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明代司礼监对中枢决策之干预
【6h】

明代司礼监对中枢决策之干预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 论

第一章 明代的中枢决策体制之演变

第二章 司礼监在宦官机构中权势消长变化

第三章 司礼监对中枢决策的干预

第四章 明代司礼监干预中枢决策途径方式

第五章 司礼监对中枢决策干预的后果

第六章 明代宦官干预朝政与唐比较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强化皇权,废除了存在二千多年的宰相制度,改变了传统的中央行政体制,使中央的组织机构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明朝的历代皇帝都在探寻新的辅政体制,内阁制度便应运而生。票拟制度的出现,使内阁具有了参与机务的机会,具有了对国家事务的制度化的决策权。这样,对中央事务的处理要经过内阁票拟皇帝批红这一联系紧密的程序,形成了明代独具特色的中央行政决策机制。然而,由于皇帝怠政厌政以及幼小等原因,皇帝经常让司礼监代帝批朱。这样司礼监利用这一机会,不断扩大自己的权力,干预明朝的中央决策,使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宦官干预朝政最为剧烈的几个朝代之一,给明朝政治经济军事司法造成了恶劣的后果。虽然司礼监拥有如此大的权力,然而却不能像唐代后期宦官那样任意废立皇帝。明代的司礼监始终受制于皇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