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钴(Ⅱ)-胺类化合物络合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及3-氨基-4-氨甲基苯磺酸钠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6h】

钴(Ⅱ)-胺类化合物络合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及3-氨基-4-氨甲基苯磺酸钠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背景知识

1.1.1 甲醛的性质

1.1.2 甲醛的来源和去向

1.1.3 甲醛的需求与产量

1.2 环境影响

1.2.1 大气中的影响

1.2.2 水体中的影响

1.2.3 生物链中的影响

1.2.4 细胞中的影响

1.3 抑制甲醛危害深化应采取的策略

1.3.1 更科学地选择工艺配制和施工流程

1.3.2 最大效率地抑制其环境污染含量

1.3.3 进一步加大政府环保部门监管力度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常用的甲醛测定方法比较

2.1 分光光度法

2.1.1 乙酰丙酮法

2.1.2 变色酸法(CTA法)

2.1.3 MBTH法

2.1.4 副品红法

2.2 色谱法

2.2.1 气相色谱法(GC法)

2.2.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

2.3 电化学法

2.3.1 极谱法

2.3.2 吸附伏安法

2.4 传感器法

2.4.1 电化学传感器法

2.4.2 生物传感器法

2.5 荧光法

2.6 化学发光法(CL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钴(Ⅱ)-乙二胺络合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

3.1 实验部分

3.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3.1.2 实验步骤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吸收曲线

3.2.2 实验条件优化

3.2.3 工作曲线

3.2.4 干扰实验及重现性实验

3.2.5 稳定性实验

3.2.6 加标回收率实验

3.2.7 样品分析

3.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不同金属离子-羟胺-乙二胺络合体系及其痕量甲醛存在下的光学特性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混合配体的选择

4.2.2 显色反应

4.2.3 吸收曲线

4.2.4 酸度对配合物形成的影响

4.2.5 络合比、摩尔吸光系数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4.3 结论

4.3.1 金属离子的性质对络合能力的影响

4.3.2 金属离子稳定常数与摩尔吸光系数对△A值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钴(Ⅱ)-羟胺-乙二胺络合体系与甲醛反应最佳条件的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5.1.2 正交试验选择最佳显色条件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正交实验法AHP模型与AHP分析方法

5.2.2 正交试验6因素5水平设置

5.2.3 正交试验吸光度加和值

5.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钴(Ⅱ)-羟胺-乙二胺络合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

6.1 实验部分

6.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6.1.2 标准曲线的绘制

6.2 结果与讨论

6.2.1 方法建立

6.2.2 吸收曲线

6.2.3 实验条件优化

6.2.4 工作曲线

6.2.5 稳定性实验

6.2.6 干扰实验及重现性实验

6.2.7 配合物组成比测定

6.2.8 加标回收率实验

6.2.9 样品分析

6.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邻氨基苄胺的新法合成及其结构表征

7.1 实验部分

7.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7.1.2 合成路线

7.1.3 实验步骤

7.2 结果与讨论

7.2.1 合成条件的选择

7.2.2 目标产物C结构表征

7.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3-氨基-4-氨甲基苯磺酸钠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

8.1 实验部分

8.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8.1.2 合成路线

8.1.3 实验步骤

8.2 结果与讨论

8.2.1 合成条件的选择

8.2.2 3-氨基-4-氨甲基苯磺酸钠的结构表征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语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研究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甲醛作为具有较高毒性的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极大,前言部分分别从大气,水体,生物链,细胞等方面综合论证了这一影响的客观存在,表明甲醛的危害性不仅仅停留在室内空气污染这一简单层面上,其危害将是多层次的,复式的,网络式的,若不加以警惕,必将影响整个生态环境。
  基于胺类化合物与某些金属离子的络合产物可以在甲醛环境中被解蔽,从而该有色化合物在特征峰的吸光度上有所差异的现象,初步选定双基配体乙二胺作为单配体、钴(Ⅱ)作为中心离子形成有色络合体系在稀硫酸介质下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含量,结果表明该体系稳定性好,线性范围为0.10~3.6μg/mL,检测下限为0.086μg/m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6。操作简便快捷,重现性好。
  研究了29种金属离子在不同缓沖介质下,甲醛的加入对该金属离子-羟胺-乙二胺络合体系光学特性变化的影响,提出了甲醛在该络合体系光学特性变化中所起的促进作用。对其中起显著颜色变化反应的11种离子进行吸光度差值ΔA、络合比、摩尔吸光系数和稳定常数等特性数据测定,结果表明,钴(Ⅱ)—羟胺—乙二胺络合体系最为理想,从而为建立一种测定甲醛含量新的分光光度法提供了初步理论依据。
  采用正交试验法AHP模型研究了钴(Ⅱ)-羟胺-乙二胺的显色体系与甲醛反应的最佳条件。最佳条件为5.00×10-2mol/L羟胺溶液2.00mL,1.00×10-1mol/L乙二胺溶液3.00mL,2.00×10-3mol/L钴(Ⅱ)溶液5.00mL,0.200mol/L硫酸溶液0.800mL,加热温度为55℃,加热时间为6min。
  基于甲醛对钴(Ⅱ)-羟胺-乙二胺络合体系在稀硫酸介质下颜色变化有明显地促进作用,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含量。该体系稳定性好,25℃下,样品保存时间至少可延长至7个工作日。线性范围为0.080~3.20μg/mL,检测下限为0.0610μg/m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7。该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用于饮用水加标回收率实验及脲醛树脂中的游离甲醛含量检测,结果满意。
  基于上述胺类化合物-钴(Ⅱ)有色络合体系在稀硫酸介质中能被甲醛解蔽,从而建立起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含量的研究,合成了新的双胺类化合物—3-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