜面潮红,唇轻度给。全身皮肤干燥,未见皮肤勃膜出血及黄染。睑结膜轻度充血,双侧瞳孔正常。颈静脉无充盈,颈部未触及包块,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哆音,双侧语颤稍增强。心率,15bpm,律齐,未闻及异常心脏杂音。腹部平软,肝脾无肿大。腹股沟可触及几枚肿大的淋巴结,直径约1cm,无压痛,质软,可推动,边界清。四肢末梢感觉、运动无异常,无浮肿。
  • 摘要:目的:探讨应激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合并危重病相关皮质醇不足(CIRCI)的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收住ICU的早期ARDS患者进行筛查,通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刺激试验筛选出合并CIRCI的ARDS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将入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滴注氢化考的松100mg每日3次连续7天,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其它治疗按临床原则常规进行.记录患者一般情况,观察入组时及治疗7天后血气、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的变化.记录入组28天内非机械通气时间、非休克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以28天病死率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结果:45例早期ARDS患者进行了ACTH刺激实验筛查,CIRCI的发病率为57.8%(26例),合并CIRCI的ARDS患者休克的发生率为50.0%,明显高于未合并CIRCI的ARDS患者(26.3%)。治疗组(n=12)和对照组(n=14)患者入组时年龄、氧合指数、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气道平台压、休克发生率、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II)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动脉血乳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论对于合并CIRCI的早期ARDS患者,应激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降低休克的发生率并延长生存时间,同时有降低此类患者28天病死率的趋势。
  • 摘要:目的:研究两例消化性溃疡并消化道大出血后持续低血压患者。方法:1.男,61岁,主因:反复上腹痛20年,黑便、呕血伴头晕、乏力一天。给予急诊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2型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入院后给予止血、抑酸、补液、补充白蛋白及营养、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症状逐渐减轻,血红蛋白由77g/L回升至91g/L。但患者血压一直偏低多在90/60mmHg左右(患者平时血压110/80 mmHg左右),曾给予多巴胺静滴效果不佳,每天100-200mg多巴胺静滴,开始血压有所回升,但不久又回复原状。但患者自觉症状逐渐好转,饮食及精神状态及大便情况逐步好转,小便一直正常。逐步停用多巴胺血压无明显改变。结果:临床症状消失、饮食及大小便正常出院。2.男,56岁,主因:呕血、便血伴心慌、意识改变4天。急诊胃镜:胃角溃疡伴出血,予钦夹夹闭、去甲肾上腺素喷撒止血好转,但血压仍偏低85/55mmHg,收入院继续治疗。诊断:胃角溃疡伴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入院后予禁食、抑酸、止血、补液、营养支持等治疗并予小剂量多巴胺维持血压在100/60mmHg左右。结果:症状消失,进食可,排便黄色,便隐血阴性出院,出院前几天血压在90-105/55-65mmHg左右。出院后10天复查血压120/85mmHg。结论:在出血量大、保守治疗效果差的患者尽早进行DSA治疗。
  • 摘要:目的:对乙状结肠扭转致肠梗阻1例进行临床分析。患者,女,25岁,因"腹胀、腹痛、恶心2天"就诊.患者于2天前无诱因开始出现腹胀,伴轻度下腹痛,有少量排便,排便后症状可稍缓解,有恶心,无呕吐,曾自服"消胀药",效果不佳.方法:此次发病后在外院行腹部X线立位平片检查,提示"肠梗阻",给予抗炎、补液、胃肠减压等治疗,效果不佳,为进一步诊治转来本院.就诊时体格检查:BP:120/80mmHg,体温正常,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膨隆,未见肠型及胃肠蠕动波,全腹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墨菲氏征(—),麦氏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可闻及短调肠鸣音1-2次/分,未问及金属音及气过水声,双肾区无叩痛.血淀粉酶:38mmol/L; D-二聚体:0.19ug/ml。腹部CT扫描定位相示:肠管内积气、扩张明显;腹部CT轴位相示:结肠明显扩张,积气、积液明显,可见宽大气液平面,乙状结肠呈“漩涡”状改变。诊断:乙状结肠扭转,肠梗阻。立即收入普外科手术治疗,术中见乙状结肠扭转,近端结肠肠管积气、扩张、水肿明显,肠壁颜色尚正常,腹腔内约100m1淡黄色积液,空针穿刺将肠管内积气吸出后复位乙状结肠,并将其与侧腹膜缝合数针固定,继续探查腹腔未见其他异常。术后予抗感染、止血、补液、支持治疗。结果:患者于术后第6天出院,门诊拆线,恢复良好。出院诊断:乙状结肠扭转,肠梗阻。结论:对于怀疑乙状结肠扭转造成肠梗阻的病例,应及时进行腹部X线检查,尤其应尽早行腹部CT检查,以明确诊断,确定病因及梗阻部位,并制定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案,防止因延误病情造成患者更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道屏障功能改变及谷氨酰胺(Gin)对肠道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SD雄性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SAP组、谷氨酰胺组和假手术组.采用逆行胆胰管注射注射5%牛磺胆酸钠建立SAP模型.假手术组只翻动十二指肠.其中谷氨酰胺组于造模前2d开始给予谷氨酰胺1.5g/(kg·d).术后3、6h分批抽血测淀粉酶及TNF-α,术后24h处死大鼠.取血测淀粉酶、TNF-α、血浆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内毒素及D-乳酸含量,测定小肠传输能力并取胰腺及末端回肠常规行病理学检查,观察胰腺及回肠病理变化.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小肠传输百分率分别为(72±16)%; SAP组为(25±10)%,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少(P<0.05);谷氨酞胺组为((45±11)%,较假手术组减少,但较SAP组明显增加(P<0.05或<0.01)。结论:谷氨酞胺可减轻SAP大鼠肠茹膜屏障功能的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NF-α,内毒素水平,改善小肠动力障碍,减轻肠茹膜病理性损伤,明显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
  • 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大鼠肝脏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血清乳酸水平、转氨酶水平及肝脏病理损伤的变化;分析HIF-1α与乳酸、肝脏转氨酶及病理损伤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将清洁SD大鼠150只分为正常组50只,假手术组50只,盲肠结扎术(CLP)手术组为50只.CLP组于手术成功后的第6、12、24、48及72小时分别取10只处死,并于每个时间点取10只正常组大鼠和10只假手术组大鼠作为相应时间点的对照.在各时间点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测定HIF-1α水平、乳酸水平及转氨酶水平.比较各时间点乳酸水平、转氨酶水平及HIF-1α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并探求HIF-1α与肝脏损伤指标及病理变化间的联系.结果:CLP组大鼠肝细胞6h组开始出现损伤,12h、24h和48h损伤逐渐加重,损伤在CLP后48h最重:CLP组6h、12h和24h HIF-1α蛋白的表达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LP12h, 24h乳酸水平、ALT水平、及AST水平均明显升高,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水平与乳酸水平、血清ALT水平分别进行比较,均存在着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631,0.436,P<0.05)结论:在脓毒症中,大鼠HIF-1α与乳酸水平及谷丙转氨酶水平存在相关性,与肝脏病理损伤时间基本相同,HIF-1α可作为预测脓毒症肝脏损伤的主要指标。
  • 摘要:肾上腺是体内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也是脓毒症早期提高机体应激能力的重要脏器。感染、炎症、出血等应激状态时,机体HPA轴活动加强,下丘脑分泌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刺激垂体分泌促皮质激素(ACTH)促进肾上腺合成和释放皮质激素,保持机体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提高对应激原的耐受力。脓毒症时,肾上腺快速反应,盐皮质激素与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量显著增加,以对抗应激所致的机体高代谢、高动力循环变化。文章介绍了肾上腺损伤机制,并对医院PICU29例重症儿童肾上腺损伤的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
  • 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脓毒症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2年9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监护室、重症监护室、呼吸监护室收治的脓毒症患者278例,其中免疫功能正常患者122例,免疫功能异常患者156例.根据APACHE Ⅱ评分将患者分为低、中、高危三组.分析PCT浓度与APACHEⅡ评分,首次PCT浓度与入院7天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并比较首次PCT浓度与动态监测PCT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PCT浓度与即时APACHEⅡ评分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979,P<0.05).患者首次PCT浓度与入院7天死亡率也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82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首次PCT浓度和APACHEⅡ评分与脓毒症患者7天预后显著相关。首次PCT值浓度OR=1.77,95%CI=1.28,3.83,P=0.0023.与动态监测PCT比较,分别以免疫功能正常患者PCT≥7.18ng/ml,免疫功能异常患者PCT≥3.52ng/ml为脓毒症患者入院7天死亡的预警界值,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特异性低于动态监测PCT.结论:PCT浓度对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有明确的鉴别诊断价值,并且不受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影响可以鉴别免疫功能异常的患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入院首次PCT值浓度是预测脓毒症患者7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比较,免疫功能异常患者提示短期恶性预后的PCT预警界值更低.
  • 摘要:目的:研究创伤患者救治期间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T)检查的使用情况,分析CT检查过程中非计划重复扫描的原因,探索放射医师提高CT检查一次性成功率对于降低伤员医源性辐射暴露的有效性,为优化放射学检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为前瞻性观察研究,收集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急诊ICU于2011年4-11月收治的100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信息及CT检查资料;分析创伤患者救治期间CT检查过程中非计划重复扫描情况及其原因;比较患者实际电离辐射暴露量与CT检查一次性成功产生辐射量的差异.结果:1.100名伤员救治期间共接受CT检查(平扫/增强)855部位·次,73次(8.5%)CT检查首次扫描未成功,需再次或多次扫描,主要是头颅CT和颈椎CT.2.伤员非计划C下扫描多发生于伤后早期,原因多是伤员躁动,扫描过程中受检部位移动图像产生伪影,不能满足诊断需求。3.19.9%头颅CT及7.2%颈椎CT检查需多次扫描,增加了患者头颈部辐射暴露量(头部17.5%颈部7.2%)。结论:严重创伤患者伤后早期因躁动等原因,CT检查需二次或多次扫描,多见于头颅和颈椎CT检查,增加了伤员头颈部电离辐射暴露量。
  •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脂肪乳成为解毒药物的发展过程,并讲述了目前为止认为的脂肪乳的解毒机制:主要为脂肪乳可形成“脂肪池(库)”,增加血管内结合亲脂性毒物的脂肪量,从而减少作用部位的毒物浓度;脂肪乳可增加心肌能量底物,改善中毒心脏的能量供应;脂肪乳可提高甘油三醋水平,增加心肌细胞钙通道活性。
  • 摘要:目的:比较新型毒品(苯丙胺类)及传统毒品(吗啡)急性中毒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经验及直接致死原因的差异.方法:分组比较:中毒组是2005年至2010年收治的40例病例,其中20例苯丙胺类急性中毒患者为实验小组,男性15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32岁;吗啡急性中毒患者20例为对照小组,男性13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6岁;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猝死组是我市2000至2010年经尿液或血液检验为毒品中毒致死者40例,其中20例因吸食苯丙胺类猝死者为实验小组,男性17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5岁;另20例吸食吗啡中毒猝死者为对照小组,其中男性18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7岁;对尸检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中毒组中苯丙胺类中毒者血压增高达75,呼吸增快达80%,窦性心动过速达100%:吗啡中毒者血压下降达75%,呼吸减慢达80%,窦性心动过速达100%;猝死组中尸检时发现苯丙胺类中毒者心脏有明显病变,吗啡中毒者主要以肺脏病变为主。结论:苯丙胺类可引起心肌细胞严重损害,导致急性心力衰竭,而吗啡则引起急性肺水肿,诱发呼吸衰竭,而且两者临床应用解毒药纳络酮疗效也不同。
  •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肾缺血后不同再灌注时间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的表达规律及其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血必净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探索药物诱导机体产生热休克蛋白70的可行性.方法:普通级雌性SD大鼠108只,体重200±20g随机分为三组.A组(完全空白组),B组(生理盐水组),手术前5-10分钟从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5ml/0.1kg,C组(活血化瘀中药组),手术前5-10分钟从股静脉注射血必净0.5ml/0.1kg,每大组按照再灌注0、6、12、24、36、48小时随机分6小组,每组6只.不同时间点结束时取材分别测肌酐、尿素氮,免疫印迹检测和HE染色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B组与C组肾功能再灌注6小时以上组差异显著P<0.05,表明血必净有对抗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并保护肾功能的作用:病理切片HE染色光镜及电镜照片,C组与B组及A组对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脏病理改变减轻,表明血必净减轻了肾脏病理损害;C组HSP70表达在再灌注,2h较B组提前达到高峰,表明血必净诱导HSP70表达提前达高峰发挥保护作用。结论:血必净干预组HSP70表达提前显著升高,提示可能引发了内源性保护机制,为临床上早期预防急性肾功衰竭发生和寻找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摘要:目的:通过急诊儿科全面改造,规范科室管理与救治流程,使急、危重症的病人优先得到救治,保证病人的连续性与同质性服务;观察改造过程中学科建设各部分的变化,探讨急诊儿科改造在学科建设中的基础与推动作用,希望对尚在发展中的我国急诊儿科建设提供参考.方法:1.主要采用PDCA(plan-do-check-act)进行改造,主题改造从到2011年11月3日开始到2012年5月完成,历时6个月余,从共分5个阶段,同时对有关实施项目进行数据或图片记录.2.改造效果分析对比分析改造前后部分数据与图片,并于2013.2.18-28进行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总结.结果:改造情况:1.理顺并划分各区域,改进了三院区的急救绿色通道的设置;2.改变以往科室制度与指引不健全、流程不清晰的现状;3.制定了《急诊科医生培训方案》《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和相应的培训计划;4.对两院区进行同质化服务改造,调整了各岗位医生人力,以保证各级别病人责任到人与危急重病人的优先处治。5.加强滞留急诊的专科病人与住院床位管理,优化利用科室现有结构,加快病人周转,杂乱环境得以明显改善。6.改进了门急诊挂号系统,先就诊后收挂号费;使用和改进了留观电子病人信息系统。7.通过调整现有结构将工作区域与生活区域分开。调查问卷结果:效果评价较好,满意者在60-70% : 30%左右对具体培训项目不清楚,但普遍较为满意;总体来说,对于各单项改造项目,平均约50%认为改造效果一般,对于各个改造项目效果评价为“差”的不多。结论:儿科急诊改造不仅对急危重患儿生命安全起关键作用,在科室管理、临床救治水平提高、员工培训方面也发挥重要促进作用,同时为科研学术奠定基础,因此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急诊科人力不足,仍是学科建设的主要障碍。
  •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急重症转运危险因素主要为相关医护人员联系缺失、呼吸道处置错误、输液管路错置、给药错误或监视设备使用不当;设备故障、呼吸器相关故障或紧急用药缺乏;患者转运造成病情延误,导致医疗纠纷;病情加重,死亡率及出院后再入院率增加。然后介绍了患者安全转运流程,应在转运前做好准备,注意转运交接事项。
  • 摘要:创伤急救体系是在特定区域内为所有创伤伤员提供全面医疗服务的网络系统。不同严重程度的伤员的合理分拣是创伤急救体系的重要内容。文章主要对我国创伤急救体系的主要任务和缺点进行分析,得出建设我国创伤急救体系,降低创伤发生率、减少创伤伤员死亡率和伤残率,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应受到政府部和学术组织的重视。
  • 摘要:笔者在经历了芦山地震后,作为基层医院管理者,对整个医疗救治工作进行了反思。首先,作者认为防震减灾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需要脚踏实地的去做,应该做最坏的准备,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应保证抗震救灾药品级物资的仓储,医疗建筑的安全等级应提到与学校建筑同等重要的位置,甚至应高于学校建筑;然后提高震后快速评估工作,预留足够大的避险场所,做到应急救援快速;最后应在注重建筑本身的抗震能力外,还要重视附属设施的匹配度,防止疫病传播,提高信息化技术。
  • 摘要:急救是不分空间、不分专业、不分时间地以挽救生命为目的的崇高行为。由于急救的时效性规律揭示自救互救具有最大的急救时效值(抢救最高的成功率),很多急危重症的急救时效窗很短(相当于“白金十分钟”),而专业力量又不能到达提供。笔者认为掌握最佳急救时效值是伤病者和目击者,急救的策略应该指向具有最佳时效值的“白金十分钟”,所以人民大众是自救互救的核心力量,是填补“救护真空时间”的主力军。
  • 摘要:目的:对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施行电除颤是否需要继续胸外按压进行了探讨。方法:对20只被麻醉的猪先进行7分钟的电诱发心室颤动(VF),之后进行CPR(胸外按压和给氧)。在室颤发生11分钟后,使用带有绝缘垫片的自粘除颤电极对猪进行双相波除颤。猪被分为2组:1.“手离开”组,救援人员在除颤前停止按压并双手离开动物;2.“手不离开”组,救援人员每人每只手戴2层聚乙烯手套,在电击时仍持续胸外按压。结果:在“手离开”组中,胸外按压的中断时间占CPR总时间的8.2%,而在“手不离开”组,按压中断时间只占CPR总时间的0.8%(P=0.0003)。“手不离开”组乳酸浓度峰值出现在自主循环恢复(ROSC) 5分钟后,而“手离开”组为2小时,这意味着“手不离开”组比“手离开”组拥有更好的再灌注。而且救援人员没有感到任何电击带来的电刺激,也没有从心电监护仪上观察到任何严重的心律失常。结论:不间断的除颤可能提高心肺复苏的质量,并且安全。
  • 摘要:借鉴国外急救医疗服务的经验,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急救医疗服务水平和推进急救医学的发展。当前国际上有两种主要类型院前急救服务模式,英一美模式和法一德模式。前者强调在现场紧急处理后尽快把伤病员安全转运到医院再进行有效治疗,就是“将病人带到医院”;而后者强调由医院抢救小组尽快到达现场,在现场对伤病员进行救治,然后再转运到医院继续治疗,就是“将医院带给现场的病人”。本文针对两种院前急救服务模式进行分析,并介绍了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急救医疗服务模式。SAMU已经显示,尽可能将医院医疗的益处带到急救现场并提供顺利的而且有效的向专业化的医院内医疗过渡。医院前医疗的途径在世界各地有所不同。决定急诊医疗提供的因素可能是经济的、在市区医院中固定的急救医疗(机构)的有无以及其距离、以及该系统是否由医师或是未经医学培训的技师(医助)来运作。己有的若干研究显示,医院前急诊医疗的质量可从根本上影响病人的转归,所以恰当的组织和支持医院前医疗是至关重要的。
  •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急诊超声室的构成,对于超声室应建立相应制度,减少不合理申请的比例,如加强对检查申请医生的培训(新的轮转人员都有一个由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对超声医生很困扰),避免出现过度诊查或者诊查部位不全贻误病情,然后介绍了检查成像过程以及诊断结果的交流,定期、随机抽取每位解读医生的报告审核,包括对报告中关键性测值一致性的审核,最好是在科里质控会议上,进行结果讨论。
  • 摘要: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arly goal-directed therapy EGDT),是2001年由Rivers等提出的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复苏方法。文章首先对EGDT进行了介绍,EGDT的实质是基于早期发现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这种D02/V02失衡并采用一定的方法来纠正和防止血流动力学不稳定;EGDT的方法是解决全身组织缺氧(表现为乳酸酸中毒),达到正常的氧输送,包括优化前负荷(用CVP监测)、优化后负荷(用MAP监测)、优化心肌收缩力(用静脉氧饱和度监测)。然后文章介绍了在国内外急诊领域EGDT的使用率,以及医疗团队合作的方法和我国的应用,最后得出,在急危重症的处理中广泛开展目标导向性治疗主要包括:抓住急危重症处理中的关键矛盾、以各种急危重症的国内外指南为蓝本制定出诊治目标、在临床中培训执行推广、最终提升急诊的医疗服务质量。领会TeamSTEPPS的精神,并通过其模式和具体步骤去组织团队、培训成员、实施并不断总结提升,可以显著提高急诊使用EGDT的比率,对调高急诊的医疗安全、提高医护质量有重要作用。
  • 摘要:目的:本院急诊于去年起开始执行急诊病情分级,为了解病情分级的实际执行情况,选择2012-6-1至2012-11-30共742例评估病例,以及对32例经急诊入院或在急诊死亡的病例进行分析,并对急诊病情分级的实际效能进行讨论.方法:本院使用加拿大急诊预检标尺(CTAS)结合我国《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根据病情把病人分为Ⅰ、Ⅱ、Ⅲ、Ⅳ级,Ⅰ级为马上需要抢救的病人,Ⅰ、Ⅱ均为重症病人.Ⅳ级又按病情分为Ⅳ1、Ⅳ2两级.所有入观病例均由高年资护士、医生进行两次病情评估.结果:目标时间段内,共742例病例经急诊病情分级,其中29例在入观、入院后死亡。另有3例经急诊科入院而最后死亡的病例未经病情分级。742例病情分级中分为Ⅰ级者17例,占2.29%,I级病例中死亡15例,占同级病例的88.24%。II级者45例,占6.06%,II级病例中死亡10例,占同级病例的22.22%。因为分析的病例都是留观病例,所以Ⅲ级病例最多,共533例,占71.83%,Ⅲ级病例中死亡3例,占同级病例的0.56%。IV级者147例,占19.81%,IV级病例中死亡1例,占0.68%。结论:在各级病例中,死亡率顺次下降,说明病情分级在急诊临床工作中己表现出明显的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汶川地震中早期评估一线医院危重伤患者死亡风险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地震伤员数据库中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一线医院收治的危重伤患者,其中死亡患者31例,并纳入年龄与死亡患者相似的存活患者作为对照组744例,并记录是否开放伤,是否挤压掩埋,呼吸频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脉搏,体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胸廓挤压试验是否阳性以及是否存在腹部压痛等10项可能影响预后且能在早期获得的指标.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汶川地震中早期评估一线医院危重伤患者的死亡风险因素.结果:收缩压(<90mmHg),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2分),以及是否腹部压痛是汶川地震中早期评估一线医院危重伤患者的死亡风险因素.结论:地震中一线医院若早期发现患者收缩压降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低于12分,以及出现腹部压痛,此类患者死亡风险较高,建议密切监测积极治疗,或在病情稳定后尽早转二线救治医院.
  • 摘要:目的:为适应突发灾害事故、载入航天航天员的医疗保障及救护及局部战争中伤员现场救护的需要,为整体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医学救援能力.探讨实施现场急救新理念、新模式、新装备、新疗法的效果.方法:在常州地区建成了信息化、网络化、整体化、环环相扣无缝隙连接的现场救治新模式.1.它由创建全覆盖的新型急诊救治服务体系的组织指挥系统;2.加强乡镇卫生院、基层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及村民的急诊技能培训;3.完善120急救调动指挥系统,集有线、无线、计算机网络、卫星定位于一体的现代化数字集群通信系统;4.创建"流动便携式ICU病房",研制"流动便携式ICU急救车";5.采用适合农村的简便实用廉价的中西医结合新疗法,建立院内急救、手术、ICU一体化危重病急救模式五大部分组成.形成一个系统工程.结果:其核心是大大缩短伤病员获得确定性治疗的时间,极大提高现场伤病员抢救的成功率。结论:这种伤病员的现场施救、信息网络告知、途中救护到院内抢救、手术住院治疗等连续性急救方式,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急救模式,赢得了抢救伤病员的黄金时间。构建起一条环环相扣、高效快捷的“现场伤员救治链”。能够降低突发灾害及局部战争中伤员的伤残率和死亡率。
  • 摘要:目的:掌握浙江省城乡居民院前急救服务现状及需求的差异性,为管理部门制订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均衡发展院前急救事业提供客观数据.方法:设计并优化《浙江省居民院前急救服务现状与需求调查表》.在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中分别选取一个主城区街道(社区)、一个县,县级市城区街道(社区)与一个县级农村作为城乡代表区域,每个街道(社区,农村)选取50名居民,共1650名参加调查,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院前急救服务及需求两大类,包括居民急救技术掌握情况、120急救反应时间、调度员服务、急救服务收费、患者转送原则等.采用SPSS 18.0软件对全省居民院前急救现状与需求的总体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Pearson卡方检验比较地级市主城区、县,县级市城区与农村三个地域人群之间居民院前急救现状与需求的差异,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发放问卷1650份,回收合格问卷1542份,有效率为93.5%。全省居民中共699人次均未掌握心肺复苏、包扎止血、中暑溺水急救与骨折固定等急救技术。结论:浙江省居民急救技术知识较贫乏,心肺复苏、包扎止血、中暑溺水急救等技术为群众急需技术。医务人员公益讲座为群众认为急救知识与技术培训的最佳途径。
  • 摘要:抢救配合工作主要是护士配合医生共同完成抢救工作,达到挽救病人生命的目的。本文就于抢救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抢救多发生比较突然、紧急,要求我们反应迅速、正确判断、措施得力;2.平时反复强化,了解自己在抢救时应做哪些工作,做到忙而不乱,此人员组合要求可以在排班表上加以注释;3.抢救仪器设备和药物药品要做好交接工作,熟练掌握抢救仪器使用性能;4.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工作,在沟通过过程中注意态度问题;5.做好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做到人人参与。总之,就是在抢救工作中一定要体现出“快、准、稳”三个字,即“快速反应、准确判断、稳妥实施”。
  • 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第一季度出诊情况和救治疾病,加强院前急救技能培训,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第一季度救护车出车信息,对接诊救治病人病情进行汇总分析.按出诊时间、性别、年龄进行出诊分析,按车祸、其它外伤、中毒、妊娠分娩、心脑血管疾病等进行病情分析.结果:第一季度出车未接到病人256次,空诊率26.5%接近1/3。2、车祸、外伤为本辖区院前急救主要病因(40.2%);3.急救对象男性多于女性(约2倍);年龄在15-55岁的占绝大多数(86.7%);4.昼夜时间总体发生概率相当。结论:建议加强120急救电话的宣传监管,广大群众在自己或是别人确实需要急救的情况下拨打120,杜绝谎报;本辖区为原深圳市关外地区,电动车、摩托车逆行、超载、闯红灯、酒后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致使车祸发生多,交通监管有待加强;相当。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加,猝死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并有年轻化趋势,要注意健康饮食,适当锻炼身体,不断提高自救意识;强化医务人员技术,并每年组织本院医护人员进行急救识培训。
  • 摘要:转化医学史连接基础与临床学科的桥梁,是一实验室到床边(bench to bedside)以及从病床到实验室(bedside to bench)的双向循环式过程(简称B2B)。其核心是在临床诊疗过程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但在病人身上无法解决,就需要在基础研究中寻找答案,并提出答案,并验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回到临床实践中去,指导临床实践。心肺复苏技术50年了,虽然抢救了无数患者起死回生,获得了其带来的好处。心肺复苏学是一门较热的医学研究热点和焦点问题。究其原因,除了心脏骤停以其突发性、抢救时间之外,较临床期人数随机对照试验很困难。但在目前仍存在争议问题:通气是否必要;AED与按压如何能联系在一起:临床应用复苏装置如何改进,以减少时间浪费;这均有待转化医学来解决。
  • 摘要:本文主要对急诊的科研道路怎么走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首先应寻找研究思路,从实践中寻找问题,或是从文献中寻找问题;其次在遇到问题后要积极解决,与国内其他相关问题的标准进行比较;最后要经常与他人沟通,进行深层次研究。
  • 摘要:良奕网是广大急诊急救医务人员的益友,是广大热爱和喜欢急救事业人们的良师,是大家相互学习交流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的最好平台,文章主要针对良奕网的看点进行了探讨。首先,良奕网力求给大家展示国际国内急救医学、灾难医学和复苏医学的最新进展以及急救医学教育培训的最新理念、最新培训方法手段,展示急救医学教授专家们的风范、治学方法和人格魅力,展示急救人、急救培训人的精神世界和美好心灵,展示急救文化在急救事业中的力量和作用;旨在促进急救医学、急救医学继续教育、急救培训事业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接轨,更好地提高广大国民在灾难与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处置能力;其次,良奕网有特色的几个栏目是:急救文化、各国急救、急救辞典、急救英语、急救病例、急救ECG、急救影像、专业进展、大家风范、教授风采、培训资讯、培训案例等。建议可优先选择浏览。最后在浏览照片请单击首页图片荟萃栏目,在左下方即出现教授风采、培训案例、各国风光、各地风光、峥嵘岁月、荣誉证书、各地医院等,可选择自己喜欢的照片一一浏览。网站有一友情链接,有国内外与急诊有关的重要网站几十个,还将陆续添加。
  • 摘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又称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本文主要从弥散、对流、吸附三方面讲述溶质清除原理,血液灌流能够清除体内的尿毒症毒素(如肌醉和尿素氮等小分子物质、吲哚和胍类等中分子物质甚至一些大分子物质)、药物和毒物,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肾衰竭和药物、毒物中毒。然后介绍了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使用的吸附树脂类型及其吸附原理。
  • 摘要:严重脓毒症是全世界范围内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有效的治疗是降低其死亡率的主要手段。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arly Goal-Directed Therapy, EGDT)即为如何提高组织对氧的输送。提高心输出量、动脉血氧含量能增加组织对氧的输送,而心输出量的增加主要通过液体复苏达到最佳心脏前负荷、正性肌力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升压药(某些情况下应用血管扩张剂)以达到适宜的心脏后负荷。动脉血氧含量的增加主要通过输注红细胞提高血红蛋白浓度、供氧提高动脉氧饱和度来达到。EGDT的治疗方法:首先中央静脉导管置入,液体输注(晶体或胶体液)使中心静脉压(CVP)达到8-12mmHg,如果充液体复苏后仍存在低血压,则给予升压药维持平均动脉压(MAP)>65mmHg。下一步目标达到中央静脉混合血氧饱和度(Scv02)70%,如果(Scv02)70%,血球压积(HCT)30%,则输注红细胞,如(Scv02)70%, HCT、血压正常,则加用正性肌力药物。EGDT治疗目标是在诊断脓毒性休克后的6h内达到(Scv02)70%,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尿量(0.5ml/kg/h)均正常。
  • 摘要:目的:采用国际通用的The in-hospital Utstein方法调查北京地区儿童院内心肺复苏出院存活患儿1年内的脑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08年9月1日~2010年8月31日在北京儿童医院等四所医疗机构儿科病房及急诊室发生心肺复苏并完成随访患儿31例.随访者完成Utstein表格,着重采集不同时间点(复苏前、出院时、复苏后6月、复苏后1年)PCPC和POPC结果.SPSS18.0建立数据库,使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Cox回归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病人年龄中位数7.8月,60%是女孩.出院存活率31.3%,复苏后6月存活率16.9%,1年存活率13.3%.发生心肺复苏比例较高的为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复苏1年内没有死亡病例,循环系统疾病患儿复苏后6月死亡比例高于其他组(P=0.031).结论:本组复苏患者高发于1岁以下婴儿,呼吸系统疾病是导致心跳呼吸骤停的主要原因。随诊率90.4%,复苏后1年脑功能良好比例61.3%,1年死亡率48%。呼吸系统疾病所占比例高可能是本组患儿出院存活率相对较高的原因,且1年内该组患儿未出现死亡病例。脑功能不佳是死亡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复苏儿童脑功能的康复。POPC可以补充PCPC的不足,建议在使用Utstein表格时增加POPC评价。
  • 摘要:目的:回顾我科实行预检分诊制度的具体情况,并对742例入观病人的实际分诊记录进行分析.方法:目前分诊评估涉及19个系统/器官,大部分不需要或只需要简单的医疗器械如听诊器就可完成,少量需要床边检验(POCT),完全不需要复杂的检验器械.(POCT),完全不需要复杂的检验器械。完成每一例评估大概需要5-10分钟。每个病例我们都根据病情分为I、II、III、IV级,I级为马上需要抢救的病人,II级为需要,5分钟内接诊的病人,III级是需要在30分钟内接诊的病人,IV级又按病情分为1. 2两级,接诊时间分别为60分钟和,120/超过120分钟。为60分钟和,20/超过,20分钟。所有入观病例均在进入观察室时由高年资护士、医生分别进行两次病情评估。结果:2012-6-1至2012-11-30内,共对742例留观病例进行了急诊病情评估,其中29例在入观、入院后死亡。742例病情分级中分为I级者17例,占全部病例的2.29%,I级病例中死枉15例,占88.24%;II级者45例,占全部病例的6.06%,III级病例中死亡10例,占22.22%。因为分析的病例都是留观病例,所以III级病例最多,共533例,占全部病例的71.83%,III级病例中死亡3例,占0.56%。IV级者,47例,占全部病例的19.81%。IV级病例中死亡1例,占0.68%。结论:我们所进行的急诊病情评估以及分诊制度的实践,在急诊临床工作中表现出明显的效果。
  • 摘要:目的:研究外源性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大鼠海马神经元氧糖缺失/恢复(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and recovery,OGD/R)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孕16-18d胎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培养7d后NSE免疫组化法作神经元鉴定,培养第8天时OGD1h/R24h造成缺氧/复氧损伤,缺氧同时给予硫氢化钠(sodium hydrosulphide,NaHS)干预.将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3组:正常培养组(Ⅰ组)、OGD/R组(Ⅱ组)、OGD/R+NaHS组(Ⅲ组),Ⅲ组又根据NaHS浓度分Ⅲ1-5亚组,NaHS浓度分别为25、50、100、200、4001μmol/L.MTT法测定各组细胞活力,比色法检测各组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流式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Caspase-3 mRNA,HIF-1α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培养液中LDH漏出增多,凋亡加重,Caspase-3 mRNA,HIF-1αmRNA表达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Ⅲ1组细胞活力、培养液中LDH漏出、凋亡、Caspase-3mRNA, HIF-1αmRNA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Ⅲ2-4组细胞活力明显增高,培养液中LDH漏出减轻,凋亡减轻,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降低,HIF-1α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ⅢS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培养液中LDH漏出增多,凋亡加重,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增高,HIF-1α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低浓度H2S(25Nmol/L)对海马神经元OGD/R损伤无明显影响,中浓度H2S(50-200Nmol/L)可以减轻海马神经元OGD/R损伤,增加细胞活力,减轻细胞凋亡,但高浓度H2S(400Nmol/L)则可加重其损伤:海马神经元OGD/R损伤后HIF-1αmRNA表达增强,适当浓度H2S(50-200Nmol/L)可能通过上调HIF-lα的表达发挥保护作用。
  • 摘要:肝脓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肝脏急性感染性病变,早期病灶较小尚未液化时,经联合应用广谱高效抗生素及支持疗法可治愈,但疗程较长,易发生二重感染。本文针对肝脓肿这一病症,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30例进行分析,30例患者均未发现合并肝内胆管结石和肝肿瘤病例,最后说明了在穿刺时患者应屏住呼吸,穿刺针进入肝脏时动作要迅速,穿刺成功后应尽快抽出浓液并用生理盐水冲洗脓腔,尽量避免脓液沿穿刺针流入腹腔造成腹腔感染。引流管应在超声引导下置入脓腔最深处,每天需冲洗脓腔2-3次,既起到治疗作用又可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量和性质。对于多房性肝脓肿可采取旋转S型导管的方法打开分隔。拔管不宜过早,一般在体温正常,症状、体征消失,血常规正常,引流物清澈,脓腔消失或小于3CM,无复发迹象,即可拔出引流管。
  •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患儿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特点,探讨重症患儿高淀粉酶血症发生及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1年4月~2012年10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1036例重症患儿,将其分为高淀粉酶血症组(82例),非高淀粉酶血症组(954例),并根据预后将高淀粉酶血症组分为存活组(61例)和死亡组(21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儿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高淀粉酶血症组和非高淀粉酶血症组之间凝血功能障碍、抽搐、意识功能障碍、PCIS≤80分、MODS≥3个、脓毒症、休克、乳酸(LA)、降钙素原(PCT)、血糖(BG)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BG)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和死亡组之间凝血功能障碍、抽搐、机械通气、PCIS580分、MODS>3个、休克、LA、PCT,氧合指数、白蛋白、C肽、血糖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PCT,BG,PCT≤80分、MODS≥3个是影响患儿高淀粉酶血症发生与否的危险因素(p<0.05)。PCT, C肽、PCT≤80分、MODS≥3个个、休克是影响高淀粉酶血症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症患儿病情越危重、伴高LA、高PCT、高BG,合并器官衰竭数目越多则越易发生高淀粉酶血症:高淀粉酶血症患儿病情越危重、合并器官衰竭数目越多、伴高PCT、高C肽及休克则患儿预后越差。
  • 摘要:目的:通过本院儿科近2年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学检测结果 ,了解呼吸道感染病原构成,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方法:2010年12月1日至2012年11月30日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儿科就诊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共93人.咽拭子送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支原体等病原快速核酸检测.痰液送院内细菌室进行细菌培养.儿童药物利用指数(Children Utilization Index,cDUI)评价抗生素用药剂量合理性.SPSS18.0软件录入数据,卡方检验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婴幼儿占样本的70.96%,病毒检出率为62.36%,病毒例数由高到低顺序是:呼吸道合胞病毒(30.43%)、流感病毒(24.63%)、副流感病毒(10.14%)等.病毒阳性患儿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比例(43.10%)高于阴性者(42.85%).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患儿肺炎,8例(85.71%),cDUI中位数1.30。腺病毒、冠状病毒阳性患儿(各1例)100%患肺炎,cDUI中位数分别为3.20、1.98。病毒阳性儿童患肺炎28例全部静脉输注抗生素,cDUI中位数1.05,痰培养4例可见致病菌(16%),血常规见细菌感染证据4例(16%)。结论:本地区卫生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多于细菌。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感染所致;无痰培养、血常规等细菌感染证据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增加儿童药物利用指数。痰培养阳性率不高,应注意加强门诊合格痰标本送检率。
  • 摘要:目的:研究骨髓输液技术(intraosseous injections,IO),为我国骨髓输液器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单兵一次性骨髓输液器的研制和列装,可以解决使战复杂环境下一线救治静脉输液所存在的局限与不足,达到快速、准确、稳定、可靠的效果,并且简单易学,可以保证单兵救治及各级卫生技术人员熟练掌握和使用,从而使战伤一线救治摆脱伤势、伤情、恶劣环境、光线因素、救治人员技术能力以及批量救治等不利影响,提高战伤救治的时效性和成功率,对提高军战创伤一线救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结果:重症医学科牵头联合北京君研院科技有限公司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髓输液装置进行了研发。并于2008年开始进行可重复性使用的骨髓注液枪(专利号:ZL200910250512)的研制,后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的骨髓输液装置要针对于战救单兵便携使用的要求,课题组组织对原有骨髓输液枪进行了系统改良及创新,完成了“单兵一次性骨髓输液器”的研制工作,并先后进行了材料和功能的检测,完成了动物骨和人体胫骨输注实验。结论:可喜的是国内生产的高质量产品己经出现,适应军队需要的骨髓输注器械也在研究之中。
  • 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大鼠血清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及转氨酶水平与肝脏病理变化的关系,并研究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与转氨酶水平是否存在相关性,评价是否能够作为预测评价脓毒症大鼠肝脏损伤指标.方法:将清洁SD大鼠150只分为正常组50只,假手术组50只,盲肠结扎术(CLP)手术组50只.CLP组于手术成功后的第6、12、24、48及72小时分别取10只处死,并于每个时间点取10只正常组大鼠和10只假手术组大鼠作为相应时间点的对照.在各时间点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测定乳酸水平及转氨酶水平,计算乳酸清除率.比较各时间点乳酸水平、转氨酶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并探求乳酸、乳酸清除率及转氨酶与肝脏损伤指标病理变化的联系.结果:CLP组大鼠肝细胞6h组开始出现损伤,12h,24h和48h损伤逐渐加重,损伤在CLP后48h最重;CLP12h,24h乳酸水平、ALT水平明显增高,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脓毒症中,大鼠乳酸水平与乳酸清除率都同谷丙转氨酶水平存在相关性;三者与肝脏病理损伤时间基本相同;乳酸清除率及乳酸均能反应脓毒症大鼠肝脏损伤。
  • 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和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0年1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确诊脓毒症患者12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SAPSII评分法分为轻、中、重三组,每组40例.另选40例年龄、性别、体重构成与上述各组无差异性的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又根据患者最后转归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入院后24h查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各组之间的变化差异性.结果:1、脓毒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异常(P<0.05).2、脓毒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随SAPSII评分增高而明显异常,轻度、中度、重度脓毒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3、在所有脓毒症患者中,死亡患者均出现在重度组内,与存活组相比死亡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明显异常(P<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监测脓毒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病情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摘要:目的:评估内皮损伤标记物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 thrombomodulin,sTM)以及急诊室脓毒症死亡风险(Mortality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Sepsis,MEDS)评分对于急诊室脓毒症患者危险分层的作用,同时探讨两者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2011年11月到2012年10月连续入选在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脓毒症患者.登记所有入选患者的一般和临床资料,检查血浆sTM和D-二聚体水平,计算MEDS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评分和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Ⅱ,SAPS Ⅱ).结果:本次研究包括372名脓毒症患者,210名严重脓毒症患者,98名脓毒性休克患者。三组患者之间的血浆sTM和D-二聚体水平,MEDS评分,APACHE II评分和SAP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01)。受试者工作曲线显示sTM预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和28天死亡率的曲线下面积大于D-二聚体(P<0.05),而MEDS评分预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和28天死亡率的曲线下面积大于APACHE II评分和SAPS II评分(P<0.05)。与单独应用MEDS评分相比,sTM和MEDS评分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改善预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和28天死亡率的能力。结论:sTM和MEDS评分联合应用对于评估脓毒症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摘要:脓毒症(Sepsis)是感染、休克、创伤等临床急危重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由感染因素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也是诱发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要原因。文章通过对《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的解读,对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脓毒症的治疗提供了借鉴。
  •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组织灌注、微循环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以早期(<24h)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EGDT对患者进行治疗,监测血流动力学、经皮氧分压(PtcO2)和二氧化碳分压(PtcCO2),用旁流暗视野成像仪(SDF)监测舌下微循环,观察EGDT达标前后血流动力学、组织氧和舌下微循环变化.结果:20例患者进入本研究,最终共有19例患者EGDT达标并监测了组织氧,其中4例患者同时监测了舌下微循环。结论:EGDT能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局部组织灌注和微循环,感染性休克EGDT达标前后全身组织灌注的指标可能不能反映局部组织灌注。
  • 摘要:目的:观察血必净对脓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以指导脓毒症的治疗.方法:将63例经随访取得有效数据的脓毒性MODS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血必净组(33例)和常规组(30例).常规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血必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200mi/d,连用10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7、10d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心排血量(CO)及B型钠尿肽(BNP),记录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及Marshall评分,随访统计28d病死率.结果:治疗后7-10d血必净组CK, CK-MB、BNP较常规组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后3-7d血必净组cTnI较常规组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后,1~10d血必净组CO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治疗后7~10d血必净组APACHE II评分较常规组明显下降,治疗后10d Marsha“评分较常规组明显下降(均P<0.05)。血必净组较常规组28d病死率降低(27.3%比53.3%,P<0.05)。结论:应用中药血必净治疗,周后,脓毒性MODS患者的心肌酶及BNP水平明显降低,APACHEII评分及Marshall评分改善,病死率降低,说明中药血必净具有减轻脓毒性MODS患者心脏损害、改善预后的作用。
  • 摘要:病原微生物入侵机体后,机体固有免疫系统调动免疫分子和免疫细胞分解消灭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分解成份中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PAMP)与固有免疫细胞上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PRR)相互作用,活化细胞内多种信号转导通路,其中NF-κB是细胞内重要的转录因子,可高效诱导多种炎症反应因子的表达。文章主要介绍了不同生理系统脓毒症的相关的基因表达及其发病机制,脓毒症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不但在分子遗传学水平上探索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也将脓毒症复杂的临床症候、转归与不同的遗传亚型相联系,使临床医学对脓毒症的认识深入到“DNA、RNA”的分子层面。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