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
【6h】

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心理健康概述

1.1.1 心理健康的定义

1.1.2 高中生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1.1.3 高中生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1.1.4 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1.2 人际交往能力概述

1.2.1 人际交往能力定义

1.2.2 人际交往能力的测量

1.2.3 人际交往能力的相关理论

1.2.4 高中生人际交往的相关研究

1.2.5 高中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

1.3 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1.4 团体心理辅导的概述

1.4.1 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

1.4.2 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依据

1.4.3 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

1.4.4 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研究

2 问题提出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2.2.2 实践意义

2.3 研究假设

3 研究一: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工具

3.2.3 研究过程

3.2.4 数据统计分析

3.3 研究结果

3.3.1 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状况

3.3.2 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状况

3.3.3 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3.4 分析与讨论

3.4.1 高中生心理健康的人口学差异

3.4.2 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

3.4.3 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人口学差异

3.4.4 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总体情况

3.4.5 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4 研究二 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干预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工具

4.2.3 研究设计

4.2.4 数据处理

4.3 研究过程

4.3.2 干预阶段

4.3.3 评估

4.4 实验组干预对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个案分析

4.4.1 被试T的情况

4.4.2 被试Q的情况

4.5 研究结果

4.5.1 干预前实验组、安慰剂组和对照组的同质性检验

4.5.2 干预后实验组、安慰剂组和对照组的前后测差异性检验

4.6 分析与讨论

5 结 论

5.1 研究结论

5.2 对教学实践工作的意义

第二,指引青少年提升自身的辨别力,学会谨慎的择友

第三,创设良好的校园人际环境,强化集体对个体的影响

第四,重视家庭教育,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一体化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