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颈髓后根入区微损法治疗臂丛撕脱伤后顽固性疼痛的应用基础研究
【6h】

颈髓后根入区微损法治疗臂丛撕脱伤后顽固性疼痛的应用基础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 言

第1章臂丛后根脊髓入区的显微外科解剖

1.1材料和方法

1.2结果

1.3讨论

第2章双极电凝法破坏脊髓神经后根入区——动物模型的建立和损伤参数确定

2.1实验设计

2.2脊髓后根入区损伤动物模型

2.3结果

2.4讨论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 图

附 录

致 谢

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本研究首先对人体臂丛的DREZ区进行显微解剖,确定暴露臂丛脊髓DREZ需要切除的椎板范围和DREZ区的定位,测量脊髓横截面上DREZ实际范围大小和方位。然后建立猪的脊髓后根入区损伤动物模型,确定用双极电凝损伤时所需要的具体参数,并对手术安全性进行评估。为临床应用此方法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疼痛病人打下理论和技术基础,进一步可以扩展应用到脊髓损伤等其它难治性神经性疼痛病例,造福于痛不欲生的患者。  本研究对人体臂丛段脊髓后根入区进行了显微应用解剖研究。DREZ的显微解剖是进行DREZ损伤术治疗神经性疼痛的基础,能为临床提供损伤范围的直接指导,提示要在此范围内才能保证损伤完全,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如果超出此范围,可导致不必要的并发症的发生。目前国内外都没有关于脊髓后根入区的应用解剖文献;建立了新的动物模型来研究DREZ损伤。以往研究去输入性疼痛和DREZ损伤都是用大鼠等小型动物做动物模型,大鼠的脊髓与人类差别太大,而猪的体型较大,脊髓结构和大小与人类近似,这是建立颈部脊髓DREZ损伤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目前在国内外未发现采用相同的动物模型研究神经性疼痛和DREZ损伤的报道;得到了用双极电凝进行DREZ损伤时的参数。国外有Borut在2001年用双极电凝法治疗去输入性疼痛的报道,但没有应用双极电凝损伤时的具体参数,更没有组织学依据。本研究在与人近似的猪动物模型上得到了应用双极电凝进行DREZ损伤的参数,并用组织学切片加以证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