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海岸人工设施对红树林区鸟类群落的影响
【6h】

海岸人工设施对红树林区鸟类群落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概述

1.1红树林区鸟类研究进展

1.2人类活动对湿地鸟类的生态学影响

1.2.1养殖塘对湿地鸟类的生态学影响

1.2.2海堤建设对鸟类的生态学影响

1.3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地概况

2.1广西北仑河口自然保护区地理环境

2.2保护区自然环境

2.3保护区及沿岸社会经济状况

2.4保护区红树林的面积分布

2.5保护区红树林的种类组成

2.6保护区概况总述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观察方法

3.1.1景观类型

3.1.2样带法

3.1.3双样带法

3.2数据处理及运算

3.2.1多样性指数的测定

3.2.2相似性分析

3.2.3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3.2.4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逐步判别(stepwise discriminant)分析方法

3.2.5卡方检验

3.2.6聚类分析

第四章 鸟类对红树林区域内养殖场的利用研究

4.1样地设置

4.2使用中的虾塘类型划分和样带设置

4.3虾塘栖息地参数选取

4.4结果

4.4.1秋冬季虾塘生境鸟类多样性分析

4.4.2人为干扰下的环境变量分析

4.5讨论

4.5.1鸟类多样性指数

4.5.2人为干扰下虾塘鸟类生境选择模式

4.5.3养殖塘区鸟类招引建议

第五章 红树林养鸭场的增设对鸟类的影响

5.1研究方法

5.2结果与分析

5.2.1鸟类多样性、种数和数量

5.2.2不同科和种之间的比较

5.2.3判别分析

5.3讨论

5.4建议

第六章 海堤建设对红树林鸟类分布的影响

6.1红树林区夏季鸟类对海堤的利用探讨

6.1.1鸟类统计

6.1.2研究结果

6.1.3讨论

6.2海堤建成对红树林区鸟类群落的影响

6.2.1样地选择和鸟类统计

6.2.2结果

6.2.3讨论

第七章 红树林区鸟类群落年结构变化

7.1样地选取和研究方法

7.2结果

7.2.1种类、数量变化

7.2.2不同年份红树林主要水鸟类群

7.3讨论

7.3.1鸟类群落结构特征

7.3.2引起鸟类群落变化因素的探讨

第八章 红树林区鸟类面临的威胁及保护措施

8.1鸟类面临的主要威胁因素

8.1.1海堤建设

8.1.2围海养殖

8.1.3赶海

8.1.4偷猎

8.2保育建议

8.2.1加强对现存湿地的保护力度

8.2.2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意识

8.2.3发展多种经济活动方式,改进人工湿地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对广西北仑河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进行约为一年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鸟类对红树林区域内养殖场的利用研究;红树林养鸭场的增设对鸟类的影响;海堤建设对红树林鸟类分布的影响以及红树林区鸟类群落年结构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将北仑河口保护区内现已投入使用中的虾塘划分为靠近公路的虾塘、靠近农田的虾塘和靠近红树林的虾塘,选择距边缘(公路、农田、红树林)距离、距边缘高度、虾塘周边灌木多样性、虾塘周边草本多样性、虾塘中小路数、边缘人(车)流量做为影响鸟类分布的6个特征变量。研究结果表明:鹬鹆类和鹭类是保护区养殖塘栖息地的主要鸟类类群,因此这两类水鸟的种群和数量状况基本能反应养殖塘周边人为干扰强度带来的影响。由此可知鸟类更偏好栖息于植被多样性丰富、人(车)流量少、距斑块边缘远、高度差较大、虾塘中小路数稀少等人为干扰强度小的养殖塘。
   2.选择保护区内有养鸭场分布的区域和无养鸭场分布的区域,对两研究地间的鸟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养鸭场分布的区域,无论是鸟类多样性、水鸟多样性、总种数和总数量都低于无养鸭场分布的区域。对不同科和种之间的比较发现,水鸟类的许多种的数量在两研究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大部分非水鸟类在两研究地之间并无显著差异。从判别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鹭科和鹬鹆科的种数和数量可以作为判定两类研究地之间差异的重要变量。
   3.在繁殖季节通过对保护区红树林、林地、农田景观以及海堤两侧50m内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在四处样带中共记录到鸟类47种,隶属8目24科。数据分析得到多样性指数:林地>海堤范围>农田>红树林;均匀度指数:红树林>林地>农田>海堤范围;各类景观两两相似度指数均在0.7以上。在海堤两侧50m范围内定点观测共记录到鸟类34种,做聚类分析划分为四种类群:对海堤利用较多、对海堤利用很少、对海堤无利用、海堤显然对其有影响。
   为了更好地研究海堤建成对鸟类群落产生的影响,在四种较为典型的景观类型(自然海岸过渡类型、红树林-海堤-林地过渡类型、红树林-海堤-农田过渡类型和红树林-海堤-养殖塘过渡类型)中分别选取一段样带做比较。结果显示:鸟类种数在四种景观类型中的排序为自然过渡海岸>林地>农田>养殖塘。距海堤边缘40m以内的红树林鸟类最多,距海堤边缘60m以外的鸟类种数都不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在大于150m后的红树林中鸟类遇见率非常低。对四种过渡类型红树林中的非水鸟距边缘分布格局差异进行了独立性检验,差异不显著。海堤外部红树林中不同距离非水鸟数量都是随着边缘伸展呈递减的趋势。海堤内部不同景观类型中鸟类不同距离的分布情况显示鸟类种数的多少排序为:自然过渡海岸>林地=农田>养殖塘。分析了海堤对鸟类扩散产生的阻隔作用。
   4.结合2005年和2007年的保护区鸟类调查数据,分析比较繁殖季节和迁徙季节保护区范围内石角片和交东片的鸟类资源状况,结果显示:繁殖季节和迁徙季节的鸟类组成都以雀形目为主,鹳形目占有很大的比例。2005年、2007年和2008年红树林区域的水鸟类群呈明显的递减趋势。进而对繁殖季节和迁徙季节石角片和交东片鸟类群落的组成结构格局和数量格局差异进行X2检验,其中迁徙季节鸟类群落的组成结构格局差异显著。
   5.对该地区人工设施对鸟类群落结构影响进行分析后认为,目前威胁水鸟生存的因素主要为海堤建设、围海养殖、赶海、偷猎等。建议加强对当地群众的自然保护教育和对湿地的管理力度,从而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有效的保护鸟类栖息地并减少人类活动对鸟类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