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反思与发展策略
【6h】

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反思与发展策略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中文)

摘要(英文)

前言

一、 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变革

〈一〉 环境教育产生的背景

〈二〉 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

〈三〉 中小学环境教育变革的启示

二、 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现状与反思

〈一〉 国外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现状与借鉴

〈二〉 国内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现状与分析

〈三〉 中小学环境教育现状的比较与反思

三、 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发展策略

〈一〉 建立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

〈二〉设置科学的中小学环境教育课程

〈三〉有效实施中小学环境教育

〈四〉注重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师资培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调查问卷

展开▼

摘要

环境教育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日益严重而兴起和发展的,它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全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环境教育事业随着环保事业的开创而起步,又随着环保事业的发展而成长。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推动下,我国于1973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会议制定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决定(试行草案)》,环境教育工作也随之开始起步。1983年,国务院正式确立“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强环境教育是发展环境保护事业的根本措施和基本工程”。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我国政府组织编制并批准了《中国21世纪议程》,《议程》在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这一章中指出:“发展中小学义务教育和广泛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和环境保护意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研究等。同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减缓了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这些工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见,《议程》对中小学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又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不能仅靠高等教育和专门化的教育,要重视提高人口素质,增强全体公民的环境意识和人地协调发展意识,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使跨世纪的建设者具有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参与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是时代赋予基础教育的责任,是跨世纪基础教育改革要解决好的重要问题,是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在环境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中小学环境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人类观念以及教育自身固有的影响,中小学环境教育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与环境破坏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环境破坏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环境教育的效果,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为了促进中小学环境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我选择中小学环境教育作为研究课题。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和结果分析是我的研究过程,为解决问题而提出切实可行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发展策略是我的研究结果。<;WP=4>;本文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回顾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变革:(1)环境教育产生的背景;(2)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3)中小学环境教育变革给予我们的启示。其次是从三个方面阐述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现状与反思:(a)国外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现状与借鉴;(b)国内中小学环境教育现状与分析;(c)中小学环境教育现状的比较与反思。最后,通过反思和比较提出了以下有效发展策略:①建立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②设置科学的中小学环境教育课程;③有效实施中小学环境教育;④注重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师资培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