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奶水牛部分血液生化指标与乳成分之间的相关研究
【6h】

奶水牛部分血液生化指标与乳成分之间的相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综述

前言

1 乳成分的组成

2 乳成分的影响因素

2.1 环境因素

2.2 异常代谢

3 意义与目的

第二章 物理降温缓解热应激对奶水牛血液生化指标及乳成分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1.2 血样、乳样的采集

1.3 牛舍干湿温度的记录

1.4 诊断试剂盒

1.5 实验仪器

1.6 检测方法

1.7 数据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牛舍THI统计结果

2.2 血液生化指标统计结果

2.3 乳成分检测及产奶量统计结果

2.4 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性结果

3 讨论与分析

3.1 THI

3.2 血浆K+

3.3 血糖、TL、ENFA、TG、TC、TP、ALB

3.4 肝功能指标

3.5 乳成分(MP、MF、LA)

4 结论

第三章 奶水牛不同血糖水平血液生化指标及乳成分变化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方法

1.2 血样、奶样的采集

1.3 诊断试剂盒

1.4 实验仪器

1.5 检测方法

1.6 数据处理

2 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及乳成分检测、产奶量统计结果

2.1 血液生化指标指标检测结果

2.2 奶水牛乳成分检测及产奶量统计结果

2.3 血液生化指标、乳成分、产奶量不同组别的差异性检验

2.4 血液生化指标与乳成分、产奶量之间的相关性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1 血糖与血脂

3.2 肝功能指标

3.4 乳成分

3.5 产奶量

4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水牛奶的营养价值不仅在南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还缓解了奶源不足问题。乳品质的下降受到人们的重视,本论文从高温高湿环境、产后异常代谢方面阐述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及乳成分变化。
   试验一:本实验在9月初及THI在78.8~86.0范围内,通过增加物理降温缓解奶水牛热应激,根据血液生化指标及乳成分的检测结果,验证高的THI环境对奶水牛生理、生产机能是否有影响。随机选取磨拉、尼里奶水牛各8头,按照配对实验分为两个组,实验组不间断的吹风扇,下午挤奶前30分钟常温自来水洗澡,对照组不做处理。实验维持21天,分三次采样(间隔10天),检测血浆中GLU、K+、AST、ALT、NEFA、TL、TC、TG、ALB、TP、DBIL、TBIL;乳中MP、MF、LA。结果显示试验开始时EG、CG组血液生化指标、乳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只有EG组TL显著高于CG组(P<0.05);随着试验的进行,EG组K+显著降低(P<0.05),ALT、GGT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他指标变化不大是由于EG给予一定的物理降温后,虽然缓解了机体在短时间内的散热负担,但是解除了机体对皮质醇、T3、T4、乳中生长激素的抑制作用,加速了组织代谢、肝糖元、脂肪分解,最终导致机体产热量大量增加,抵消了物理降温作用,使得奶水牛在热量的散失上基本保持不变。乳成分的前体物质来源于血液,实验结果显示高THI环境下,对奶水牛血液生化指标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大。唯一可见的差异是血K水平。但本实验肝功能指标AST、ALT在实验前实验组就高于对照组,试验期间一直保持了这种差异。高THI环境下采取相应的防暑降温的措施对奶水牛其它的生理、生产机能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试验二:本实验通过产后大约两周奶水牛泌乳增速时,对奶水牛产后2-7周血液生化指标(GLU、TC、TG、NEFA、TL、TP、ALB、TBIL、DBIL、AST、ALT、GGT)、乳成分(LA、MP、MF)、产奶量的跟踪监测,对奶水牛产后产奶量增速时,阐明血液生化指标、乳成分变化规律及乳成分前体物质的变化对乳成分的影响。选取奶水牛30头(磨拉10头、尼里10头、杂交水牛10头),根据每个样本血糖整体水平的平均数分为三组,低血糖组(N=6,磨拉、尼里、杂交各2头,GLU<3.38mmol/L),中间组(N=9,磨拉、尼里、杂交各3头,3.38mmol/L3.75mmol/L)。结果显示,低血糖组、中间血糖组GLU动态变化一致,呈缓慢上升趋势,两个血糖组GLU与TC、TP、ALB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TL、TG在统计学上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但不显著(P>0.05);AST、ALT是动物体内两种重要的转氨酶,在非必须氨基酸的合成和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血浆中两种酶活性的高低反应了蛋白质合成、分解代谢的状况,AST与TP、ALB在统计学上存在着极显著正相关(P<0.01),ALT与TP在统计学上表现为显著正相关(P<0.05),与ALB在统计学上存在着极显著相关(P<0.01)。产后由于机体对血糖的需求增加,血浆中血糖浓度降低,导致机体蛋白质、脂肪的代谢改变,间接的改变乳成分的前体物质,结果显示乳糖在产后两周至第七周的时间里是呈上升趋势,低血糖组、中间血糖组第2周显著低于第7周(P<0.05),乳蛋白产后第2周至产后第7周均呈下降趋势,在第5周至第7周下降趋势平缓,高血糖组乳蛋白显著高于中间血糖组(P<0.05);对乳脂的影响不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