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腕背伸位电生理检测在诊断早期腕管综合症中的临床研究
【6h】

腕背伸位电生理检测在诊断早期腕管综合症中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 腕管及相应部位的解剖学研究

● CTS的病因学研究

● CTS的诊治进展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仪器设备

3.研究方法

3.1 对正中神经的第1次测量和第2次测量

3.2 对尺神经的第1次测量和第2次测量

3.3 统计学方法

4.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不足和展望

不足: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压迫前、后的感觉传导末端潜伏期(DSL)、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DML)、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的测量对比,探究腕背伸位置时,电生理检测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作用,进一步为检测早期腕管综合症提供一种新的肌电图检测方法。
  方法:对62例有临床症状或已确诊为腕管综合征患者的82侧手腕(病例组)和40例正常健康者的80侧手腕(对照组),采用Keypoint6.0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神经电生理测量,每组均进行两次测量:常规位置(压迫前)和腕背伸位置(压迫后)。每次测量的指标均包括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感觉传导末端潜伏期(Distal sensory latency,DSL)、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以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CAMP)。先测感觉传导,再测运动传导。并对其测量结果进行综合的比较分析。
  结果:1.对照组中压迫前、后正中神经(腕-中指)DSL为(3.05±0.32)ms、(3.11±0.40)ms,SNAP(波幅)为(29.32±12.41)uv、(29.29±12.39)uv;正中神经(腕-拇短展肌)DML为(3.26±0.97)ms、(3.32±0.88)ms,CMAP(波幅)为(13.44±4.69)mv、(13.38±4.63)mv;压迫前、后各测量指标虽略有变化,但并没有显著的变化,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对照组中压迫前、后尺神经(腕-小指)DSL为(2.21±0.33)ms、(2.24±0.18) ms,SNAP(波幅)为(19.36±11.98)uv、(19.27±11.79)uv;尺神经(腕-小指展肌)DML为(2.33±0.41)ms、(2.37±0.23)ms,CMAP(波幅)为(14.39±3.29) mv、(14.32±3.21)mv。虽然压迫前、后各测量指标都略有差异,但并没有显著的变化,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CTS组中压迫前、后正中神经(腕-中指) DSL为(4.27±0.73) ms、(4.82±0.65)ms,SNAP(波幅)为(13.32±13.68)uv、(12.19±11.04)uv;正中神经(腕-拇短展肌)DML为(5.29±1.26)ms、(5.54±1.29)ms,CMAP(波幅)为(6.44±2.40)mv、(6.21±2.46)mv。CTS组正中神经DSL、DML较压迫前显著延长;正中神经SNAP(波幅)、CMAP(波幅)较压迫前均显著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CTS组正中神经压迫试验前、后分别与对照组正中神经压迫试验前、后相比,正中神经的DSL和DML,在压迫试验前、后均明显延长(P<0.05);CTS组正中神经的SNAP和CMAP,在压迫试验前、后均明显降低(P<0.05)。
  5.对CTS组临床分型轻度组和中-重度组进行分析,其轻度组压迫前、后正中神经(腕-中指)DSL为(4.17±0.63)ms、(4.73±0.54)ms,SNAP(波幅)为(13.56±12.68)uv、(13.09±11.07)uv;正中神经(腕-拇短展肌)DML为(5.25±1.22)ms、(5.51±1.27)ms,CMAP(波幅)为(6.69±2.51)mv、(6.27±2.48) mv;正中神经DSL和DML压迫后均较压迫前有明显的延长,SNAP和CMAP压迫后较压迫前均有明显的减低,有明显的差异,压迫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6.中-重度组压迫前、后正中神经(腕-中指)DSL为(4.38±0.87)ms、(4.86±0.65)ms,SNAP(波幅)为(13.28±11.73)uv、(13.24±11.59)uv;正中神经(腕-拇短展肌)DML为(5.31±1.29)ms、(5.34±1.26)ms,CMAP(波幅)为(6.32±2.39)mv、(6.30±2.42)mv;正中神经DSL前后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压迫后的潜伏期大于压迫前,明显延长,压迫前、后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DML、SNAP和CMAP压迫后较压迫前虽略有变化,有所延长、减低,但无明显的差异,压迫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7. CTS组中压迫前、后尺神经(腕-小指)DSL为(2.19±0.27)ms、(2.22±0.21) ms,SNAP(波幅)为(19.31±10.99)uv、(19.26±11.02)uv;尺神经(腕-小指展肌)DML为(2.23±0.40)ms(2.24±0.26)ms、CMAP(波幅)为(14.33±3.69) mv(14.28±3.48)mv。虽然压迫前、后各测量指标都略有差异,但并没有显著的变化,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腕背伸位置进行电生理检测,对诊断轻度腕管综合征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提高神经传导测定对早期腕管综合症的诊断率,同时为检测早期腕管综合症提供了一种更为准确、有效的肌电图检测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