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美英语使用者使用英语情态附加语的差异研究——基于韩礼德人际功能理论
【6h】

中美英语使用者使用英语情态附加语的差异研究——基于韩礼德人际功能理论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声明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List of Tables and Figure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1.2 Rationale of the Study

1.3 Objective of the Study

1.4 Layout of the Study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f Modality

2.2 Previous Studies of Modal Adjuncts

2.3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Interpersonal Function

3.2 Modality System

3.3 Modal adjuncts

Chapter Four Research Design

4.1 Research Questions

4.2 Data Collection

4.3 Research Methods

4.4 Procedure of Choosing Modal adjuncts

Chapter Five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5.1 General Results

5.2 Distribution of Specific Use of Modal Adjuncts

5.3 Interpretation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Findings

6.2 Implications

6.3 Limitations

参考文献

Appendix A. Sources of Linguistic Data

Appendix B. Sample Texts

致谢

展开▼

摘要

情态附加语(ModalAdjunct)是一种情态表达,它广泛地出现在各式文体中。然而学者们对情态附加语的单独研究并不多见,通常仅仅将其分类在情态表达范畴之下,对其使用的跨文化对比更是少见。最近,情态表达的跨文化研究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旨在描写并解释中美文化背景的英语使用者使用英语情态附加语所体现出的差异,并指出这些差异反映出一种潜在的文化差异。
  本研究基于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对语言人际功能的相关研究,从情态系统的情态附加语角度,揭示个人评论语料中情态附加语的基本使用情况,中美方使用差异及其潜在的文化因素。本研究以分别具有两种文化背景的作者在英文媒体发表的个人评论文章为语料来源,建立了两组有控制的书面语料——中方语料来自《中国日报》,新华网(英文版)与《北京周报》(英文版),美方语料来自《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和《芝加哥每日论坛报》,并采用严格的分析方法,比较了两组语料间使用情态附加语的差异。本研究使用AntConc3.2.1w软件统计出情态附加语在两个语料组中的分布,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总的来说,中美在个人评论语篇中对情态附加语的使用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中美两语料对情态附加语的使用都反映出相应的人际意义,且语气附加语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评论附加语。主要的差异在于美方语料中使用的情态附加语在频率上显著高于中方语料,尤其表现在其中某些细小的语义类别的情态附加语的使用上。
  本研究通过揭示情态附加语的使用差异与使用者的文化背景,从而有助于细化对跨文化语篇中微观语言特征差异的研究,有助于拓展社会语言学中语言使用差异研究,有助于非母语学习者寻求提高,至少能在情态附加语的使用上,更准确、礼貌、灵活地表达个人观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