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戈革的科学文化著作出版困境研究
【6h】

戈革的科学文化著作出版困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意义:戈革编著及翻译的科学文化图书

1.3研究方法

第2章 戈革生平介绍及研究领域

2.1戈革教授生平、爱好及个人特点

2.2 戈革教授的研究领域

2.3 戈革编著及翻译的科学文化图书

第3章 戈革面对的出版困境

3.1 八九十年代出版环境不佳

3.2图书的市场价值占比过大

3.3 缺乏出版资金支持

3.4戈革在出版界名声不佳

第4章 对戈革出版案例的分析和讨论

4.1对出版机制的研究分析

4.2 对出版行业规范的研究分析

第5章 戈革出版困境对科学传播的启示

5.1国家需加强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推广普及

5.2国人应提高对科学文化知识的认知需求

5.3大众媒体要加强科学且公正的传播理念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科学传播作为科学史、科学哲学与传播学的交叉学科,承担着将科学技术以文化知识形式传达给大众、把科学家的“专业化私有知识”转化为社会理解公共知识的任务。其中科学文化正是科学研究的价值理念及其制度化表达,是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扩大到支撑科学发展的文化概念。科学文化类图书作为传播科学文化的重要媒介力量,在提高大众的科学素养之外,也以图书这一文化积淀深厚的样态,营造着崇尚科学、探索科学的良好气氛。然而,我国科学文化图书的出版发行,却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不断摸索的前行,尤其是出版社与作者间产生了诸多难以调和的矛盾。本文以中国石油大学戈革教授为例,重点研究以其毕生作品《尼耳斯·玻尔集》为代表的科学文化类图书在出版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并延伸至科学传播的相关问题。
  鉴于以科学史为工作重点的科学传播者戈革与其主要研究对象丹麦物理学家尼耳斯·玻尔的知名度一般,文章在第一章梳理科学传播与中国科学文化类图书的出版现状之后,第二章就戈革生平、研究方向、尼耳斯·玻尔的学术成就做出一定介绍;第三章重点分析戈革遇到的出版困境;第四章是以戈革的出版矛盾为例分别从出版机制和出版规范入手,分析相关的冲突;最后第五章则是对于戈革的出版困境从国家、国民、大众媒体三方面得出启发,为优质科学文化知识的科学传播进行总体上的论述。
  为了更了解戈革当时所处的出版、工作环境,笔者就戈革家人、与戈革共事编辑、科学传播学者、出版界人事进行了采访,以分析编校失误较多、出版周期过长、多家出版社无人接手的无奈困境。总体而言,像戈革这样才华横溢却无人知晓的作者很多,若能在良好的学科环境下遇到会赏识的出版社还好,但在规范日渐缺失的图书行业中、科学素养一般的社会背景下,他的图书难以出版也就不可避免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