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研究——以南宁市为例
【6h】

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研究——以南宁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有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志愿服务的有关概念

2.1.2 政府责任的有关概念

2.2 相关理论

2.2.1 公共治理理论

2.2.2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理论

2.2.3 第三方管理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状况、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以南宁市为例

3.1 当代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历程

3.1.1 萌芽阶段(新中国成立—20世纪80年代初)

3.1.2 初创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小平南巡讲话前后))

3.1.3 扩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

3.1.4 完善阶段(2008年以后,后奥运时代)

3.2 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模式

3.2.1 民间发起、官方推动模式

3.2.2 群团组织发起并推动模式

3.2.3 民间发起并推动模式

3.3 南宁市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现状

3.3.1 南宁市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轨迹

3.3.2 南宁市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3.4 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4.1 在志愿服务的观念认识上存在局限

3.4.2 在志愿服务的组织体系上存在局限

3.4.3 在志愿服务的能力水平上存在局限

3.4.4 在志愿服务的运行管理上存在局限

3.4.5 在志愿服务的机制保障上存在局限

3.5 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中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基于政府责任视角

3.5.1 政府在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中越位

3.5.2 政府在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中缺位

3.5.3 政府在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中错位

第四章 对政府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中的责任履行的思考

4.1 政府要找准在志愿服务事业中的角色定位

4.1.1 角色定位由“政府主办”向“政府引导”转变

4.1.2 主体责任由“管控型治理”向“服务型治理”转变

4.2 政府要履行好志愿服务的文化培育责任

4.2.1 倡导弘扬传播志愿服务精神

4.2.2 培育发展提升志愿服务品牌

4.2.3 示范引领崇尚志愿服务新风

4.3 政府要履行好志愿服务的制度保障责任

4.3.1 加快志愿服务立法体系建设

4.3.2 优化志愿服务管理制度建设

4.4 政府要履行好志愿服务的政策引导责任

4.4.1 完善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规划政策

4.4.2 完善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4.5 政府要履行好志愿服务的组织服务责任

4.5.1 扩大志愿服务组织的覆盖广度

4.5.2 提高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技能

4.6 政府要履行好志愿服务的运营管理责任

4.6.1 对志愿服务事业实行科学管护

4.6.2 对志愿服务事业实行规范管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志愿服务对于弥补公共服务供给的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具有重要作用,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帮手。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过程中,政府主导色彩十分浓厚,志愿服务组织的生存空间取决于政府的重视程度,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向势取决于政府的支持力度,政府对此承担着重要责任。
  本文以政府在志愿服务组织发展中的责任实现为立足点,以南宁市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实践为个体案例,综合采用调查研究、比较研究、实证分析、文献分析等方法,应用公共治理、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第三方管理等理论,系统梳理了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认真分析回顾了制约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并从政府责任的视角自查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文章基于相关理论基础和南宁市的个案实践,积极正视新时期志愿服务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认真审视政府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从文化培育、制度保障、政策引导、组织服务、运营管理等方向着手,提出了政府如何履行好实现好责任的思路,以破解存在的突出问题,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志愿服务事业进入发展新常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