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成都
  • 出版时间: 2013-07-04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会议文集: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300条结果
  • 摘要:近年来急诊危重病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部分为终末期患者,该类病人往往病情重、病因复杂,处治过程中涉及较多伦理问题,如若处理不当医疗风险极大,还易产生医疗纠纷。放弃治疗是指在患者被确诊后,临床医师针对不可治愈的晚期患者或仅能维持呼吸心跳但生命质量极度低劣且不能恢复意识的病人,不给予人为地延长生命的治疗,也就是说,针对无效治疗、无益治疗等“不可为”的情况而选择“有所不为”的临床决策。文章对于终末期患者放弃治疗的原因及其类型进行了论述,重点介绍了放弃治疗之后的伦理冲突和具体实践的方法原则,最后对医院的病例进行分析,得出在未经病人及其家属同意下放弃无效治疗的行为,尽管可能对减轻病人痛苦和家庭负担、维护病人尊严、节省卫生资源有利,但也可能不符合病人及其家属的价值判断,在此情形下医务人员放弃治疗的行为属于“超义务的(supererogatory)行为”,可能引发医患纠纷。
  •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论文的写作格式与要素,认为优秀的论文主要由正确的选题、合适的切入点、语言简洁明了等内容组成,应注意分析读者思考的角度,然后列举了论文的投稿方法以及被拒绝发表的常见原因,供读者进行借鉴和思考。
  • 摘要:目的:研究一例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1天患者。女性,48岁.主因"腹痛1天"于2012年08月18日23:00来我院就诊.患者2012年8月18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呈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重,无放射,无转移,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当日有排便,软便,无呕血黑便,就诊于我院急诊。方法:查腹部B超考虑"肠梗阻",急诊留观给予抗感染、止疼及对症支持治疗.入院查体:体温36。C,脉搏77脚分,血压120/70mmHg。神清精神可,一般情况可,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界不大,心率77次l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略膨隆,脐周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可疑阳性,肠鸣音2次/分,双下肢无水肿。腹部B超:中下腹小肠扩张,考虑肠梗阻,肠间隙、盆腔积液。立位腹平片:未见明显异常。结果:结合患者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经普外科、妇产科、消化科会诊后考虑患者放射性肠炎,给予胃肠减压,生长抑素减轻消化液分泌,七叶皂昔钠减轻肠壁水肿,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患者症状逐渐好转,复测腹部B超逐渐好转。结论:通过本病例提示我们对于消化道肿瘤术后,有放化疗病史的患者突然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便血等消化道症状时,应警惕放射性肠炎可能。
  • 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衰(AHF)患者早期进行5种生物标记物的联合检测,探讨联合检测生物标记物对于AHF患者早期风险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以AHF就诊于我院急诊科的患者113例,其中男54例、女59例,年龄71.17±14.36岁,根据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将患者分为无心血管事件组78例:其中男38例、女40例,年龄70.95±14.83岁;心血管事件组35例: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71.66±13.36岁.联合检测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乳酸(Lac)水平.评价早期联合检测生物标记物与AHF患者在院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之间的联系.结果:1.AHF患者在院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组的NT-proBNP,cTnI,hs-CRP,D-D,Iac水平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其中NT-proBNP, cTnI,Lac有统计学意义(P<0.01)。2.无论对于存在感染的AHF患者还是非感染的AHF患者,在院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组的hs-CRP水平均高于非心血管事件组(P<0.05),特别是非感染组的AHF患者,这种差异更为显著(P<0.01)。3.根据logistic回归得出NT-proBNP及Lac对AHF患者在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4.应用ROC曲线分析NT-proBNP和Lac评价AHF患者在院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敏感性和特异胜,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根据ROC曲线选择出最佳临界点,NT-proBNP评价AHF患者在院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最佳临界点是15000pg/ml, Lac评价AHF患者在院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最佳临界点是2mmol/L.5.对A日F患者联合检测5种生物标记物,其标记物阳性数目越多,AHF患者在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结论:早期联合检测多种生物标记物对AHF患者在院期间预后评价有意义,有助于对AHF患者进行早期风险评估。
  •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肺炎患者发生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l)/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sss syndrome,ARDS)的早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肺炎患者,观察72小时,发展至ALI/ARDS分为ALI/ARDS组,未发展至ALI/ARDS的分为单纯肺炎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生命体征、初始吸氧浓度及初诊的化验检查(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血清白蛋白、尿素氮、谷丙转氨酶),对各项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意义的变量行二项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00例患者35例发展为ALI/ARDS,65例未发展为ALI/ARDS。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是否发展为ALI/ARDS与年龄、性别、体温、呼吸频率、休克、白细胞计数、尿素氮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初始吸氧浓度(维持血氧饱和度≥90%)、改良后的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EMS)、低蛋白血症与发展为ALI/ARDS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二项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吸氧浓度、改良后的REMS评分是发展为ALI/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吸氧浓度>2Umin的敏感性为77.1,特异性为86.2;改良后的REMS评分≥7分发生ALI/ARDS敏感性为74.3% ,特异性为72.3。结论:初始吸氧浓度及改良后的REMS评分与ALI/ARDS的发生存在正相关,初始吸氧浓度>2Lmin和改良后的REMS评分≥7分的肺炎患者,应予以重视,是ALI/ARDS的高危患者,争取做到早期诊治。
  •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中8-异前列腺素(8-isoPGF2α)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31例ICU中行机械通气的ALI/ARDS患者为研究组,ALI/ARDS患者根据第1天和第5天的病情变化,分为持续ALl组(10例)、持续ARDS组(9例)、病情加重组(ALl加重为ARDS,6例)、病情缓解组(ARDS缓解为ALl,6例),使用改进的EcoScreen冷凝器采集EBC标本;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自主呼吸收集EBC标本.采用EIA法测定EBC中8-isoPGF2α的浓度.动态观察不同肺损伤分级和预后患者的EBC中8-isoPGF2α的差异,并与临床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EBC中8-isoPGF2α与外周血WBC、LIS评分、X线评分、A-aD02/Pa02、A-aD02、VT、VE和MEWS评分呈正相关,与Pa02/PA02、Pa02/Fi02负相关。结论:急性肺损伤患者EBC中8-isoPGF2α水平对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评估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摘要: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脓毒症ALl的作用,为临床防治脓毒症提供新思路.方法:将72只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即模型组(改良CLP组)、对照组(假手术组)、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GSH组),每组各24只,各组按术后6h、12h、24h和48h时间点分成不同亚组.用盲肠结扎穿孔及导管留置法(改良CLP法)制备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大鼠在CLP术前半小时按各组大鼠于不同时间点分别活杀取材.检测动脉血氧分压、肺组织湿,干重比及肺组织匀浆上清液中谷胱甘肽浓度;并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CLP组较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水平明显下降(P<0.05),并呈进行性下降趋势直至实验结束,符合急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还原型谷肤甘肤治疗组较CLP组动脉血氧分压有明显改善(P<0.05);CLP组较对照组肺组织湿/干重比明显上升(P<0.05),并呈进行性上升趋势至实验结束;治疗组的肺组织湿/干重比值与CLP组相比有明显降低(P<0.05);CLP组较对照组肺组织匀浆上清液中GSH含量明显下降(P<0.05);与CLP组相比,治疗组在各时间点GSH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脓毒症肺损伤时肺组织GSH含量明显降低,GSH能提升肺组织匀浆上清液中谷肤甘肤的浓度,起到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所致的损伤,进而减轻脓毒症所致的ALI,为防治脓毒症提供了新思路。
  • 摘要: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10个研究中心预计病死率在20%~80%的早期ARDS患者,分中心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血必净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为常规治疗加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7天.观察患者28和90天病死率,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损伤评分(Murray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器官功能障碍评分(SOFA评分)、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和28天内无机械通气时间.结果,72例早期ARDS患者纳入研究,治疗组91例,对照组81例,28天、60天和90天病死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机械通气时间和28天无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氧合指数均有明显改善,第3天治疗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231.6±92.7vs198.4±73.9):治疗组Murray评分出ICU时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但治疗第8天和治疗前后差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显示不同病因ARDS患者(肺部感染、肺挫伤、严重感染患者)各亚组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28天、60天、90天病死率,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未能降低ARDS患者病死率;但可减轻ARDS患者肺损伤,改善氧合。
  • 摘要:目的:观察轻度维生素A缺乏(MVAD)大鼠肺发育的肺形态超微结构改变,探讨与其功能改变的联系.方法:48只清洁级SD大鼠,雌雄各半.24只雌鼠随机分为MVAD组(n=15)和对照组(n=9).MVAD组喂养维生素A(VA)缺乏饲料,对照组喂养正常饲料,3周后雌雄鼠交配,建立MVAD孕鼠模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两组雌鼠血清VA含量和孕20d胎鼠肝脏VA含量.取孕16d、20d、生后1d MVAD组和正常对照组胎/幼鼠肺脏,做电镜切片和石蜡切片,予Masson氏三色染色和地衣红染色,电镜和光镜下观察比较MVAD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肺发育过程中肺脏超微结构及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的改变.结果:MVAD组雌鼠出现毛色干枯,少食少动,孕鼠体重下降,部分出现流产不孕,平均孕胎数下降(P<0.05);生后1d MVAD组乳鼠体重,身长,尾长值均较对照组小(P<0.01)。雌鼠血清VA含量MVAD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孕20d胎鼠肝脏VA含量MVAD组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VA在肺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MVAD会导致大鼠肺脏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发育不良,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的缺乏,这可能是肺脏发育障碍的原因之一。
  • 摘要:目的:对脓毒症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进行调查,总结其证候要素的构成特点,为脓毒症的中医干预治疗提供证候学研究依据.方法:本观察共纳入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100例,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2例.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采集中医四诊信息,其中对患者症状体征分布采用频次描述的方法进行研究,对证候分布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在统计的100例患者中,症状分布:腹胀、便秘、泄泻、院痞出现频次最高,分别为78.8%, 53.8%, 46.3%,43.8%;舌脉方面:黄苔、舌淡红、薄苔、舌红、厚苔、腻苔出现频次最高,分别为65.0%,37.5%,36.3%,30.0%,30.0%,28.8%.脉数、脉沉、脉弱、脉滑出现频次最高,分别为50.0%,26.3%,21.3%,17.5%。证型分布:实证63例,占全部证68.8%,其中肠热腑实证25例,胃热气滞证9例,痰湿蕴脾证23例,疲滞胃肠证6例,分别占全部证型的31.3%,11.3%,28.8%,7.5%。虚证:脾胃气虚证17例,占全部证型11.3%。虚实夹杂20人,占20.9%,在虚证的基本证候要素中,气虚证出现频率最高(83.0%),其后依次为阳虚证(44.7%)、阴虚证(25.5%)、血虚证(12.8%);在实证的基本证候要素中,痰证的出现频率最高(87.2%),其后依次为火热证(80.9%)、血癖证(59.6%),水停证(17.0%)。对不同证候要素的APACHEⅡ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阳虚证脓毒症患者的APACHEⅡ评分高于未出现阳虚证的脓毒症患者(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证候特点是实证与虚证并见,以实证为主。实证以肠热腑实证、胃热气滞证、痰湿蕴脾证、癖滞胃肠证多见,虚证以脾胃气虚证多见。根据不同的中医症候绑定不同的治原则,给予不同药方治疗,达到改善脓毒症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APACHEII评分、28天生存率、及多种炎性因子在体内的瀑布效应。
  •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病程早期动脉血乳酸(Lac)的变化特点,探讨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09年1月—2012年6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监护室(EICU)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服毒后28d的转归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进行对照研究,应用ROC曲线分析病程早期Lac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共有235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纳入本研究,男89例,女146例,年龄18~74岁,平均(33.6±20.5)岁,口服20%百草枯农药剂量10ml~280ml,平均(42.8±56.4) ml,服毒后0.5h~10.5h(平均4.7±4.2h)来诊,服毒后(4.9±3.6)h进行第一次Lac检查,经随访28d死亡174例,病死率74.0%.结果:死亡组患者初始动脉血Lac高于存活组(2.79土4.86vs.1.62±13.46mmol/L,t=2.268,P=0.028),初始动脉血Lac预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28d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9(95%CI=0.745,0.861),截断值为2.57mmol/L,敏感度为85.2%,特异度为79.6%, Youden指数0.648。随着患者初始Lac的增加,28d病死率明显上升(Pearson=0.26,X2=11.72,P=0.004),死亡患者中毒后的存活时间缩短(F=3.246,P=0.037)。因循环衰竭死亡的患者比因呼吸衰竭死亡的患者的初始Lac高(5.22±2.86vs.1.87±11.34mmol/L,t=3.24,P=0.042)且中毒后存活时间短(4.1±1.8dvs.11.6±5.2d,t=3.78,P=0.023),初始动脉血Lac预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因循环衰竭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2(95%CI=0.805,0.941),截断值为3.65mmol/L,敏感度为87.6%,特异度为82.5%,Youden指数0.701。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病程早期的动脉血Lac能够预测患者预后,尤其是预测患者因循环衰竭死亡较好的指标。
  • 摘要:有毒植物、毒蕈是指能引起接触(或食用)者中毒的植物或蕈菌.其对健康影响既可以是器质性,也可以是功能性损害.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有毒植物和毒蕈类中毒应急及控制工作开展积累的经验,并对其展开研究工作。
  • 摘要:目的:对治疗性低体温在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关于治疗性低体温、失血性休克及治疗性低体温在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研究文献,并进行回顾及综合分析.结果:失血仍然是平民伤及战伤死亡的重大威胁.虽然对于失血性休克所采取的复苏策略(包括损伤控制外科、损伤控制复苏、止血复苏等)已取得较大认识,但失血引起的早期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深低温已广泛应用于心脏大血管手术.心脏骤停、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溺水、缺血性脑卒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及急性脊髓损伤等疾病也被推荐采取亚低温治疗.结论:治疗性低体温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有潜在的有利价值。
  • 摘要:目的:目前的研究证据提示非编码小RNA-microRNA在炎症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转录后调控作用,突变、表达失衡或成熟过程的改变参与了炎症的发生发展.位于前体miRNA(pre-miRNA)序列上的SNP能够改变miRNA成熟过程、表达甚至与靶基因mRNA的结合能力.假设pre-miRNA序列变异可能影响miRNA成熟表达,进而影响严重创伤后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方法:利用HapMap和miRBase数据库信息系统查找位于pre-miRNA序列上的SNP,并进行miRNA二级结构和靶基因预测,筛选出可能影响miRNA表达和与靶基因结合的SNP在重庆、云南、浙江样本人群中探索严重创伤后并发症易感位点;并利用TaqMan探针法检测SNP对miRNA成熟水平的影响.结果:在1048个pre-miRNA序列上共发现69个SNP,中国北京汉族人群中共有32个SNP,位于25个pre-miRNA序列上的26个SNP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大于5%,RNA结构和靶基因预测提示9个SNP影响了miRNA二级结构构象和靶基因结合,在重庆地区666例严重创伤样本中发现miR-544b rs10934682,miR-608 rs4919510变异提高了脓毒症发生危险和MOD评分,且在云南310例和浙江,54例样本中得到验证。miRNA体外表达实验证明两个SNP变异分别增强了miR-544b和miR-608成熟水平。结论:我们的研究显示,第一次报道pre-miRNA序列变异可能成为严重创伤后并发症的预警标记,且pre-miR-544b和pre-miR-608 SNP是潜在的功能候选位点。
  • 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在严重多发伤合并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急诊创伤中心应用损伤控制理论进行治疗的18例严重多发伤合并骨盆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发伤ISS评分平均39.2分.18例患者入院时均有失血性休克.5例患者行脾切除和(或)肝脏破裂修补.4例并发结直肠或会阴部损伤行转流性结肠造瘘术.9例伴四肢开放性骨折初期仅行清创和石膏固定或外固定支架术.2例因不可控制的骨盆出血行盆腔填塞术.2例脊柱骨折伴脊髓压迫行简单椎板减压.早期骨盆外固定支架使用15例;其中5例骨盆骨折以外固定支架作为终极治疗.所有患者均在ICU复苏治疗后,再行骨盆或四肢骨折的确定性内固定手术.
  •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ICU内严重创伤患者9年间死亡和自动出院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提高严重创伤的救治效果提供参考.方法:为回顾性分析研究,收集2003~2011年一家大学附属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急诊ICU内死亡及自动出院的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自动出院的状况分为濒死出院、病情恶化出院及好转出院,濒死出院归纳为病死人群,分析每年病死、自动出院的变化趋势,同时比较03-05年、06-08年和09-11年三阶段的上述指标。结果:1.2003-2011年共有3343例严重创伤患者收住急诊ICU,最终有452例纳入分析,其中死亡231例(6.9%),包括院内死亡135例(4%)和濒死出院96例(2.9%);自动出院221例(6.6%),包括恶化出院175例(5.2%);好转出院46例(1.4%).2.03-11年期间院内病死率、濒死出院率及总病死率均有下降的趋势,恶化出院率呈现上升趋势(X2=15.305,P=0.053),但总病死+恶化出院率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3.03-05年、06-08年和09-11年3个阶段分别收治伤员687例、1143例和1513例,其中总病死组、恶化出院组、总病死+恶化出院组的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II(APACHEII)升高,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下降。总病死率显著下降(11.1%至4.6%,X2=31.174,P<0.001),恶化出院率持续上升(2.8%至6.4%,X2=12.203,P=0.002),总病死+恶化出院率由,3.8%下降至11%(X2=4.09,P=0.129),总病死+自动出院也呈下降趋势(16.3%对12.2%)(X2=6.955,P=0.031)。结论:从2003到2011年该家医院急诊ICU的严重创伤救治水平呈提高趋势,恶化出院的比例增加且伴有年龄增大现象;自动出院对创伤救治效果的评价有较大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 摘要:目的:分析一家三甲综合性医院急诊ICU内严重创伤死亡患者的特点,为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救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为回顾性分析研究,收集一家大学附属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急诊ICU中2003-2008年死亡和濒死出院的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致伤原因、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入院24 h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 (APACHE Ⅱ)、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ICU住院时间、手术、输血、死亡原因等.描述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病情特点,比较不同死因以及03-05年、06-08年两阶段患者的上述指标.结果:1.6年内共有2109例严重创伤患者入住急诊ICU期间总病死率为7.6%,其中ICU死亡88例(4.2%)、濒死出院73例(3.5%)。死亡者的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伤(70.8%)和高处坠落伤(16.8%),男性占73.9%平均年龄(45±17)岁;ISS及APACHEII分别为(27.8±9.3)分及(19.3±6.2)分:GCS<9分者占83.5%;ICU住院时间为(7.6±10.1)d。前3位死亡原因分别为重型颅脑损伤(58.4%)、多脏器功能衰竭/脓毒血症(21.1%)和失血性休克(9.9%)。2.严重颅脑创伤、失血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l脓毒血症3组不同死因患者的APACHEI I值(20.0±5.3,22.7±7.6,15.9±5.7)、GCS<9的比例(96.8%,81.2%.53.1%)、手术率(25.5%,81.2%,58.8%)、输血率(69.1%,100%,85.3%)、ICU住院天数(6.2±5.4,1.2±0.5,16.1±17.4)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03-08年各年的病死率依次为9.0%,9.8%,10.8%,6.2%,7.3%,5.6%(P=0.078)。03-05年(76例)及06-08年(85例)两阶段死亡者ISS及APACHEI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总病死率分别为9.8%,6.4%(P=0.004);死因中脑病的构成比有上升趋势(51.3%对64.7%)P=0.085),而多脏器功能衰竭/脓毒症的比下降(28.9%对14.1%,P=0.021)。结论:该家医院急诊ICU内严重创伤的病死率呈下降趋势,其中死于脓毒症/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比重在降低,但重型颅脑损伤仍然是最主要的死因。
  • 摘要:目的:针刺伤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染疾病最危险传播途径之一.我国约80%的护士受到过针刺伤害.病人,因此针刺伤对于急诊科护士危害性更大。为了预防和降低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急诊科从今年5月份起开始全面应用安全型采血针。方法:本调查采用问卷的方式,分别在应用安全采血针前及应用安全采血针6个月后对急诊科69名护士采血时针刺伤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护士的一般资料、针刺伤发生次数、针刺伤发生时暴露源是否己知、针刺伤发生时的情况(即在穿刺时、采血时、加药时、拔针时、分离针头时、回套针帽时、整理用物时)、针刺伤处理流程知晓程度。结果:应用安全采血针前,69名护士中有10人在采血时发生针刺伤,发生率为14.49%;共发生针刺伤11次,平均为0.16次/人:护士在操作过程中针刺伤发生时的情况依次为整理用物(4次),分离针头((3次),拔针(2次),更换采血试管((1次),穿刺时(1次);应用前正确回答针刺伤处理流程的比例为62.31%。应用安全采血针后的6个月,69名护士中有1人在采血时发生,次针刺伤,发生率为1.45%,其原因由于护士操作不熟练,在穿刺时发生。结论:应用安全采血针后,94.20%的护士能正确回答针刺伤后的处理流程结论安全型采血针减少了发生针刺伤的环节,使用安全采血器具后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安全型采血针的操作培训有利于护士安全防护意识的提高。
  • 摘要:目的:观察严重创伤患者早期床旁盲插空肠营养管幽门后到位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12-2-1至2012-8-31收住EICU、年龄≧18岁、严重创伤评分(injuried severe score,ISS)≧16、预估EICU住院时间>3d、不能经口进食、需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且疑有胃肠功能不耐受的患者,入EICU3d内,无辅助措施经鼻床旁盲插空肠营养管,插管当天X片定位,确认后尝试启动肠内营养.以X片定位空肠管是否通过幽门为金标准,记录到位时间(天/d).收集记录可能影响空肠管通过幽门的因素(APACHEⅡ、插管早晚)比较各组间空肠管相同时间内的累积通过率.对可能影响空肠管通过幽门的因素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及多元线性回顾分析.结果:在同一时间段内病情缓解组空肠管通过率明显高于病情恶化组,晚期插管组幽门通过率略高于早期插管组,但病情恶化早期插管组幽门通过率却高于晚期通过率;结论:严重创伤患者早期床旁盲插空肠营养管有较高的幽门通过率,且所需时间分布能够满足绝大部分患者营养治疗的需求;插管时APACHE II、插管长度是空肠营养管通过幽门的影响因素。
  • 摘要:因为严重创伤而死亡的患者,其中未控制性出血是最主要的因素,也是可以采取措施预防的死亡原因。有效的诊治大量出血的措施应当包括早期准确的识别出血的部位,然后设法将出血量降至最少、恢复组织灌注,最后达到血流动力学稳定。文章对创伤后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容量复苏进行了介绍。液体容量复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活动性出血期主要特点、急性失血/失液治疗原则以及损伤控制复苏;第二阶段:强制性血管外液体扣押期;第三阶段:血管再充盈期。开展严重创伤的专业化救治,引进各种新技术,加强急诊ICU建设,践行严重创伤救治整体性与时效性的高度统一,提高创伤休克救治水平。强调MDT每位成员都同等重要,要沟通、相互尊重、彼此信任,通过培训加强整合,通过经常性演练才能不断提升严重创伤综合救治能力。
  • 摘要:损伤控制(damage control,DC)理念的提出是创伤外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文章对两个ICU单元进行一项研究,一个ICU单元为研究组,采取损伤控制策略,另一个为对照组。研究组严格实施损伤控制策略,涉及所有ICU操作技术和护理手段,另一单元组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治疗方法,气管插管一周以上气管切开、按需行动脉置管PICCO监测、按常规自主呼吸试验过程进行脱机等。研究显示,实施损伤控制策略的患者,经过对每项侵入性操作风险获益比的评估,有创通气、气囊上滞留物吸引、动脉置管、纤支镜检查、气管切开等有创操作减少,而无创通气以及有创序贯无创通气比例高于对照组;直接结果就是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减少,有创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另外,心衰发作少于对照组,考虑原因是在控制损伤的同时减少了儿茶酚胺受刺激大量释放的机会,去除了加重心脏负担的因素,对心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 摘要:目的:通过引入Meta-回归算法,对已发表烧伤临床营养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的异质性进行量化评估,以期为提高临床营养领域循证医学研究水平提供一种工具.方法:检索MEDLINE数据库(PubMed)、Cochrane图书馆、SCI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鉴定烧伤营养SR.采用两步法对SR的异质性进行分析:1)定性分析:对系统评价就其研究设计、患者类型、营养素输入途径、热量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分析;2)定量分析:对于系统评价所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RCT)和病例对照试验(case-control trial,CCT),建立其研究设计、发表时间、样本量、营养素输入途径和热量对病死率的Meta-回归方程.采用观察数与预期数比值(observation/expectation ratio,O/E比)鉴定研究间的异质性及其来源.结果:检索获得6个系统评价研究,其中仅有一个SR较为全面的报告了营养素摄入和结局信息。共纳入16项临床试验,包括15项RCT,一项CCT。其中9个RCT报告了主要临床结局(病死率),但仅有3个报告了热量和营养干预途径。Meta一回归发现,16个研究中,有5个研究的OIE比出现显著异质性。对于3项报告了全部信息的RCT进行Meta一回归,发现其无异质性。结论:烧伤营养领域的系统评价质量不高,大多数未能有效的控制存在于临床试验间的混杂因素和偏倚,异质性显著。基于Meta一回归技术的O/E统计量能有效识别异质性及其来源。
  • 摘要:目的:运用超声对TBI尤其合并颜面部损伤患者观测瞳孔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通过不同医护人员在同一时间段内,运用标尺、超声分别观测20例无颜面水肿或损伤的TBI患者的瞳孔(直径、形状、光反应). 20例TBI合并颜面损伤患者的瞳孔,所得数据采用不同组间的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结果:1.不同医护人员运用标尺观察患者瞳孔直径的均值有统计学差异(P=0.019),不同医护人员在瞳孔形状及光反应观察中也存在差异;2.不同医护人员运用超声对瞳孔观测的均值无统计学差异(P=0.236),超声观察数值与医护人员标尺比对观察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不同观察者间存在主观差异,尤其在瞳孔较小且光反应不灵敏时,主观差异性更明显,而超声观测瞳孔的可重复性及灵敏性弥补了这一缺点。
  • 摘要: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以及不同干预措施的影响,探讨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上海长征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内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伤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四组,A组(20例):予以20%甘露醇125ml,快速静脉滴注,每12h1次,间隔予以人血白蛋白10g,快速静脉滴注,然后迅速静脉推注速尿20mg,每12h1次;B组(20例):予以20%甘露醇125ml,快速静脉滴注,每6h1次;C组(20例):人血白蛋白10g,快速静脉滴注,然后迅速静脉推注速尿20mg,每6h1次;D组(20例):予以20%甘露醇125ml,快速静脉滴注,每6h1次,辅以人血白蛋白10g,快速静脉滴注,然后迅速静脉推注速尿20mg,每12h1次.所有患者分别于入院后即刻、入院后三天、七天和十四天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MMP-9浓度.比较四组患者死亡率.结果:入院后即刻所有患者均出现血清MMP-9浓度的显著性升高(P<0.05),入院后三天和七天进一步升高(P<0.05),十四天后有所回落,仍高于正常水平(P<0.05)。与入院后即刻水平相比,入院后三天、七天和十四天C组变化幅度最大、B组次之、A组和D组两组最小(P<0.05)。A组和D组两组变化幅度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四组患者死亡率分别是25%,35%,45%和25%。结论:血清MMP-9水平是反映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程度的重要指标,间隔使用甘露醇、人血白蛋白联合速尿可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MMP-9水平,改善患者脑水肿程度,降低患者死亡率。
  •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压(ICP)监护下颅内出血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7例使用ICP监护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急诊行开颅术同时植入脑实质探头,用于术后ICP监护和指导术后用药;其余7例为内压较高但未达手术指征的颅脑损伤病人,急诊行钻孔颅内压探头植入术,动态监测ICP及其变化,帮助判断病情变化和决定是否需要行开颅术,并指导临床用药.所有探头放置在病变侧的脑实质内2-3cm.术后监护7~14天.结果:7例钻孔ICP监护保守治疗的患者中:4例ICP上升到35mmHg以上,及时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另3例ICP在35mmHg以下,均保守成功。20例急诊开颅术同时植入ICP探头的患者中:2例ICP逐渐上升到35mmHg以上,头颅CT为术野再出血,再次进颅血肿清除,患者恢复好;1例左侧血肿清除加去骨瓣术后ICP在25mmHg左右,复查头颅CT示对侧脑挫伤伴脑内血肿,量约35m1,行对侧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ICP在20mmHg以下,但长期植物生存;2例去骨瓣术后患者IC户持续上升,达60mmHg以上,复查CT示脑肿胀,分别在术后第3, 8天因中枢衰竭而死亡;其余,5例术后ICP稳定在25mmHg以下,都得到满意的恢复。结论:ICP监护为颅内出血的治疗提供目标导向作用,既可避免院内脑疤的发生及部分不必要的手术,又可避免院内脑缺血的发生。同时改变了脑外伤后治疗的几大传统理念:脱水和补液理论;镇痛镇静剂和呼吸机的使用。对提高手术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摘要:目的:研究在青海地区创伤后血气胸患者治疗转归中使用CO2监测仪进行呼气末CO2分压(PETCO2)监测并观察呼出气CO2曲线(呼气末CO2分压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波形变化,探讨呼气末CO2监测在创伤后血气胸患者转归中的应用,并为临床动态监测、无创评估和在没有血气分析的急救场所和基层医院对创伤后血气胸患者病情及治疗转归中疗效评价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用CO2监测仪监测50例创伤后血气胸患者就诊时及在治疗转归中的PETCO2值和呼出气CO2曲线波形,同时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50例创伤后血气胸患者在治疗转归中,PETC0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02)分别呈正相关(P<0.01),随着病情的改善,PaC02与PETC02之差,即ADC02有所减小;创伤后气胸患者,呼出气C02曲线波形异常,后段平台期消失,其PE下C02随着呼气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随着病情的好转,PETC02值及曲线波形逐渐恢复正常,并后段恢复稳定的平台期。因此通过监测PETC02与呼出气C02曲线变化可对创伤后血气胸患者治疗转归中的病情变化进行正确判断。结论:在创伤后血气胸患者治疗转归中监测PETC02及C02曲线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病情的变化,因此,呼出气二氧化碳监测可以作为一种快速、无创的监测指标应用于创伤后血气胸患者的转归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摘要:急性阑尾炎是急诊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临床表现典型者诊断并不困难,但当部分病人由于阑尾异位并与其它疾病临床表现相似时,很容易被急诊医生误诊漏诊。本文通过报道两例阑尾炎患者,为读者提供借鉴。第一例患者男,36岁,于就医4小时前饮酒后出现上腹及脐周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4次胃内容物,无发热、腹泻等。请普外科会诊,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急诊手术,术中发现腹腔有淡绿色渗出液,阑尾明显水肿伴有脓苔,阑尾中部坏疽伴有穿孔,行阑尾切除术,最终诊断为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术后3天恢复良好出院;第二例患者女,于就医1周前无诱因出现间断上腹痛,口服“颠茄片”可缓解,8小时前上腹痛加重,为持续性,伴有恶心、呕吐胃内容物2次,无发热、腹泻等。请普外科会诊,考虑“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腹膜炎”,普外收住入院,剖腹探查,发现腹腔有大量黄色脓液,阑尾明显水肿伴有脓苔,与盲肠壁粘连最后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7天恢复顺利出院。经验总结:要早期诊断不典型阑尾炎,首先要提高对不典型阑尾炎的认识,熟悉它的特点,对每一例急腹症患者,均应详细询问病、认真查体,系统考虑有待进行鉴别的各种疾病,诊断不明确时可密切观察病情,如经短期治疗效果不佳时,应重新考虑诊断之正确性,并同时做必要的辅助检查,时间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不典型阑尾炎的早期诊断,早期手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摘要: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急性胰腺炎伴有脏器功能障碍,或出现坏死、脓肿或假性囊肿等局部并发症者,或两者兼有,可以并发一个或多个脏器功能障碍,也可伴有严重的代谢功能紊乱,包括低钙血症(血钙<1.87mmol/L)。在肝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治疗中,要明确以下问题:1.早期明确病因诊断并作出相应处理;2.早期需要明确的问题及其非手术处理;3.早期液体异常分布特点与液体复苏;4.早期炎症反应特点与炎症调控;5.早期的脏器功能监测与支持;6.早期代谢特点及分阶段营养支持策略,以及早期识别暴发性急性胰腺炎和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 摘要:颈椎损伤是创伤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现场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二次损伤,如高位截瘫甚至死亡,因此在现场正确的处理是决定急救是否成功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颈椎损伤现场救治在培训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应讲解颈椎损伤现场处理技术所需器械,要求受训者必须知道颈椎损伤新急救器材的优点、作用及用途,并对新型器械进行了介绍;2.要标准化掌握六种徒手固定头部的方法。六种徒手固定头部的方法为头锁、双肩锁、头肩锁、头背锁、头胸锁、胸背锁。确其用途并且动作要求规范、到位。其中动作到位问题一定要强调固定头部不仅仅是扶住或按住头部,而最重要的是肘部一定要有固定点,固定在坚实的物体上,特殊情况下可以灵活应变寻找可支撑肘部的硬地方。在培训时应特别注意;3.注意现场搬运时的注意事项,颈椎损伤最重要的一步还是应以器械固定、搬运为主,因此在学会徒手固定头部的基础上一定要结合器械的使用。文章最后介绍了在培训过程中仍然存在的问题,供读者思考。
  •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介入栓塞救治重度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1年1月致2011年12月间收入重症医学科(ICU)的严重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60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施行介入栓塞术.根据液体复苏方法和介入栓塞手术的时机不同均分为2组:传统治疗组采取传统积极液体复苏方法 ,介入手术在伤后8小时后进行;研究组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法 ,手术在伤后3小时内进行.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术前输血输液量和伤后24h输血输液总量分别为(1940±500)ml和(4070±320)ml,均显著低于传统组的(4290±520)ml和(9090±880)ml,P<0.01;研究组并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研究组ICU平均住院时间(8.4±1.3)d和平均日费用(3325.8±654.5)元,也均显著低于传统组的(12.5±3.1)d和(5855.6±835.6)元,P<0.01。研究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介入栓塞救治重度骨盆骨折,可能有利于减少创伤后并发症,减少ICU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改善预后。
  • 摘要: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微创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4月至2010年12月,5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策略,实验组15例采用数字化技术辅助制定微创手术方案,即收集实验组患侧肱骨近端周围结构的多层螺旋CT扫描的薄层原始数据(DICOM格式),导入数字化骨科临床研究平台系统(Superlmage orthopedics edition1.2,Cybermed Ltd),进行损伤部位的三维动态观察、三维测量评估及智能化微创术前设计等.术后随访包括摄X线片、临床检查、对患者问卷调查形式进行,疗效评价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结果:微创组手术总时间为55~90min,平均74min;术中出血量为50~225ml,平均约150ml.住院时间为9-15d,平均11.5d.对照组手术总时间为75~190min,平均135min;术中出血量为300~625ml,平均约480ml;住院时间为14-21d,平均17.5d;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患侧在末次随访时,微创组平均为82.5分(62~94分),对照组平均为84.5分(65~96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计算机辅助微创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减少手术创伤,并获得较理想的临床疗效.
  • 摘要:目的:探究髋臼骨折手术后影响疗效的预后因素及其相关性.方法:查阅文献后,设定9个假定的预后因素(骨折类型、复位程度、局部并发症、异位骨化、患者的性别、年龄、有否髋关节脱位、坐骨神经损伤、从受伤到手术的时间)组成.对同一医生历时5年经治的142例髋臼骨折采用Merle d'Aubigne and Postel评分,经过1年~3.5年(平均1.3年)的长期随访,获得临床结果.通过逻辑回归和逻辑线性分析对设定的9个预后因素与临床预后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相关的骨折类型、复位不良(关节面台阶>3mm)、局部并发症的存在和异位骨化都是直接影响髋臼骨折手术后疗效的预后因素.患者的性别、年龄、髋关节脱位、坐骨神经损伤、从受伤到手术的间隔时间等因素并不直接与预后相关.复位不良受到骨折类型和年龄增长的影响,并且其他不良的预后也与年龄有相关性.结论:影响髋臼骨折手术疗效的因素复杂,骨折类型、复位程度、有无局部并发症情况和异位骨化为影响预后的直接因素,年龄为间接因素,其他因素如性别、髋关节脱位、坐骨神经损伤、从受伤到手术时间对预后的影响则不确定.
  • 摘要:目的:初步分析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病人的发病率、死亡率、临床特征、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及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病人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武汉协和医院ICU收治的141例脓毒症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查阅病历,统计病人临床资料.以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差异,以Logistic回归分析查找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可能的危险因素.计算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并以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比较两种评分对预后的预测作用.结果:141例脓毒症病人中发生AKI的病人70例,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发病率为49.65%;病人死亡48例,脓毒症病人死亡率为34.04%;AKI组死亡30人,脓毒症并发AKI的死亡率为42.86%;非AKI组死亡18人,死亡率为25.35%。AKI组死亡率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1,P=0.028)。AKI组与非AKI组之间,在年龄、是否合并慢性病、平均动脉压、凝血功能、动脉血PH值、Lac值、呼吸机的使用率及使用时间、细菌培养阳性率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脓毒症病人易并发急性肾损伤且预后不良;平均动脉压偏低、凝血功能障碍、动脉血PH偏低、动脉血Lac偏高及细菌培养阳性率较高在脓毒症并发AKI中多见;年龄偏大、动脉血PH值较低,SOFA评分升高是脓毒症并发AKI的危险因素;SOFA评分与APACHEII评分分值较高提示脓毒症并发AKI病人的预后不良;APACHEII评分对脓毒症并发AKI预后的预测可能较SOFA评分准确。
  • 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体能否作为心肌梗死(心梗)危险程度的预警信号,以帮助急诊医生对心梗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急诊入院的3134例患者病历,记录其年龄、性别、既往史,未接受治疗前的D-二聚体、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l(cTnl)、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电图变化,以及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l)或药物溶栓治疗2h后的CK-MB、cTnl、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和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及发病至死亡时间;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和拟合曲线,分析治疗前D-二聚体与心梗预后的相关性.结果:D-二聚体与心梗患者早期预后相关,但与发病至死亡时间并不存在线性关系;结论:早期D-二聚体升高对提示心梗患者病情危重程度有帮助。
  • 摘要:首先介绍了抗凝药物的分类,常用肝素类药物: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维生素K抑制剂:华法林(口服);选择性抗Xa因子抑制剂:磺达肝癸钠(完全人工合成的戊糖),利伐沙班,阿呱沙班;选择性抑制凝血酶的药物:重组水蛙素,阿加曲班,比伐卢定,达比加群等。然后文章对急诊血栓性疾病使用抗凝药物的疗效进行评价,最后说明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注意事项。
  • 摘要:目的:提出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方法 ,并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误诊原因.方法:收集诊断为主动脉夹层的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诊断及误诊情况.结果:1.AD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马凡氏综合征、大动脉炎等,其中高血压最为常见,占80.2%,男性多见;2.临床表现症状:疼痛是AD(占89%)的最主要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突发剧烈的胸腹或腰背部疼痛,呈撕裂样或刀割样,并呈持续性和进行性加重,疼痛的游走提示夹层的扩展;3.影像学检查心电图无特异性,但可排查急性心梗;4.主动脉夹层病变范围不同,可累及胸、腹主动脉及其分支动脉,故受累器官多,症状表现多样,这就造成了AD误诊疾病复杂多样,其中以冠心病和急腹症居多。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绝大多数都有高血压,首发症状主要是突发持续剧烈的胸腹部、腰背部疼痛,要针对AD认真进行体格检查,可借助心电图、平扫CT、超声进行排查,依靠CTA来确诊。早期诊断是治疗关键,同时AD误诊率高,误诊疾病多种多样,后果严重,临床医生要高度重视。
  • 摘要:目的:主动脉夹层是由于动脉壁中层组织坏死,血液经血管内膜裂口渗入主动脉壁并分开中层而形成的血肿.文本旨在通过病例分析研究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2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2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男18例,女9例,年龄35~78岁,均有高血压病史.按Debakey分型:=1*ROMANⅠ型9例,=2*ROMANⅡ型5例,=3*ROMANⅢ型13例.在急诊抢救室因夹层破裂死亡6例,余21例经急救处理后分别转入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住院治疗.结果:本组2例女性患者入院后出现少尿.高钾致心跳骤停死亡。结论:主动脉夹层进展快,误诊率病死率高,是临床上少见而严重的急症。护理人员应对该病特征要有充分的认识,动态观察疼痛的改变,及时准确给药,控制好血压心率,急救技术过硬,做好心理护理,尽最大努力挽救患者生命。
  • 摘要:颅高压是急诊常见疾病,诸如颅脑创伤、脑血管意外、颅内感染等均可导致颅高压,且升高程度与病死率正相关。颅高压是指在不受外界刺激情况下,颅内压>20mmHg,持续5分钟以上。文章主要介绍了临床实践中高渗盐和甘露醇对于颅高压的治疗进行评价,认为高渗盐不仅在降颅压方面优于甘露醇,且可以提高患者平均动脉压,从而改善脑组织灌注。但该研究中两种液体所用的渗透压不相同,因此有学者质疑该结论。在此基础上,2008年Gilles等对比了相同渗透压的甘露醇与高渗盐对颅高压患者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者效果无统计学差异。综上所述,颅高压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为脑血流减少、脑组织缺氧。甘露醇及高渗盐等高渗药物可有效降低颅压,在降颅压效果方面,现有数据认为高渗盐优于甘露醇,但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进一步确认。
  • 摘要:目的:观察猪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混悬液纤支镜给药对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EVLW)、肺血流动力和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探讨猪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混悬液纠正ARDS患者低氧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上海长征医院急救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符合ARDS诊断标准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纤支镜经人工气道插入气管,将猪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混悬液800mg分4次注入支气管内,运用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出量监测(pulse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 PiCCO)技术,观察给药前后患者EVLW的变化;运用NICO无创心肺功能监测系统,观察给药前后患者肺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干预前相比,研究组患者氧合指数显著性升高,死亡率为7.78%;对照组患者氧合指数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死亡率为33.33%。猪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混悬液纤支镜给药后2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以及72小时后,患者PVPI和EVLW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猪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混悬液可改善ARDS患者氧合,纠正顽固性低氧血症,降低死亡率,但不是通过降低肺血管通透性(PVP),减少血管外肺水(EVLW)而是通过降低患者气道阻力,改善肺动态顺应性,调节患者通气血流比例,改善有效灌注来实现。
  •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伴或不伴外侧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应用PFNA治疗102例股骨转子间患者.按AO/OTA分型:31-A2型66例,31-A3型36例;按Evans-Jensen分型:Ⅱ型25例,Ⅲ型77例.按术前CT三维重建图像观察,伴外侧壁骨折组(A组)41例,不伴外侧壁骨折组(B组)61例.采集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术后2周的X线及CT三维重建图像的形态学特征.获随访的患者记录部分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疗效评估采用老年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FRS).结果:A组手术时间平均为(56±8)m、术中出血量平均为(238±21)ml、住院天数平均为(17±3)d,均高于B组的(45±6)m,(175±11)ml,(15±3)d,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后X线片上可见A组仅8例(19.5)、B组仅3例(4.9)发生外侧壁爆裂:而在术后CT三维重建图像上,A组有36例(87.8)发生外侧壁爆裂,PFNA主钉在大转子部自螺旋刀片处近侧完全外露,B组有45例(73.8)发生外侧壁爆裂(P>0.05)。结论: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时,容易造成股骨转子外侧壁的医源性骨折或加重外侧壁的损伤,从而影响患者的髓部功能恢复。CT三维重建技术可有效的评估该类医源性骨折.
  • 摘要:目的:1、研究pSS肺脏受累患者的临床免疫学、影像学及肺功能特点,探讨可做为监测pSS肺脏受累严重程度的指标;2、了解激素联合羟氯喹或静脉环磷酰胺治疗pSS肺脏受累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对2003年至2010年收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79名pSS肺脏受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15名pSS合并肺脏受累患者纳入开放性临床对照试验,随机给予激素联合轻氯哇或激素联合静脉环磷酞胺治疗。激素起始量均为强的松30-40mg/d,后每2周逐渐减量,减至小于7.5mg/d时,酌情继续减量至停药或小剂量维持治疗。轻氯喳治疗方案为200mg bid。环磷酞胺起始剂量为每两周静脉注射400mg,半年后酌情减量至每月400mg,根据病情控制情况可逐渐减量至每两个月400mg,1名患者因手术需停用环磷酞胺而退出,余14名患者进行了为期11.57±4.91个月的随访。结果:对照试验随访发现上述两种治疗方案可改善多数患者的HRCT评分,且肺功能未再恶化,部分较前改善。所有14名患者对上述方案有较好的耐受性,无严重不良反应或危及生命情况出现。结论:结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肺脏受累患者肺脏下叶受累比例高,且病变程度重。肺功能受损以弥散功能障碍为著。激素联合轻氯哇或静脉环磷酞胺均为pSS合并肺脏受累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该结论有待继续扩大研究人数及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证实。
  • 摘要:2013年4月20日上午8:02,四川省雅安芦山发生7.0级特大地震,四川紧国家紧急医学救援(移动医院)在第一时间紧急开赴抗震救灾的第一现场——雅安芦山县,开展灾区医学救援的各项工作.文章主要讲述了医学救援队对芦山地震的救助过程,并总结出区域性科学救援框架。
  •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急诊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信息化系统的构建目标,然后对医疗控制系统的内容和设计思路进行表述,建立省级质控信息系统数据库(云计算),实现急诊核心数据信息化。减少医疗差错,辅助医疗过程,将质控信息化变为急诊医疗信息化,最后对系统的构建成果及未来方向进行了总结。
  •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在芦山地震救援过程中国家移动医院建设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医院建设应实现信息化,完善物质管理、车辆管理、人员管理、培训管理、医疗设备管理;完善地震现场检伤和对患者的分诊转运方面;实现受灾地临时120系统的重建,解决在现场救援向移动医院处置,后方医院救治信息链的缺点问题,最后对此做出思考,应完善移动医院在受灾地的位置和应用的功能,与多家移动医院进行信息协同。
  • 摘要:四川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成立于2011年4月,是国家首批6支紧急医学救援队之一,也是全国唯一一支高原应急救援队。紧急医学救援队配备相当于二级医院,展开后占地约200平方米。由44名医务人员(根据灾区情况可分配为一组、二组,随时增减),及22名后勤保障人员组成。分为指挥组、分类检伤组、现场救治组、手术组、重症组、医技组、病房组、后勤保障组,装备和药品、设备储备齐全。在芦山地震救援过程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现场救治组携带急救背囊到灾害现场抢救伤员,紧急处理后转送到移动医院,经检诊医生检诊后并完成特殊的相关检查后分到病房或是ICU进行救治,在进一步确定转运方案;第二阶段为根据灾区的具体情况开展巡诊工作;第三阶段为帮助灾区恢复和重建医疗秩序。文章最后对救援工作的完成进行了讨论,认为演练是救援队伍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要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注重自我全面保障,实现医疗信息化管理。
  • 摘要:本文主要对日本地震后灾害急救救援体系进行介绍。灾难医学救助队(DMAT, Disaster Medical Assistance Team)是为保持灾害急性期活动的机动性而接受训练的医疗团队,主要由灾害发生地的医院、医生、护士、业务调整员(除医生/护士外的医疗人员和事务职员)组成,对于大型灾害或多发伤事故的发生,要保持着现场急性期(大约48小时内)行动的机动性。DMAT运用的基本方针是根据受灾区各省市县负责人的派遣邀请来实施,即使没有各省市县负责人的派遣邀请,卫生部判断事件紧急且必要的时候也能发出派遣邀请。各省市县DMAT的派遣、受灾区各省市县负责人可以向其他省市县负责人发出援助邀请,接受到援助邀请的各省市县原则上是不可以拒绝邀请的。
  • 摘要:呼吸机治疗分有创与无创,不同点在于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接受有创呼吸机治疗前,必须建立以气管插管(经口或鼻)或气管切开为人工气道的与呼吸机连接方式,由于在建立这些人工气道过程中可能会给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如出血、感染,有时还甚至会发生意外导致死亡,故被称为有创。文章主要介绍了对于急危重症的呼吸机治疗,以及呼吸机在应用过程中的相关设置。呼吸机是抢救各种危重病必不可少的仪器与设备,己经具备这些仪器与设备的医疗单位,应该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培养出一批技术熟练的专业医护队伍,使呼吸机临床应用的技术与水平不断提高。
  • 摘要:急诊科工作以急危重病救治为中心,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是医院医疗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精细化管理源于细节,是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理念。通过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将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做到精确化、数据化,从而提高组织和执行力。科室应用精细化管理是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贯彻到日常所有管理环节的一种管理模式,强调管理的细和精。文章首先介绍了急诊科的医疗质量管理要求,建立各项制度并进行完善,最后提出了现阶段急诊科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急诊抢救工作随机性大,可控性小,应遵循系统原理的原则,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急、危、重病例质量检控点,兼顾其他管理原理,围绕“一切有利于抢救病人”以保证医疗质量。
  • 摘要:危重患者贫血较为普遍,入住ICU>3天的危重患者,95%存在贫血,而输血是ICU医生针对贫血病人常用的治疗措施。文章首先介绍了输血治疗的目的,可以给机体建立足够的氧输送(D02)以期维持重要器官的氧耗量(VO2).目前临床上输血是治疗贫血最主要的手段,输血过程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血液制品也可能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EPO是一种糖蛋白激素,相对分子质量约304000,它通过促进红细胞生存、增殖及分化来调节红细胞生成。成人约90%的EPO由肾脏合成,其余由肝脏合成。rHuEPO对骨髓造血细胞有特异性的刺激作用,主要作用于红细胞形成早期的祖细胞和母细胞。EPO可以激活原红细胞及早幼红细胞的有丝分裂,增加骨髓中网织红细胞的释放。
  • 摘要:目的:针对全市突发公共事件导致的群体性创伤,制定标准化、流程化、实用化的深圳市现场检伤分类与二次评估法规范性指引.方法:依据2006年由我国卫生部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之国家标准,结合现场检伤分类的国际规则(包括香港标准)和深圳实际情况,编写全市统一的现场检伤分类规范性指引.结果:提出深圳市统一的现场检伤分类法—二次评估方法,即第一次检伤分类采用定性评估法,凭借“眼口手”进行徒手而且快速的模糊定性判断:第一步首先发口令,凡是能立即执行命令并且自行走动的伤员,原则上都可以分类为轻伤员(蓝色标识):第二步采用ABCD评估法,迅速地筛选出危重伤员(红色标识);第三步依据受伤部位是否在人体重要的解剖位置CHANS,辨别重伤员(黄色标识);最后遗留在现场、检查证实己经没有呼吸心跳的伤员,判断为死亡(黑色标识)。结论:深圳市现场检伤分类的二次评估法,既符合国际规范要求,又适合现场急救实际。实践证明该检伤分类二次评估法具备科学性、规范性、快捷性和实用性,流程清晰、可操作性强,因此值得向全国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针对全市突发公共事件导致的群体性创伤,制定标准化、流程化、实用化的深圳市现场检伤分类与二次评估法规范性指引.方法 依据2006年由我国卫生部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之国家标准,结合现场检伤分类的国际规则(包括香港标准)和深圳实际情况,编写全市统一的现场检伤分类规范性指引.结果:提出深圳市统一的现场检伤分类法—二次评估方法,即第一次检伤分类采用定性评估法,凭借“眼口手”进行徒手而且快速的模糊定性判断:第一步首先发口令,凡是能立即执行命令并且自行走动的伤员,原则上都可以分类为轻伤员(蓝色标识);第二步采用ABCD评估法,迅速地筛选出危重伤员(红色标识);第三步依据受伤部位是否在人体重要的解剖位置CHANS,辨别重伤员(黄色标识):最后遗留在现场、检查证实己经没有呼吸心跳的伤员,判断为死亡(黑色标识)。现场检伤分类完成以后,按照全球统一的救治顺序对伤员展开医疗急救和转送医院。而第二次检伤分类采用定量评分法,当增援的医生赶到、现场人手足够多或者伤病员即将被搬运上救护车时,仅针对己经筛选出来的危重及重伤员,进行第二次检伤分类定量评分(推荐比较简单实用的PHI"Prehospital Index,院前指数法”)复检,以保证评估的准确性及无遗漏。深圳标准将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点及长处,显然比单用一种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快捷、有序。结论:深圳市现场检伤分类的二次评估法,既符合国际规范要求,又适合现场急救实际,作为全市规范性指引己由市卫生局下达行政文件统一推行两年,并在每年的重大灾难事件应急医疗救援演习及年底医疗质量评估工作中进行检查落实。实践证明该检伤分类二次评估法具备科学性、规范性、快捷性和实用性,流程清晰、可操作性强,因此值得向全国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对一例院前急救进行分析。患者2010年7月30日晚11时看电视时突然感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意识模糊,思睡,唤醒后诉头昏,头痛,无呕吐、抽搐.无二便失禁、昏迷等.方法:"圣约翰"医院以"嗜睡、左侧肢体活动障碍10小时"门诊留观.血生化钾离子3.44毫摩尔每升,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3.44×109/L,給予抗炎、补钾等治疗.追问病史,发病前一日曾腹泻,自服"土霉素片2片".因上诉症状无好转,头痛加重,7月31日8时再行头MRI检查:"右基底节区缺血损害可能",9:46呼"120"转院.自病以来饮水呛咳,小便正常,大便未解,体重无减轻.查体:T37.0C P84次,分R18次/分Bp110/70mmHg一般情况稍差,嗜睡,定向计算力可,颈软,克氏征(-),双瞳孔等大圆左=右=3mm,左侧中枢性面瘫,左侧肌张力高,腱反射(+++),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IV级,左侧偏身感觉障碍.既往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2007年剖腹产手术史.结果:院前处置:下病重,給氧,心电监护,氧饱和度监测,20%甘露醇125ml静滴.联系送入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结论:建议有规律地参加体育运动,平衡膳食,多吃蔬果,尽量远离烟,不过度熬夜,还要学会缓解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
  •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院前急救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对院前急救危重病症的认识与急救处理应对能力.方法:本人将2009~2011年这三年中院前急救一些体会进行深讨分析;1、普及全民急救知识,提高救治成功率;通过分析2010年本院急诊科死亡病例122例得出结果 ,其中猝死24例、脑血管意外17例、脑挫裂伤39例、多发伤18例、其他17例;而院前死亡98例,占80.3%从中看出院前重要性,而患者及家属自救能力不足,影响了急救成功率延误了最佳救治时间.黄金时间是30mim,延误了最佳救治时间;2、待善院前急救一院内急诊一院内病床体系;天时间。3.导致急救人员身心疲惫的因素应进一步完善;龄假等对院前急救人员形同虚设。4、救护条件差,医务人员出诊时有不可预测的风险。结果:通过深讨院前急救存在问题:1.加强,"120"急诊工作的宣传,普及全民急救知识,提高救治成功率;2.呼吁各级部门支持和关心,"120"急救工作发展,加大支持力度。3.进一步加强,"120"急救人员的培训和科研工作,逐步完善,"120"急救医学体系。结论:院前急救病情来的急、发展快、院外救治条件差,只要注意各方面存在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理,可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 摘要:目的:分析一例院前急救中快速心肺复苏后当即恢复意识的患者的情况。男,86岁,因"胸痛伴大汗1.5小时"求助120急救.方法:经初步诊断,患者伴有心绞痛,高血压Ⅲ级(极高危)。给予吸氧,硝酸甘油片1片(1mg)舌下含服,开通静脉,病人表示胸痛症状缓解,转送至某较远三甲医院,准备心电图检查时,突然患者意识丧失,呼吸断续,孔0.5cm,双侧对称,对光消失,Sp02测不出,心电监护显示室颤,立即将患者置于硬地板上,胸外按压,并准备除颤(期间告知家属患者心跳呼吸停止,正在抢救中;一组按压(30次)后,给予200J双向波除颤1次,并立即行胸外按压一组,后自主心律逐渐恢复,并趋于平稳。结果:约3分钟内,患者自主心律平稳,呼吸恢复平稳,意识转清,对答切题,四肢肌力V级,双侧对称。告知家属病情,建议就近转院,家属理解并要求就近送院;再次确认生命体征示稳定后,人工搬抬监护上车;途中面罩给氧,患者神志清楚,对答切题,顺利转送至就近医院;与医护交接,确认生命体征神志清楚。结论:实施院前急救时,应时刻观察病人的反应,并及时与家属沟通,挽救患者生命。
  • 摘要:目的:了解多发伤患者急诊抢救室滞留状况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创伤救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一家大学附属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0年经急诊抢救室收住院的多发伤患者的信息,包括一般资料、初步诊断、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抢救室滞留时间(EDLOS)、是否急诊手术和手术类型、是否收住ICU.描述总体和亚组患者的滞留状况,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法分析影响滞留时间的主要因素.结果:1.共1115例多发伤患者就诊,13例抢救无效死亡,56例自动出院,1046例收住院.年龄(49±16)岁,男性74.5%.2)1046例患者的ISS值中位数25.0(20.0-34.0,四分位数,下同),EDLOS的中位数4.4h(2.8-14.0h)。545例收住ICU、501例收住普通病房;2.多因素分析示,多发伤患者抢救室滞留最主要原因是病房无空床;3.白天就诊和急诊手术患者滞留时间较短;4.亚组回归分析示,病房无空床主要影响非急诊手术患者,致伤原因中车祸伤和坠落伤、手术类型中脏器破裂止血术是急诊手术患者滞留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该家医院多发伤患者从急诊抢救室的分流基本通畅,等待病房床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医院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加快伤员分流。
  • 摘要:为了突出急病急治,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建立和完善急诊绿色通道是最有效的途径.IS09000是质量评定体系,长入绿色通道管理,会使其规范、质优.文章主要讲述了急诊绿色通道的流程规范,要做到合理安排急诊力量,配备经过专业培训、胜任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标化配置急救设备和药品;落实首诊负责制,与120建立联动协调制度,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建立急诊、急救转介服务制度;加强和改进执行急诊分区救治、绿色通道进入住院救治和手术救治。改善急诊“绿色通道”,建立创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密切科室间协作,确保患者获得连续医疗服务;加强急诊检诊、分诊,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修订完善急诊标准,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对全体医师、护士进行急救技术操作规程的全员培训实行定期培训、合格上岗制度。
  •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急诊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思考进行探讨。作者认为,急诊处理病人首要程序是迅速识别与评估,稳定生命指征,其后再明确诊断及病人的处理与治疗。急诊病人的特点要求医生在有限时间内迅速的诊治,快速而有重点的进行患者的生命体征、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在急诊病人的诊治中应掌握以下原则:首先应掌握病人的生命指征,使生命指征稳定;其次问诊要抓住重点,条理分明,对病史反复询问和查看,遵循边收集边分析再收集的原则;重点是对呼吸功能评估,最主要的原因是严重呼吸功能异常病人将可能在数分钟之内发生死亡。吸异常包括呼吸困难、呼吸窘迫、呼吸急促及呼吸节律异常,呼吸困难(气短)是很多急诊病人的主诉,没有其他可靠又客观的测量方法,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的测定并不能评价呼吸困难的程度,对于危重病人的通气功能评估主要评价患者气道的通畅性、气道的自我保护功能以及可能发生窒息误吸的风险,对于己经存在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其PaC02与PetC02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PaC02与PetC02的升高对非CPOD患者通气功能的评估更有意义。
  • 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瑞芬太尼-咪达唑仑清醒镇静镇痛在急诊医学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166例在急诊科接受清醒镇静镇痛的患者进行一项回顾性描述性研究.男70例,女96例,年龄15~72岁,ASAⅠ级142例、Ⅱ级24例,禁食>4小时29例,2~4小时137例.78例骨折和脱位的患者,24例组织裂伤的患者,36例脓肿患者,8例金属异物患者.瑞芬太尼1ug.kg-1静脉负荷,然后0.05ug·kg-1.min-1持续泵注,直至NRS疼痛评分为3,根据疼痛评分调整泵注速度.咪达唑仑静脉负荷,然后0.05mg.kg-1min-1持续泵注,直至Ramsy2级后根据镇静评级调整泵注速度.结果:166例中,65例(99.4%)完成了清醒镇静镇痛19例(5.4%)出现轻微不良反应,没有一例需要气管插管,离院后,个月随访没有一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的关系:男女患者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咪达哇仑清醒镇静镇痛在急诊医学应用临床效果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 摘要:目的:跨专业教育的实现,跨专业学习和教育相结合,即由来自多学科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设计、讲授跨专业课程.使大学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使课程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方法:通过问卷方式回答以下内容:(1)合作课程,即由具有相关经验的教师共同设计、讲授.(2)整合讲授课程.围绕着一个比较复杂的、涵盖多学科的主题来进行的大型课程.由一个小组领导来协调和设计规划整个课程,而来自不同部门和学科的教师分别讲授课程的某一部分.(3)集合式课程.并非设计一门新课程,而是两至三门相关主题的独立课程被安排同步来讲授,并定期召开一些联合研讨会,融合多学科的观点.教阶式课程也称为金字塔式。一门课程主要由教师、博士后、学生、高年级本科生组成的教学团队共同完成。不同成员在课程组织中承担不同的职责,如主讲教师讲授大课:博士后、学生等组织研讨班和复习课程;高年级本科生可以担当实验室助手、负责准备教学资料、批改作业等。学生的学习形式也比较多样,可以包括大班上课、研讨课,及一些小组作业、主题研究等,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在国外的大课中运用比较普遍。(5)链接课程模式。两名教师分别讲授两门课程,这两门课程往往是来自不同学科的相关主题课程,同时,由两位教师共同设计一门研讨课程,给学生提供一个框架,将所学的主题、分析工具等整合起来。链接课程可以拓展到3-4门课程,变成学习组群等。结果:跨专业教育将跨专业学习与团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整合的思维,为未来的多样化生活作准备。结论:该教学模式是一种极其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在教育实践中促进跨专业研究的顺利开展和跨专业教育的形成,实现教育制度创新。
  • 摘要:目的:研究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后血清中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的变化,为临床评估病情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3月1日-2012年10月31日本院收治的EV71感染患儿176例,根据病情轻重将患儿分为3组:普通组(62例)、重型组65例)、危重组(49例),分别于入院后在治疗前第1天,治疗后第1天、第2天、第3天采集静脉血4ml,分离血浆,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血浆中NSE、S100蛋白水平.另选30例健康同龄婴幼儿作为对照组.结果:普通组、重型组、危重组、对照组血液中NSE含量是15.13±4.76ng/ml、20.78±5.81ng/ml、23.46±5.13ng/ml、10.61±4.31ng/ml;普通组、重型组、危重组、对照组血液中S100蛋白含量是0.115±0.035ug/L、0.235±0.047ug/L、0.241±0.044ug/L、0.093±0.033ug,L两两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症、危重组血清NSE的含量高于普通病例组和对照组.14例普通组患儿进展至重型感染患儿入院时血液中NSE、S100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普通型患儿(P<0.05).结论:肠道病毒感染患儿血清中NSE、S100蛋白水平可以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
  • 摘要:目的:调查手足口病和流行性感冒病后隔离情况,了解其社区传播风险因素.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随机选取浙江省2012年8月至10月各市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病例,通过电话调查方式,调查其病后就诊、隔离、疾病感染来源、卫生习惯、家庭及社区的卫生环境、健康知识和疾病负担等信息,同时随机调查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结果:共调查有效问卷601份,应答率为85.2%,平均年龄32.8±7.3岁,男女比例为0.9:1.387例病例(64.4%)病后被临床医生(91.3%,337/369)要求隔离,而其中353例(91.2%)按照要求进行了居家隔离,仅26.8% (145/541)受到过随访.与不隔离组相比,隔离组病例家庭随访比例较高,家庭和个人的卫生条件、卫生习惯、社区公共场所的卫生环境较好,治疗花费和因病请假的经济损失多.病例平均在病后1.7±0.8天去就诊,接触病例是重要的感染来源(36.2%,195/538).病例组社区卫生设施可及性相对较差,且社区公共场所卫生状况不佳(如动物粪便常见)、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均不及正常无病组;此外手足口病组散居儿童比例高、病前接触类似症状病例比例高;流行性感冒组家庭卫生差,其社区开展传染病宣传比例低、疫苗接种比例低(P<0.05).结论:病例病后隔离情况不理想,缺乏社区随访、公共场所卫生状况不佳、社区传染病应对不足等状况增加了疫情在社区的传播风险,要加强社区医生在传染病防控中的作用。
  • 摘要:目的:初步分析儿科急诊接诊患儿分类及分诊情况,探讨分诊在儿科急诊的应用及其与病人安全保证、降低医疗风险的关系.方法:收集统计2012年2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院区急诊科所接诊的病人情况,所有病人接诊时均由分诊护士予以分诊分级并登记;分诊标准参照我院根据我国卫生部2011年颁布的《急诊病人病情分级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制定的急诊科分诊的四个分级指引进行.结果:(1)9个月中我院儿童院区急诊科共接诊患儿72928例,每日平均接诊267.14±81.92人次;需入观(包括急重症)病人数占23.83±5.94%,需监护人数占入观病人数的比例为16.43±7.53%.(包括急重症)病人数占23.83±5.94%,需监护人数占入观病人数的比例为16.43±17.53%。(2)总接诊病人中非急诊IV级占77.5%,为总接诊病人的2/3,I、II级总量不足5%,各月份每日均值、最少量和最大量范围较大,少则0-2,高峰3,4,5月份季节每日可达21-27人次,一般平均每日5.75±3.20人次:抢救病人量和II或I/II级不平行,高峰3,4,5月份季节较为明显,抢救人数总是低于II或I/II级人数。(3)I级病人抢救成功率84.3%,总接诊患儿死亡率0.6‰,留观病人死亡率2.9‰,危重患儿死亡率1.8%(4)9个月内投诉合计16起,其中有效投诉1起,不良事件1起,较2011年32起下降明显:投诉主要针对等待时间长或医护人力不足情况,占75%:由于不满分诊等待,要求优先就诊的IV病人家属得不得满足,造成对医护人员强烈言语及人身攻击共3起。结论:(1)儿科急诊存在拥堵与超负荷工作,且与季节流行病高峰明显有关,而非急诊的IV级普通病人占据急诊接诊病人的绝大部分,对于人力有限的急诊科现状,通过实施分诊分级制度来保证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降低医疗风险意义重大。(2)分诊分级在儿科急诊实施是可行、有效的,但同时需加强对病人家属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以提高其接收程度,减少由此引起的纠纷或投诉发生率。
  • 摘要:0.05)。但治疗组各单个剂量组的初步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18.066,P<0.O1),0.6u-0.8u/kg的垂体后叶素联合肾上腺素静脉给药后的疗效较突出,间隔5分钟一次,连用三次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新生儿复苏中垂体后叶素联合肾上腺素与单独使用肾上腺素的疗效无明显差异;尚没有足够证据推荐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在新生儿复苏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新生儿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价值(因国内目前尚无提纯的血管加压素成品,故用垂体后叶素替代血管加压素).方法:随机收集了医院2007-2011年急诊科、NICU收治的心跳呼吸骤停的新生儿73例,男54例,女19例,平均年龄4.51±0.70日.经常规新生儿复苏流程"ABC"急救后未复苏成功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肾上腺素组(即对照组),给予肾上腺素0.01mg/kg.次静推,如无效,每隔5分钟重复一次;垂体后叶素联合肾上腺素组(即治疗组)随机分成甲、乙、丙三个剂量组.根据心跳停搏时间为三组:心跳停搏≥30分组;心跳停搏时间不详组和心跳停搏≤30分组.结果:肾上腺素组(对照组)47例,其中心跳停搏≥30分组8例,死亡8例,心跳停搏时间不详组10例,初步复苏成功3例,死亡7例.心跳停搏≤30分者29例,初步复苏成功13例,死亡16例。垂体后叶素联合肾上腺素组(治疗组)26例,心跳停搏≥30分组5例,死亡5例,心跳停搏时间不详组7例,初步复苏成功1例,治疗后有心电反应3例,死亡3例。其中心跳停搏≤30分者14例,初步复苏成功5例,自主循环恢复1例,治疗后心电反应1例,死亡7例。两组心跳停搏≥30分组的病死率是100%。两组抢救的初步复苏成功率是(22例)30.14%,自主循环恢复率(1例)1.4%,病死率63.O1%,其中治疗组的初步复苏成功率(23.08%)与对照组初步复苏成功率(34.0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56,P>0.05)。心跳停搏时间≤30分治疗组初步复苏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X2=0.322,P>O.05)。院内、外治疗组初步复苏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X2=0.161,0.962,P>0.05)。但治疗组各单个剂量组的初步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18.066,P<0.O1),0.6u-0.8u/kg的垂体后叶素联合肾上腺素静脉给药后的疗效较突出,间隔5分钟一次,连用三次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新生儿复苏中垂体后叶素联合肾上腺素与单独使用肾上腺素的疗效无明显差异;尚没有足够证据推荐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在新生儿复苏中的应用。
  • 摘要:目的:测定脓毒性休克患儿液体复苏前及液体复苏后各时间段血乳酸值和乳酸清除率,探讨和比较两者在脓毒性休克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入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确诊为脓毒性休克的56例患儿进行液体复苏,同时测定液体复苏前及液体复苏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血乳酸值,并计算出相应的乳酸清除率,分析血乳酸和乳酸清除率与患儿性别、年龄、器官功能衰竭数目、住PICU时间、机械通气治疗、预后的关系.结果:液体复苏前血乳酸水平在男女性别组、机械通气和未通气组、死亡各存活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与年龄、住PICU时间无相关性,但与器官功能衰竭数目有相关性。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液体复苏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乳酸低于死亡组(P<0.05),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死亡组(P<0.05)。结论:脓毒性休克患儿的预后与液体复苏前血乳酸水平无明显关系,与液体复苏后各时间段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有关。液体复苏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血乳酸清除率较血乳酸水平能更好的预测脓毒性休克患儿的预后。动态监测乳酸清除率变化较单纯测定一次乳酸值更能预测脓毒性休克严重程度、评估液体效果和预后。
  • 摘要:儿童生命支持技术是儿童急重症关键的急救技术,主要涵盖基础生命支持(BLS)、儿童高级生命支持(PALS)、儿童创伤生命支持(PTLS)、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NRP)、和儿童危重症基础培训课程(PFCCS)等,分别培训心肺复苏(含自动除颤仪)技术、心肺急诊、儿童创伤快速救治、新生儿窒息急救以及儿童危重病例的快速处理。近年来,新的教学模式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教学(SBME)在国际上兴起并蓬勃发展,很快成为急重症生命支持技术培训的主流方式。模拟教学即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教学(SBME)是基于高仿真模拟的培训模式。具备视频,晋频收集的全真模拟病房和急诊抢救系统,具有高仿真人类生理和病理表现和反馈的模拟人系统(Sim系列);整合BLS, PALS, PTLS等各类培训技术,采用建立模拟病例库,模拟不同病例的诊治过程来演练(Training)、讨论反馈(Debriefing)和再培训(Retraining)的过程,培训临床实践能力、综合诊治和团队合作能力。儿童急重症生命支持技术培训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是降低儿童病死率、减少致残率的关键途径。尽快建立培训网络,促进生命支持技术的广覆盖,建立良好的培训基地、优秀的培训团队,引进先进培训模式,逐步进行培训技能和培训效果、培训新思路的科学研究。
  • 摘要:目的: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TI)白质神经纤维示踪方法观察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治疗丘脑出血对患者内囊神经纤维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2例丘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手术组(MI组)和药物治疗组(MT组).MT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MI组在入院后24 h内行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清除颅内血肿,同时给与药物治疗.分别在入院时、入院后2周对2组患者进行DTI扫描,观察病灶侧及病灶对侧内囊皮质脊髓束(CST)的完整性并测定其部分各向异性值(FA值),在入院时、入院后2周及1月进行mNIHSS.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DTI均显示病灶侧CST数量减少或中断,其FA值与正常相比明显降低(MI组和MT组分别为0.432±0.022和0.410±0.028).MI组患者血肿清除后2周,纤维数量和内囊CST的FA值与入院时相比均明显增加,于MT组比较,差异明显.随着术后内囊CST的FA值增加,mNIHSS评分减少,患者运动功能明显好转.结论: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治疗丘脑出血能有效地减少患者运动功能的损害程度,应用DTI测定可直观地观察到微创治疗后丘脑出血患者CST的变化.
  • 摘要:目的:比较传统救治模式和一体化救治模式治疗脑血管淀粉样变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对照组即传统模式救治组按传统的急诊科抢救治疗常规处理,其程序为:患者入院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开放静脉通道,查头颅CT,请神经外科会诊,收住神经外科病房,术前准备,送入综合性手术室.新模式组采用创伤急救一体化模式进行抢救,包括成立快速高效的急救护理小组、成立快速高效专业的急救医师小组、重视院前急救工作及术后康复工作,由专业的急诊神经外科医师组成高效急救小组,由高年资主治医师或副高以上医师担任组长,接手疑似脑出血患者,在急救护理小组的协组下,开放静脉通道,监护生命体征,并迅速检查头颅CT,及时作出诊断及相关的治疗方案,对有手术指证者,及时术前准备并尽早送手术室手术治疗.结果:与传统治疗模式相比,新模式组在从患者入院到进手术室的时间来看,平均每名患者能节约45-60分钟时间,从治疗效果来看,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两组患者有效救治时间和救治效果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讨论脑血管淀粉样变性相关脑出血(CAAH)是一类由脑血管淀粉样变引起的脑出血。好发于枕叶、颞叶、额叶皮质,以复发性和多灶性为特征,是老年人非外伤性非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个重要原因。CAAH手术止血困难,术后容易再出血,预后不良,因此对CAAH手术应慎重,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密切观测生命体征,动态复查头颅CT。
  • 摘要:本文主要对《2013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进行解读,讲述了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级,1.轻度AP(mild acute pancreatitis, MAP):具备AP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化学改变,不伴有器官功能衰竭及局部或全身并发症,通常在1~2周内恢复,死亡率极低。2.中度AP(moderately severeacute pancreatitis, MSAP):具备AP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化学改变,伴有一过性的器官功能衰竭(48 h内可自行恢复),或伴有局部或全身并发症而不存在持续性的器官功能衰竭(48 h内不能自行恢复)。对于有重症倾向的AP患者,要定期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并持续评估。3.重度AP(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具备AP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化学改变,须伴有持续的器官功能衰竭(持续48h以上、不能自行恢复的呼吸系统、心血管或肾脏功能衰竭,可累及一个或多个脏器),SAP病死率较高,为36%~50%,如后期合并感染则病死率极高。笔者还讲述了临床诊断过程中的影像学术语,最后分析了急性胰腺炎的术后处理和临床治疗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在SAP状态下,"胆汁外引流"通过调控多脏器内HO-1mRNA和IL-10mRNA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促炎细胞因子释放,从而达到阻断胰腺坏死和防止MODS的作用.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8只;SAP模型组(经胰管逆行注射3%牛磺胆酸钠)8只;SAP+胆汁外引流组(造模后30min行胆汁外引流)8只;造模后24h取血液和肝、肺、胰和小肠组织.采用荧光定量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肝、肺、小肠组织中HO-1、IL-10、TNFα、IL-6mRNA和NF-κB p65mRNA表达的情况:用多功能生化分析仪检测ALT、AST,淀粉酶、脂肪酶含量;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胰腺组织中的HO-1和NF-κB p65蛋白质表达;用HE染色法观察肝、肺、胰、小肠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均比假手术组的因子表达高(P<0.05);与SAP模型组相比,胆汁外引流组大鼠的组织中HO-1、IL-10mRNA表达含量均显著增高(P<0.05),IL-6、TNF-α、NF-κB p65mRNA表达含量显著下降(P<0.05) ,血生化功能指标显著改善(P<0.05),胰腺、肺脏、肝脏和小肠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胆汁外引流可改善SAP时的胰腺、肝、肺脏、及小肠病变及肝胰腺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性因子HO-1、IL-10表达升高,从而抑制促炎性因子IL-6、TNF-α、NF-κB 等的表达有关。
  • 摘要:文章通过解决喉镜可以不需将口—咽—气管三轴线重叠而显露声门,喉镜带有视频摄像头,喉镜前端和导管可以联动,单人操作使导管脱离喉镜或喉罩这四个问题讲述了喉镜的发展历程,并对2006年一款商品名为Airtraq的管外半环管视频喉镜进行介绍,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是:1.不需“口—咽—气管”完全排列在一个方向上即可显露声门;2.镜体侧面多了一个可容纳气管导管的引导管道,保证喉镜前端和导管联动,用于引导气管导管向声门方向移动;3.更特殊的是,由于外管道为半环状,使得气管导管可从侧面与镜体分离,不需助手即可完成,这是视频插管喉罩未能解决的问题。根据SCVL的镜体形状和半环状引导管之特点,可以说它是喉镜历史上的里程碑,代表了喉镜今后的发展方向。
  • 摘要:脓毒症是由细菌、毒素、病原微生物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脓毒症发病机制复杂,缺乏有效治疗措施,临床治疗效果不明显。研究认为,脓毒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有炎性介质失控性释放、肠道细菌和内毒素易位、线粒体功能障碍、氧自由基大量产生、氧供和氧耗矛盾、免疫及代谢紊乱、缺血/再灌注损伤、凝血系统紊乱。在脓毒症的发病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可互为因果。其中,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被普遍认为是脓毒症发展到多脏器功能障碍乃至死亡的主要因素。脓毒症并不像通常认识到的微生物通过血液播散所导致的败血症那样,引发的感染叫做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而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某一部位后,代谢物或内毒素引起的机体释放出大量炎症因子,全身炎症过度表达,导致的多器宫损伤。因此脓毒症病人不一定检测出病原微生物。它是一个复杂的机体自身免疫亢进的过程,所以治疗上抗感染只是一方面,消除病原体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 摘要: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判断重症监护病房(ICU)全身性感染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ICU全身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监测并记录患者入住ICU 72h内血糖值,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II评分,初始血糖(GluAdm)、平均血糖(GluAve)、血糖标准差(GluSD)、血糖变异系数(GluCV),ICU住院天数及总住院天数.根据患者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间GluAdm、GluAve、GluSD、GluCV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血糖波动与预后的相关性;根据GluSD、GluCV值平均分为4个亚组,比较各亚组间ICU病死率及院内病死率.结果82例ICU全身性感染患者中存活组35例,死亡组47例;与死亡组患者相比,存活组患者APACHE II评分、ICU住院天数、GIuAdm、GIuAve, GIuSD、GIuCV均明明显较低(P<0.05); GIuSD GIuCV对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1±0.054和0.798±0.051;G1uSD 2.63-3.60mmol/L组ICU病死率为63.2%,院内病死率为78.9%; GIuCV 0.266~0.350组ICU病死率为66.7%,院内病死率为75%。结论:GIuSD、GIuCV与全身性感染患者ICU病死率和院内病死率显著相关。
  • 摘要:目的:Presepsin已证实在脓毒症时明显增高.本研究的目的是以急诊室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人群,与PCT、MEDS评分进行比较,评估Presepsin对于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及预后价值,进一步探讨Presepsin作为脓毒症新型生物标记物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入选2011年11月到2012年12月在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连续就诊并根据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危重病医学会(ACCP/SCCM)共识脓毒症诊断标准至少符合2条SIRS诊断的患者859例,并分为4组,SIRS组(179例),脓毒症(372例),严重脓毒症(210例),脓毒症休克(98例),并入选100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每一例入选患者入院24小时内均行胸片、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凝血四项、D-Dimer、血浆Presepsin、血清PCT检测,并计算MEDS评分,应用Kruskal-Wallis and Mann-Whitney U test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入院时血浆Presepsin水平随着脓毒症病情的严重性升高而相应着增加。Presepsin水平在任何两组之间比较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在诊断脓毒症、预测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方面,Presepsin的曲线下面积(AUCs)均大于PCT。Presepsin联合MEDS评分在预测28天死亡率方面高于单独的Presepsin。根据绘制受试者工作操作曲线(ROC)获得的脓毒症诊断、预测严重脓毒症、预测脓毒症休克、预测28天死亡率的最佳界值分别为316.5pg/mL,448.5pg/mL,550.0pg/mL,556.0pg/mL,死亡组的Presepsin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resepsin,MEDS评分为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28天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Presepsin在脓毒症患者与PCT. MED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Presepsin在急诊室脓毒症患者的早期诊断、危险分层、预后评估方面,是一个有价值的脓毒症生物标记物。
  • 摘要: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脓毒症休克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脓毒症休克患者5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规范化西药治疗:(1)抗感染治疗(2)液体复苏治疗(3)糖皮质激素治疗(4)强化胰岛素治疗(5)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 确诊1小时内开始应用,100mL参附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每日2次静脉滴注.10天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小时、72小时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乳酸水平、左室射血分数、排尿量等指标的变化,比较二组患者使用呼吸机时间、28天内病死率.结果:当患者治疗后6小时、72小时,二组乳酸水平、中心静脉氧饱和度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尿量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二组患者使用呼吸机时间、28天内病死率比较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脓毒症最初6h的抢救时间称为治疗的“黄金时间”,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的中心思想以改善组织灌注为目的,通过静脉输注晶体液或胶体液和血液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平均动脉压在65 mmHg以上、中心静脉压(CVP)在8-l2mmHg之间,每小时尿量≥0.5 mL/kg,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02)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在70%以上。以此为核心的脓毒症“集束化”治疗策略已经被证实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 摘要:目的:脓毒症早期血流动力学稳定但乳酸值偏高(≥4mmol/L)的隐密性休克患者在急诊十分常见,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LC)与脓毒症患者预后关系密切;而SOFA评分目前广泛应用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估.本文旨在对比脓毒症早期复苏治疗后隐密性休克患者和显性休克患者SOFA评分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包括考虑感染,满足2条或2条以上系统性炎症反应(SIRS)标准,且给予足量液体治疗收缩压<90mmHg(显性休克)或乳酸值≥1mmo1/L(隐性休克)患者。所有研究对象给予同样的早期目标治疗方法,测定患者入院时以及早期目标治疗开始后的乳酸值;记录早期目标治疗后血乳酸清除率((LC);并对入院时、治疗21小时患者行SOFA评分,入院即刻累计SOFA评分(SOFA1),治疗24小时累计SOFA评分(SOFA),入院即刻与治疗24小时之差为△SOFA。监测患者血BNP、TNT、D一二聚体等水平。结果:6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中,隐密性休克患者15例,显性休克患者15例,二者人口统计学和基线特征相似。两组休克患者早期目标治疗后LC达标患者比例相同,没有明显差异(P>0.05);早期液体复苏后隐密性休克患者的△SOFA与显性休克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Speannan秩相关分析结果提T血肌酚,BNP水平、胆红素水平与LC有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但乳酸值升高的隐密性休克患者同样应给予足够重视,尽快开始早期目标治疗。
  • 摘要:脓毒症是感染、创(烧)伤、外科大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发展为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往往危及患者的生命,具有非常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文章通过临床研究,讲述了脓毒症休克指南的主要变化,认为脓毒症休克的推荐治疗方法仍为早期复苏,提议对存在高水平血乳酸的低灌注患者,如果不能检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复苏目标应使血乳酸尽快达到正常值(weak recommendation; Grade 2C),强调乳酸清除率的重要性。
  • 摘要:脓毒症是一种临床常见急症,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脓毒症的发病率正在显著增长。本文主要介绍了临床诊断脓毒症的新型标志物——前肾上腺髓质素,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及其抗炎作用进行了介绍,最后重点讲述了前肾上腺髓质素与脓毒症的相互作用机制,脓毒症患者ADM水平可显著上升,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且pro-ADM较ADM本身性质更稳定,检测更方便快捷。因此,pro-ADM在脓毒症的预测和危险分层中将成为一个新的有用标志物,动态监测pro-ADM有助于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新近发现补充人类ADM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脓毒症的方法,这为治疗脓毒症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希望。
  • 摘要:目的: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在急诊ICU通过对比免疫调理治疗组(常规治疗+人免疫球蛋白+胸腺肽α1)与单纯常规化治疗组,观察患者28天生存率,探求免疫调理在重症脓毒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ICU中治疗的677例重症脓毒症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免疫调理治疗组(常规治疗+人免疫球蛋白+胸腺肤α1),另一组为常规治疗组。记录所有入选病例的基本人口情况,基础疾病、感染的部位及脓毒症脏器受累情况与入院第一天是否使用呼吸机。记录入选病例进入ICU第I天、第V天、第X天和第XN天的APACHEⅡ和SOFA评分,以28d转归为终点。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士标准差表示。对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并以X2检验进行比较。利用倾向性评分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消除偏倚,评估两种治疗方法是否有差异,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免疫调理组APACHE“和SOFA评分下降明显,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28天病死率:免疫调理组病死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35.29%vs45.1%;P=0.015)。经倾向性评分调整后,免疫调理组病死率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治疗重症浓度症时,加用免疫调理治疗能降低APACHEⅡ和SOFA评分,并且使28天病死率明显降低。表明免疫调理治疗对重症脓毒症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研究高渗盐水与小胶质细胞释放炎症介质的关系,探寻高渗盐水减轻脑水肿可能存在的非渗透性分子机制.方法:原代混合培养神经胶质细胞,利用恒温摇床震摇法获得纯化的小胶质细胞.1、纯化小胶质细胞后分为对照组、缺氧组、缺氧+高渗盐水组(以下简称高渗盐水组).缺氧组加入无糖培养基,缺氧+高渗盐水组加入无糖培养基及10%高渗盐水,高渗盐水终浓度为100mM,于3%O2,5%CO2,92%N2环境的缺氧箱缺氧4小时.缺氧后收集各组培养基,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基中的炎症介质TNF-α、IL-1β.2、纯化小胶质细胞后,分为对照组、缺氧组、高渗盐水组.缺氧组加入无糖培养基,高渗盐水组加入无糖培养基及,10%高渗盐水,高渗盐水终浓度为,1OOmM,缺氧方法同上,缺氧时间分别为:15min,30min1h,2h,4h,6h。达到缺氧时间后,提取各组细胞总蛋白,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38总蛋白及磷酸化P38蛋白。结果:1、缺氧组与对照组及高渗盐水组相比,TNF-α与IL-1p的释放明显增高对照组与高渗盐水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在缺氧的各时间点,缺氧组、高渗盐水组与对照组相比,P38总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 )磷酸化P38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缺氧组与高渗盐水组相比,P38总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磷酸化P38在缺氧1h,2h,4h时表达增高(P<0.05),但其它时间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渗盐水可能通过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小胶质细胞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脑水肿。
  • 摘要:目的:对98例儿童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病例的临床特征与治疗转归进行分析总结并探讨其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12年4月北京儿童医院内科收治的经病原学检测证实为肺炎链球菌感染的98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Glasgow临床结局评分分为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两组,比较两组在年龄性别及部分辅助检查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小儿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冬春季偏多,男性多见,以小婴儿为主.发热,精神改变及惊厥是其主要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多数符合典型细菌性脑膜炎改变.部分药敏结果 提示青霉素耐药率达54%,万古霉素敏感100%,克林霉素则100%耐药.治疗多经验给予青霉素+三代头孢联合抗感染治,同时应用激素及对症和支持治疗.患儿痊愈或好转达70%,预后不良30%。结论: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患儿,以<1岁婴儿较多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其临床表现与一般化脑患儿相同。均有发热,查体脑膜刺激征多阳性。但不同年龄患儿临床表现有差异,<2岁的婴幼儿主要表现为惊厥及前囱饱满和张力增高,而>2岁的儿童则以头痛,呕吐多见。脑脊液大多表现典型,白细胞增高,糖低,蛋白高。患儿并发症尤其是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小于2岁婴幼儿,以硬膜下积液及脑积水为主,头颅影像学检查阳性率较高。患儿青霉素耐药率较高,红霉素耐药率98%,克林霉素耐药率达100%。万古霉素敏感率达100%,但治疗过程中各种并发症较高,总体预后不容乐观.年龄小于2岁,低钠血症,低钙血症,CRP大于1OOmg/L为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患儿不良预后因素.头颅解剖结构异常及免疫缺陷是肺炎链球0菌脑膜炎复发的常见诱因。
  • 摘要:心肺复苏后脑复苏的本质是针对缺血缺氧性脑病、脑水肿的处理,其最主要的措施仍是脱水治疗.最为常用的甘露醇存在突出的肾脏毒性及对心功能的潜在威胁,并可能渗出到被破坏的血脑屏障而加重脑水肿(即反跳现象),升高颅内压.主要对颅内高压的救治、相关药物的疗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从基础到临床研究的系列探索。
  • 摘要:文章通过病例介绍了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急救方法,分别对静脉溶栓术和动脉溶栓术的疗效进行评价,最后讲述了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的病因及发病机制,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潜在病理生理机制分型的定义——第二步在CISS分型体系中,进一步对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缺血性卒中的潜在发病机制分为四类: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动脉一动脉栓塞、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以及混合机制。
  • 摘要:目的:旨在调查北京市城乡地区中老年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病率及患病特点,为及脑卒中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研究为"北京市老龄化多维纵向研究"课题的调查内容之一.以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北京市的资料为依据,采用按类分层、分段、随机、整群、等距的抽样方法 ,抽取北京市宣武区(城区)、大兴区(近郊平原)、怀柔区(远郊山区)5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共2466人作为调查对象.于2009年7月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入户访问完成问卷,包括一般情况的调查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阳性症状的筛查,所有可疑TIA完成二次筛查并进行确诊.统计北京市城乡老年人的TIA患病率,使用1990年中国人口构成进行年龄权重;并对地区、年龄、性别分别分层,比较不同组别老人的患病率差异.结果:研究共得到TIA患者86人,北京市城乡5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的TIA患病粗率为3.5%,权重后总的患病率为3.7%(95%CI:3.0%-4.4%)。2、对人群进行地区分层,权重后的TIA患病率分别为远郊(怀柔)6.2%,近郊(大兴)3.9%,城区(宣武)为2.7%,P=0.004;乡村人群TIA患病率高于城区(4.7% VS 2.7%),P=0.009;远郊人群TIA患病率高于近郊(6.2% VS 3.9%),P=0.067。3、对人群进行性别分层,女性TIA患病率略高于男性(3.8% VS 3.6%),P=0.8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对人群进行年龄别分层,随年龄增长,总人群TIA患病率逐渐降低,55岁及以上时患病率最高达到5.0%,在85岁及以上时患病率最低为2.2%;两性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不同的变化趋势。结论:调查发现,北京市城区老年人的TIA患病率低于乡村,近郊低于远郊;虽然总体男女TIA患病率无显著差异,但随年龄增加,男女出现不同的患病率趋势。尚需要对TIA的危险因素进行进一步研究,并在制定脑血管病防治策略时充分考虑因地制宜,分层细化。
  • 摘要:目的:通过与Ranson评分、BISAP评分比较,探讨乳酸脱氢酶(LDH)联合BISAP评分对急性胰腺炎(AP)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2月到2012年8月收治的200例患者,记录资料包括48h Ranson评分、24h BISAP评分及24h内血清LDH值.对BISAP评分及LDH两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得出模型预测效能pre.应用ROC曲线下面积(AUC)检验三种评分数据对AP严重程度、持续器官损害的预测价值.结果:在200例患者中,重型AP63例(32%),有持续时间≥48h的器官损害31例(15.5%),死亡4例(2%)。Ranson、BISAP及LDH联合BISAP三种评分在预测SAP时AUC分别为:0.919(95%CI0.872-0.953),0.832(95%CI0.772-0.881),0.873(95%CI0.818-0.916)在预测持续器官损害时AUC分别为:0.931(95%CI0.881-0.962),0.903(95%CI0.853-0.940),0.928(95%CI0.883-0.960)。这两种预后指标中,LDH联合BISAP评分与Ranso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P=0.926),与BISAP评分t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P=0.035).结论:LDH联合BISAP评分对AP严重度及发生持续器官损害的预测能力明显优于BISAP评分,较Ranson评分预测能力差异无显著性,且比其更简便、及时、经济适用,临床应用价值大。
  • 摘要:目的:评估重症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应用大黄联合床边血浆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47例确诊为重症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大黄联合床边血浆置换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血浆置换的安全性,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炎症因子、呼吸功能、肠道功能、Balthazar CT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病死率等.结果:24例床边血浆置换有4例发生轻微并发症,无严重并发症;治疗组治疗第2天和第8天TG和炎症因子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组机械通气人数和时间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第2天和第8天氧合指数和胸腔积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治疗第2天和第8天腹内压均低于对照组,肛门首次排便时间和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第2天APACHEⅡ评分、第8天APACHEⅡ评分和Balthazar CT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床边血浆置换有良好的安全性;大黄联合床边血浆置换对重症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摘要:目的:探讨分层次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应用,对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1.加强全体员工医德医风教育,开展文化建设.强化服务理念,大力倡导弘扬白求恩救死扶伤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将提升护理人员知识、服务能力作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2.实施"分层次管理",不断完善、修订质量考核标准.注重环节质量控制,加强核心制度的落实与监管力度.3.制定专科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对住院、出院患者及家属实施人文关怀服务,开展出院病人电话回访.定期下乡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诊疗.
  • 摘要:医院急诊科作为医院一级科室和一个临床专业与其他传统科室或专业是完全不同的。鉴于急诊工作环境及急诊病人的特殊性,这就对急诊医师的临床思维及工作方法和素质有一些特殊的要求。首先,急诊医师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对每位病人要认真诊断、治疗;要拥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和各种临床知识,要有人文知识、法律知识;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抗压性要好;还要拥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与病人能进行良好沟通,面对突发事件应变能力强,具有奉献精神。
  • 摘要:目的:通过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初级急救分级培训,筛选出适宜急救技术,并对适宜急救技术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为今后基层医务人员培训提供借鉴.方法:以课题组编写的《初级急救培训手册》、制作的标准化ppt课件为教材,对苏州地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参与急诊工作的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初级急救分级培训;通过培训,从预先设计的初级急救分级培训内容中,筛选出适合在基层医务人员中普及的适宜急救技术,并评估适宜急救技术普及效果.结果:①此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总计2612人,其中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42人,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170人,男性1425人,女性1187人,其中60岁以上419人,占总人数的16.0%;②基层医务人员对无创与有创正压通气、电除颤知晓率为0.0%;③无创与有创正压通气、电除颤培训前后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急救技术培训前后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结论:①无创与有创正压通气、电除颤急救技术,不适合在基层医务人员中普及,为非适宜急救技术;②心肺复苏、口咽通气管的使用、面罩加压给氧、外伤四项技术、张力性气胸的紧急处理、洗胃术、急救药品的使用,对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而言,为适宜急救技术;而心肺复苏、口咽通气管的使用、面罩加压给氧、外伤四项技术、急救药品的使用,对于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而言,为适宜急救技术;③单次适宜急救技术培训可以使基层医务人员急救水平在短期内得到提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医务人员急救水平低下问题,须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适宜急救技术反复强化培训。
  • 摘要:青年医师从学校刚进入临床,常对医患关系无所适从,在与病人沟通的实践中倍倍感困惑.本文就如何提高与患者沟通技巧,阐述个人见解如下:1.更新观念,认清医患关系。在医患沟通中医生是主导者。这就迫使青年医师应充分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即使其不切主题,也不能不耐烦,要善于引导;注意多运用礼貌、鼓励、安慰性语言,使患者感觉你亲切、可信。同时作为专业安慰性语言,使患者感觉你亲切、可信。同时作为专业知识上的强势群体,医生有“告知”义务,即对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解释说明。此外,由于医患双方有平等的法律关系,受到相同的法律约束,青年医师应强化自己的法律意识,学习《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及《执业医师法》等相关法律知识,要充分尊重病人的权利,保护患者的私密性。2.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重点复习教科书中涉及该科室的内容,初步掌握该科常见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3.注重沟通技巧,学会倾听。认识与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医患沟通的能力。
  • 摘要:本文首先提出了我国医疗紧急救援指挥队伍存在管理组织不完善,架构不清晰,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救指挥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仍不足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了讨论。首先,紧急医疗救援指挥队伍建设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其次,要建立统一指挥、快速反应的各级指挥系统,应该制定医疗救援紧急预案,施行分级分层系统培训,加快紧急医疗救援指挥队伍的能力建设,建立长效培训机制,与国际接轨。
  • 摘要:据WHO估计,全球每年有160万人死于肺炎链球菌感染所致肺炎,5岁以下儿童占100万,90%以上死亡病例在发展中国家,是出生20天后小儿社区肺炎首位细菌病原,占重症肺炎50%,在致死肺炎中所占比例可能更高。肺链感染在我国发病率高,但培养阳性率仅10%-30%,近年耐药菌比例明显上升,治疗难度增加,应引起儿科医生重视。文章分析了革兰氏阳性菌的耐药性,并对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行了讲述,推荐疫苗治疗来应对革兰氏阳性菌感染问题,疫苗可覆盖90%以上引起IPDS的血清型,但对2岁以下接种无效:2000年7价肺链疫苗上市,2岁以下接种有效。广泛疫苗接种是降低肺链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最有效方法,肺炎链球菌疫苗应优先纳入国家免疫规划项目。
  • 摘要:目的:调查北京儿童医院PICU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儿营养不良现患率及营养支持现状,了解干扰营养支持过程的相关因素,分析患儿营养状态与预后之间关系.通过课题研究提出营养支持优化方案,以期改善患儿临床结局.方法:调查研究期间入住PICU的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儿(脓毒症诊断参照2005年国际脓毒症会议制定的标准)营养不良现患率.营养评估方法:入院24小时内采集患儿1.体重:采用统一体重秤,读至0.1kg;2.身长l身高:因均为卧床患儿,故均测量头足跟长度。使用WHOAnthro及AnthroPlus软件计算Z值,根据WHO 0-5岁、5-19岁儿童各生长指标参考值制定营养评估标准。结果:17例(89.5%)患儿接受肠内营养,3例(15.8%)患儿接受肠外营养,其中1例(严重脓毒症,5.26%)为混合营养。所有17名接受肠内营养的患儿共计128个肠内营养日(中位营养天数8天),脓毒症组(12例)肠内营养日92天(中位营养天数8天),严重脓毒症组(5例)肠内营养日36天(中位营养日10天)。17例患儿中12例(70.5%) EN过程受到中断,中断次数平均2.75次/人(范围1-7次l人),共33次,累计137小时。结论:PICU中脓毒症和严重脓毒症患儿存在相对较高的部分患儿肠内营养受到频繁或长时间的中断,而部分中断可能可以避免或者减少中断时间。研究PICU危重症患儿的营养干扰因素有利于制定正确合理的干预措施以优化营养治疗方案。
  • 摘要: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是儿科较常见的急危重症,在美国每年大约有37000名儿童因为创伤性脑损伤而住院治疗,其中约2685名患者死亡。创伤性脑损伤发生后,由于存活脑组织血液灌注的减少,导致氧和代谢物质输送的减少,而且代谢废物及毒物清除的降低,从而造成继发性脑损害,颅内高压是这些继发性脑损害发生的关键因素。严重的颅内高压可使部分脑组织由压力较高处向压力较低处移动,形成脑病,若不能及时诊断并给予恰当处理可致严重后果,是患儿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文章主要讲述了创伤性颅内高压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并对其治疗疗效进行评价。综上所述,第二版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儿童急性期治疗指南的发表有助于进一步规范儿童创伤性颅高压治疗,但是关于儿童创伤性脑损伤的研究相对较少,指南所采纳的一些研究年代较久,期待更多大规模、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开展,使儿童创伤性颅高压的治疗不断完善。
  •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病变斑块不稳定,继而斑块破裂,引起不完全或完全性堵塞性急性血栓病变或血管痉挛,发生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为75%的急性心肌梗死有典型的胸痛症状:胸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应注意非典型疼痛部位、无痛性心肌梗死和其他不典型表现,女性常表现为不典型胸痛,而老年人更多地表现为呼吸困难,突发心衰。治疗方法分为被动治疗和主动治疗,并对治疗方法进行了评估。
  •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ST2(sST2)、白介素-33(IL-33)以及它们的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危险分层以及对其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以急性胸痛为主诉收入抢救室,通过体格检查、胸片、ECG、心肌梗死三项、NT-proBNP、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为AMI患者59例发病24小时内的血清样本,并选取36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样本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的方法进行血清sST2及IL-33的检测.分别在患者急性发病后28天、及6个月时进行随访,根据患者随访时状况将因再发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入院治疗以及任何原因引起的死亡作为观察终点,获得的数据经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结果:1、sST2(ng/ml)在AMI组中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升高[AMI组:29.06(5.32,85.06),正常对照组:9.38(1.96,63.95),P<0.001],而IL-33在AMI组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2、sST2是AMI患者6个月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P=0.002),与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独立相关,这种相关性可以根据GRACE风险评分或NT-proBNP(只取其中一项)做进一步调整,而IL-33与终点事件无关;3、IL-33/sST2与6个月预后相关(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20).结论:SST2在AMI患者发病早期(24小时内)即有显著升高,升高的sST2可以独立预测AMI患者的终点事件发生率,并可适当完善单独使用GRACE风险评分或NT-proBN户来进行危险分层,IL-33/sST2与AMI患者中短期(6个月内)预后相关,而IL-33与AMI患者预后无关。
  • 摘要:目的:应用系统生物学方法 ,研发一种基于转录组表达谱的基因网络可视化工具,以直观显示急性心肌梗塞后早期的转录组和代谢调控的整体变化.方法: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中心(NCBI)GEO数据库下载编号为GDS2331的一个急性心肌梗塞后大鼠心脏左心室的基因芯片表达文件,其平台编号为GPL83.筛选实验时间在15min,60min,4h,12h,24和48h的假手术和急性心肌梗塞模型亚组数据,利用Mathwork bioinformatics toolbox工具包将数据转化为计算机可读的结构体.利用模式识别算法剔除表达背景噪声;最后获得心肌梗塞建模后表达模式扰动最明显的基因谱.利用K-mean算法对这些基因进行分类,并进行基因本体分析(gene ontology,GO).进而将有关通路标定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中,形成基因组-表达谱系统分析.结果:共有1400个基因被筛选出来。在损伤后的前48小时,这些基因的变化模式可归为16类。根据可以获:得Gene Ontology的分析发现:在生物学过程上,心肌梗塞后早期调控发生改变主要和发育基因相关,其中主要包括蛋白激酶日信号传导途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途径,以及cytochalasin B调控相关途径。在分子功能上,这些功能主要和磷酸化,肌动蛋白的结合以及核酸的配对解离有关。在细胞成分上,主要和细胞内外膜相结构之间的联系,高尔基复合体,出胞作用,以及细胞骨架特别是dynactin complex等结构有关。KEGG作图标记可显示在分子调控传导路径当中,受到影响的基因很可能通过该传导通路的上下游分子进行调控。如以肌动蛋白为核心的细胞骨架信息传导途径的调控中,GF RTKVav/tiam Rac MLCK Myosin整个调控途径中的分子都有相同的调控模式。结论:利用系统生物学技术可以实现急性心肌梗塞后基因表达波动模式的可视化描述。这些模式可以反映了基因表达在不懂时间点质和量上的表达差异。结合Geneontology的基因语义功能学上的研究和基于KEGG的作图法是一种有力的联合分析工具,前者可以直观的展示扰动的基因在功能上的共同点,后者可以显示在特定细胞网络中哪些基因受到了影响。
  • 摘要:目的:目前在临床工作中缺乏早期应用减轻心肺复苏后脑细胞损伤的有效药物.本研究采用程控刺激仪致室颤8分钟的猪心肺复苏模型,通过在早期心肺复苏时使用参附注射液(SFI)或肾上腺素(EP),观测复苏后皮层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MP)、通透性转运孔通透性(MPTP)的变化,探讨心肺复苏后猪神经细胞损伤的线粒体机制及SFI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本研究将30头五指山小型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6)和心肺复苏术(CPR组,n=24)。未经处理的8分钟室颤(VF)后,CPR组(n=24)随机分为三个亚组,参附组(SFI组,1.0毫升/kg,n=8),肾上腺素(EP组,0.02毫克/kg,n=8)或生理盐水组(SA组,n=8)。各组动物ROSC后24小时再次麻醉处死,留取脑组织,采用差速离心法提取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线粒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MP。通过测定线粒体光散射检MPTP开放。电镜下观察线粒体形态学变化。结果:ROSC后24h CPR各组猪大脑额叶皮质神经细胞线粒体光密度明显降低,提示线粒体明显肿胀,参附组MPTP开放较SA及EP组减轻。SA组和EP组之间MMP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SFI组MMP与SA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SFI组MMP与S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SFI治疗可稳定膜电位、抑制MPTP的开放。脑组织的超微结构电镜检测显示SFI组的损伤较SA及EP减轻。结论:猪CPR后早期存在大脑皮质线粒体功能障碍。SFI通过稳定膜电位、抑制MPTP的开放,减轻CPR后受损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线粒体功能障碍;改善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实验表明,心肺复苏早期使用SFI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摘要:肿瘤发生的血栓与其他原因发生的血栓有所不同,肿瘤的静脉血栓可以是游走性的,有些病例对抗凝治疗无效。在一些癌症患者中,静脉血栓可以是首发症状,患者无任何其他症状,直到数月甚至或数年才发现肿瘤。因此,在肿瘤的治疗中,应重视血栓疾病的发生。在肾癌、胰腺癌、胃癌和脑瘤患者中更易并发静脉血栓。原发性DVT是隐匿性癌的信号,一般认为在年龄大的患者若出现原发性DVT应该警惕是否有隐匿性癌,在男性应注意前列腺、结肠和膀肤癌,在女性应注意结肠、乳腺和子宫内膜癌。肿瘤细胞转移和血栓形成是癌症患者主要病死原因,有DVT,在实体瘤中常见;有DIC,在恶性血液病和广泛转移癌中多见,其他还有TTP-HUS.DVT还可发生在肾和肠系膜等少发部位,临床应特别注意。
  • 摘要:胸痛是常见急症,病因繁多,严重性悬殊极大,预后常不与疼痛程度平行,故应力求早期明确诊断.为此组建胸痛中心(Chest pain center,CPC)、培养专科医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文章主要介绍了胸痛中心的建立,并对胸痛的诊治流程进行了讲述,通过病史、体检、心电图、POCT一床旁心肌生化标记物、D-dimer, BNP、血气等,及时准确诊断,或将其筛拣后进行危险分层—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给予相应处理。最后叙述了急性胸痛的病变机制及其诊断鉴别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特布他林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泡内液体清除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6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ALI组、tebutalin治疗组,每组22只大鼠.建立油酸肺损伤模型,急性分离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每组均取8只大鼠采用逆转录(RT)—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肺泡Ⅱ型上皮细胞钠通道亚基mRNA的表达,7只用于血管外肺水检测,7只用于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tebutalin治疗组大鼠呼吸窘迫、缺氧症状较ALI组大鼠减轻,肺损伤评分(4.3±0.5)分及血管外肺水含量(0.66±0.08)ml较ALI组均下降[肺损伤评分(7.6±0.8)分,血管外肺水含量(0.80±0.17)ml,均P<0.05.RT-PCR显示ALI组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钠通道α、β、γ-亚基mRNA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α-subunit:(51±9)%vs(82±7)%,P<0.01;β-subunit:(13 ±7)%vs(25 ±4)%, P<0.01;γ-subunit:(31±-15)%vs(40±1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ebutalin治疗组大鼠α-亚基表达(54±8)%、β-亚基表达(16±2)%,分别与ALI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α亚基: P>0.05); (β亚基:P>0.05)];γ-亚基表达(33±8)%与ALI组比较显著增高(P<0.05).结论: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特布他林可减轻急性肺损伤症状,改善肺泡上皮屏障功能,提高肺泡Ⅱ型上皮细胞钠通道γ-亚基的表达.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