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普惠金融测度及政策推进对策研究
【6h】

普惠金融测度及政策推进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普惠金融的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6 总结

2 普惠金融相关理论基础

2.1 金融排斥理论

2.2 金融抑制理论

2.3 普惠金融指数

2.4 总结

3 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3.1 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多元化

3.2 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多样化

3.3 互联网普惠金融规模化

3.4 总结

4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

4.1 金融发展与经济水平间的相关性检验

4.2 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4.3 研究结论

4.4 总结

5 有效推进普惠金融的政策建议

5.1 完善两权抵押贷款业务

5.2 建立健全信贷担保体系

5.3 探索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

5.4 构建农户农民征信体系

5.5 鼓励金融机构间的合作

5.6 促进互联网与普惠金融的融合

5.7 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在联合国的小额信贷年上,普惠金融首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得到广泛认可。普惠金融是为改善地区区域金融服务不平衡发展而提出的,发展普惠金融是改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化过大的有效途径。我国多次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实施了众多措施以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普惠金融的目的是为了缓解贫困,实现均衡发展,虽然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普惠金融的深化仍面临着挑战,尤其是在缓解地区贫困实现均衡发展的成效以及政策推进的效果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查阅,总结了普惠金融发展历史渊源和概念,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挖掘出普惠金融理论基础,为文章提供了有利的理论支撑。通过查阅资料调查分析的方法,得出了我国普惠金融在农村金融、小微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三个方面的发展现状。利用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普惠金融政策推进的有效性,并以此为基础从农村金融、小微金融、互联网金融三个维度构建了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同时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加权计算出普惠金融指数,并对我国31个省市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与排名。测度结果表明:金融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普惠金融能够改善金融发展不平衡,能够更好的促进金融发展,即理论上普惠金融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平衡;我国各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化大,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西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最低;我国普惠金融区域发展水平与区域内GDP相关性较强,这意味着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影响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政策对其推进作用并不显著。 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完善两权抵押贷款业务、建立健全信贷担保体系、探索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构建农户农民征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间的合作、促进互联网与普惠金融的融合等对策。从而使得普惠金融既能做到服务于“三农”、小微企业,又能保证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保本并且盈利,这样金融机构才能够持续经营下去;同时也能改善我国普惠金融政策的实施效果,促进我国经济水平均衡发展。

著录项

  • 作者

    高茜;

  • 作者单位

    河北经贸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北经贸大学;
  • 学科 金融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兆廷;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金融; 测度; 政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