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三种充填材料衬垫Ⅱ类洞龈壁微渗漏的研究
【6h】

对三种充填材料衬垫Ⅱ类洞龈壁微渗漏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临床材料

2 实验所用材料和仪器

3 实验过程

结果

1 体视显微镜观察微渗漏染色情况

2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附图

附表

讨论

1 后牙Ⅱ类洞的结构特点

2 温度循环实验

3 检测微渗漏方法

4 四组不同充填方法的龈壁微渗漏情况及电镜观察的结果分析

5 充填方式的选择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关于后牙Ⅱ类洞复合树脂充填微渗漏的影响分析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复合树脂材料凭借其简单的操作性,无毒性,绝缘性,良好的美观性,并且能最大程度恢复牙体形态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牙体缺损的修复。但由于复合树脂在固化时会发生聚合收缩,当收缩应力超过粘接力时,粘接界面易被破坏而产生缝隙,口腔中的细菌、食物残渣、唾液等极易通过这些缝隙渗入,从而会引起术后敏感、继发龋等并发症。这就是所谓的边缘微渗漏,最终会导致充填失败。由于后牙邻面洞龈壁处的釉质较少,更加容易发生边缘微渗漏。如何减少龈壁的边缘微渗漏的情况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
  本实验采用离体牙体外研究3M FiltekTM Z350流动性树脂、3M Vitrebond光固化玻璃离子和Constic自粘性免酸蚀流动性树脂这三种充填材料在衬垫后牙Ⅱ类洞龈壁后微渗漏的情况以及扫描电镜下观察三种充填材料与牙体组织间的缝隙宽度,并与3M FiltekTM Z350通用纳米复合树脂直接充填作空白对照比较,为改善后牙Ⅱ类洞树脂充填效果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方法:
  1、收集在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健康前磨牙,共92颗。冲洗清洁干净后浸泡于4℃生理盐水中。
  2、将处理干净的离体牙随机分成A组、B组、C组和D组,共4组,每组23颗。在离体前磨牙近中邻面制备颊舌径宽为4.0㎜,龈壁宽为1.5㎜,龈壁止于釉牙骨质界上1.0㎜的盒状洞形。A组(对照组):直接用3M FiltekTM Z350通用纳米复合树脂充填;B组:先用3M FiltekTM Z350流体树脂在龈壁衬垫1.0㎜后,再用3M FiltekTM Z350通用复合树脂充填剩余部分;C组:先用3M Vitrebond光固化玻璃离子在龈壁衬垫1.0㎜后,再用3M FiltekTM Z350通用纳米复合树脂充填剩余部分;D组:先用Constic自粘接免酸蚀流动树脂在龈壁衬垫1.0㎜后,再用3M FiltekTM Z350通用复合树脂充填剩余部分。
  3、四组样本牙充填完成后,固化24 h后进行良好的抛光,同时配置人工唾液,将充填完成的样本牙浸泡于37℃恒温的人工唾液中,共30天。
  4、进行500次冷热温度循环,一次冷热循环包括冷水(0~5℃)中30 s和热水(55~60℃)中30 s。
  5、随机抽取每组的13颗样本牙进行微渗漏测试,剩余10颗样本牙扫描电镜下观察充填体与牙体组织之间的密合程度。
  6、记录每组样本牙微渗漏情况和扫描电镜下测量的充填体与牙体组织之间的缝隙宽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统计体式显微镜观察的结果发现,B组的微渗漏最小,与其他三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微渗漏情况最严重,C组与A、B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和D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D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扫描电镜下测量四组样本牙的充填体与牙体组织间的缝隙宽度,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四组样本牙的充填体与牙体组织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缝隙。其中B组和D组的缝隙较小,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组的缝隙最大,与其他三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缝隙居中,与其他三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无论采用何种充填方式修复后牙Ⅱ类洞的龋坏,其龈壁微渗漏现象均普遍存在,只是程度不一。
  2、经体式显微镜观察,Constic流动树脂衬垫组的龈壁微渗漏最大,3M Vitrebond衬垫组和3M FiltekTM Z350直接充填组的微渗漏次之,3M FiltekTM Z350流动树脂衬垫组的微渗漏最小。
  3、经 SEM观察,Constic树脂材料与牙体组织间的缝隙最大;3M FiltekTM Z350复合树脂与牙体组织的缝隙次之;3M Vitrebond和3M FiltekTM Z350流动树脂与牙体组织的间隙最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