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在校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6h】

我国在校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2 在校实习生劳动权益概述

2.1 在校实习生的含义、特征、分类

2.2 在校生实习与相关行为的辨析

2.3 在校实习生的主要劳动权益范围

3 我国在校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3.1 在校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2 在校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存在问题的原因

4 国外在校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的立法实践及其启示

4.1 国外在校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的立法实践

4.2 国外立法实践的启示

5 我国在校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

5.1 完善在校实习生法律劳动保障体系

5.2 健全实习生权利救济机制

5.3 发挥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引领和监督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自2011年以来,由于高校扩招,全国毕业人数以2%—5%的同比增长率逐年增长,至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达到795万人(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大批量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较高的心理预期与企业单位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形成鲜明对比,无奈之余选择继续深造成为部分毕业生的选择之一,但是毕业就业是最终每个毕业生都要面对的过程。教育体系与劳动力需求长期的错位,导致在校生的就业技能和经验欠缺。增强在校生就业技能和经验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迎合劳动力市场需求是方向,而实习是在校生获得职场经验和提高就业技能的有效途径。而且实践也证明,企业单位招聘更青睐有相关实习经验的毕业生。 因此,在企业主导的劳动力供求市场中,企业的需求和主要考量的因素,成为毕业生关注的重点。为顺应市场需求,提高就业率,实习潮随之而来,但是我国实习制度体系还没有真正构建起来,于是伴随而来的实习纠纷频频出现。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实习活动的展开,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现行劳动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缺失。本文以在校实习生劳动权益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外相关国家的立法经验,对我国在校实习生的实习及权益保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从而指出进一步完善我国相关劳动法律制度的建议。 本文由四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对在校实习生劳动权益基本理论的概述。包括在校实习生的概念;在校生实习与相关行为的比较;在校实习生劳动权益的范围。为后续在校实习生劳动权益问题的分析及保护研究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是对在校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分析。通过调查在校实习生劳动权益现状,指出实习生权益保护存在劳动报酬偏低、身心健康被忽略、劳动安全无保障、救济途径不明确、实习协议不完备的诸多问题,主要原因是立法缺失、救济途径不完善、缺乏相应社会保障与监督。 第三部分,是关于国外有关实习生劳动权益的立法及实践的分析。通过对国外不同模式的比较分析,发现和总结国外立法实践对我国的启示。如美国通过结合学校责任险和学生意外伤害险二者的优势分散实习风险,依靠保险来解决实习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处理问题。英、美、法、德等国家都承认在校实习生的劳动者身份,法国还专门制定了实习生法律法规,德国政府为保障实习生的最低工资报酬,对实习生报酬免税,对实习单位减税等。 第四部分,是关于完善我国在校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制度的建议。主要包括:首先,健全和完善在校实习生法律保障体系。如建立事前实习生劳动权益受损的预防机制,以及以实习生工伤保险为主,以商业保险、强制实习协议制度为辅的实习生工伤保障法律体系。其次,充分发挥执法和司法的有效保障。最后,加强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指出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政府、学校、实习单位三方政策及配套监督体系的建设,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维权无依据,救济无途径的困境。

著录项

  • 作者

    郄夏利;

  • 作者单位

    河北经贸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北经贸大学;
  • 学科 经济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梁小惠;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国际关系;社会学;
  • 关键词

    实习生; 劳动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