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融控制下的金融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经验(1978-2007)的实证
【6h】

金融控制下的金融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经验(1978-2007)的实证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导论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1.2研究现状

1.3相关概念的说明

1.3.1金融市场化和金融自由化

1.3.2金融市场化和经济金融化

1.3.3金融市场化和金融发展

1.4结构安排

1.5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2金融市场化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和评议

2.1金融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

2.1.1资金聚集功能

2.1.2分散风险功能

2.1.3信息揭示功能

2.1.4加强公司治理功能

2.2金融市场化相关理论

2.2.1金融深化理论

2.2.2对金融深化理论的扩展

2.2.3对金融深化理论的反思

2.2.4关于金融自由化顺序问题的理论

2.3金融市场化与金融危机

2.4金融市场化测度的文献综述

2.4.1国外对金融市场化的测度方法

2.4.2国内对金融市场化的测度方法

3中国的金融市场化改革

3.1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回顾

3.1.1金融机构体系的完善

3.1.2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的形成

3.1.3金融调控体系的初步建成

3.1.4金融市场监管体制的完善

3.2我国金融改革的演进过程和发展逻辑

3.2.1第一阶段:从财政补贴到金融补贴(1978-1994)

3.2.2第二阶段:从“借差”到“存差”(1994-2003)

3.2.3第三阶段:国有银行产权改革(2003年-现在)

3.3我国金融改革的两个悖论

3.3.1金融资源配置悖论——民营经济融资困境

3.3.2我国金融改革的市场化悖论

4我国金融市场化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4.1我国金融市场化指数的构建

4.1.1我国金融市场化测度的指标体系

4.1.2数据处理与分析

4.2实证分析

4.2.1变量设定与模型构建

4.2.2实证结果分析

5政策建议

5.1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实现真正的“增长衔接”

5.2金融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求解两悖论

5.3如何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具体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近期爆发的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政府和市场之间关系的深刻探讨,普遍的看法认为过度的金融市场化和松弛的政府监管是这次危机爆发的罪魁祸首。在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剧烈波动的背景下,如何评价我国三十多年来的金融体制改革,我国目前正在推进的金融市场化改革是否能为经济增长提供可靠的金融支持,金融体制改革下一步的道路应该往那个方向走,成为了目前政府和理论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本文在对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及其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引入了政府金融控制这一新的观察视角,认为政府在对金融控制的前提下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可能会导致市场化改革效果偏离其预设的轨道,即金融控制下的市场化改革会面临“金融资源配置悖论”和金融改革的“市场化悖论”。金融市场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可能并不明显。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本文在考虑金融控制的基础上,对现有金融市场化测度的方法和指标进行了改进,采用相对比较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从资本市场自由化、金融中介自由化和金融开放程度三个方面重新构建了我国的金融市场化指数,并进一步构建了总的金融市场化指数。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上述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三个方面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协整检验和基于VECM的Granger因果检验。 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机构市场化、金融市场自由化和对外金融开放等衡量金融市场化的各个方面并没有促进经济增长,反而是经济增长促进了金融机构的市场化和金融市场的自由化。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在较大程度上支持了关于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两个悖论的猜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