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联合负压吸引的开窗引流术治疗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疗效分析
【6h】

联合负压吸引的开窗引流术治疗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典型病例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下颌骨囊性病变是一种口腔多发病,大型囊性病变在临床上以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和囊性成釉细胞瘤最为常见。该类病变常常引起患者下颌骨大部分骨质缺如,临床治疗较为棘手,刮治的保守方法难以彻底清除病变,而节段性切除常导致患者功能,外形等多方面并发症,难以接受。近年来,有学者提出用开窗减压治疗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通过手术使囊腔与外界相通,引流出囊腔液体,减小囊液对囊壁压力,囊壁下形成新生骨,缩小囊腔,取得了确切疗效。但大多报道显示开窗引流术治疗周期较长,为缩短疗程,有学者提出开窗引流术后联合负压吸引可以加快骨腔愈合、缩短治疗周期。但是,这些结论均来源于临床经验,尚无前瞻性对照研究。
   研究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患者,采用单纯开窗引流术和术后联合负压两种方法治疗患者,观察面部畸形改善、病变范围缩小程度、新骨生成情况,探讨负压吸引对开窗引流术后患者骨腔愈合的影响,为应用联合负压的开窗引流术治疗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1.病例入组:收集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8年4月至2010年3月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患者,术中冰冻和术后病理诊断为角化囊性瘤或囊性成釉细胞瘤患者,共20例,囊肿最大直径大于3.0cm。
   2.开窗手术:患者术前拍摄曲面体层片,行囊腔开窗术,术中测量患者囊腔体积,分为单纯开窗引流组(A)和开窗引流+负压组(B)。
   3.术后观察:术后1月、3月、6月观察患者面型改善情况、测量囊腔体积,拍摄曲面体层片并测量囊腔最大径。
   4.统计分析:统计分析A、B两组病例的有效率、面型改善时间、体积变化、最大径改变情况。对比两者疗效,分析负压对开窗引流术的作用。
   结果:
   1.角化囊性瘤和囊型成釉细胞瘤两种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患者采用开窗引流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
   2.A、B两组患者开窗引流术后面部畸形明显改善时间无明显差异,均为术后2~3月。
   3.开窗引流术后两组患者囊腔体积均逐渐缩小,B组缩小速度明显快于A组。B组患者1、3、6月后囊腔体积平均缩小分别为10.0±3.5ml、15.3±4.0ml、20.1±6.8ml;A组患者1、3、6月后囊腔体积平均缩小分别为4.8±2.2ml、8.8±2.6ml、11.7±2.0ml。
   4.开窗引流术后两组患者囊腔长轴和横轴均逐渐缩小,B组缩小速度明显快于A组。B组患者1、3、6月囊腔长轴平均缩小分别为10.9±2.4mm、20.5±6.3mm、28.8±7.0mm;横轴平均缩小分别为8.3±2.1mm、15.3±2.5mm、21.3±3.5mm。A组患者长轴平均缩小分别为4.4±3.4mm、7.0±4.7mm、14.7±5.2mm;横轴平均缩小分别为2.7±1.9mm、5.9±2.3mm、9.9±4.0mm。
   结论:
   1.开窗引流术治疗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可获得满意疗效,能迅速恢复患者的面部外形。
   2.负压吸引能加快开窗引流术患者颌骨的新骨生成速度、促进骨腔愈合、缩短治疗周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