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学术权力行使的现状研究
【6h】

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学术权力行使的现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一、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二、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学术权力行使的历史演变

(一)早期的教授会和评议会时期(1917~1949)—学术权力的昙花一现

(二)学术委员会的迷茫期(1949~1978)—学术权力的真空阶段

(三)学术委员会的重现(1978~至今)—学术权力的从属地位

三、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学术权力行使的现状调查

(一)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现存的制度分析

(二)部分高校学术委员会的访谈调查研究

四、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学术权力行使中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一)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学术权力行使中存在的问题透析

(二)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学术权力行使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五、改变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学术权力行使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学术为本”的理念

(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三)调整组织结构,合理分权

(四)规范与其他组织的关系,明确学术委员会的职能定位

(五)建立监督制约机制,保障学术委员会的权力运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大学是探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是大学发展的灵魂所在。倡导学术自由和推动学术自治的学术委员会制度对于大学学术权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术委员会也是学术人员处理学术事务、行使学术权力、表达学术利益最有效的机构。可以说,学术委员会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协调高校内部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同时更是高校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教师群体充分行使学术权力的客观要求。
  但是在现实中,学术委员会往往由“双肩挑”人员构成,这些“双肩挑”人员在处理学术事务时容易产生角色冲突,其“行政思维”往往压倒“学术思维”使得学术委员会并不能充分代表教师的学术利益,其学术权力也常常受到行政的压制,更有甚者沦为行政组织的附庸。作为大学的最高学术决策机构,学术委员会主要行使评价、咨询、审议和决策职能,其中决策职能最能体现学者的学术利益,但是学术事务的决策权仍掌握在校长等行政人员手中。这些都使得行政权力在与学术权力博弈的过程中,行政权力过分扩张,学术权力的实现缺乏有效保障。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我国特定的历史环境和体制背景的影响,也有学术委员会自身结构不合理、权责界限模糊、学术集权现象严重的原因。因此,完善学术委员会结构,明确其内部的职能分工,对于维护学者的学术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缘由、研究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学术委员会、学术权力、行政权力概念及其特征的概述,并对该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
  第三部分:分析学术委员会的发展历史及学术权力在历史演进中的发展状况。可以清晰地梳理出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早期的评议会时期;学术委员会的迷茫期以及它的重现。通过对历史演进的梳理可以发现:我国大学教师的学术权力在经历了蔡元培时期的昙花一现后,就再也没有得到真正的彰显。
  第四部分:通过对学术委员会制度的调查并对访谈提纲地归纳和梳理,了解其组织结构、职责权限、运行机制,从而达到对学术权力行使现状的深入分析。
  第五部分:通过深入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学术委员会学术权力行使存在以下问题:学术委员会学术权力行使缺乏制度保障;学术委员会结构不合理,学术集权现象严重;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弱化;学术委员会与其他组织关系错位;学术权力行使方式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并且分析影响学术委员会学术权力正确行使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传统文化观念的原因、体制原因以及教授自身的原因。
  第六部分:针对学术委员会学术权力在行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树立“学术为本”的理念;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调整组织结构,合理分权;规范与其他组织的关系,明确学术委员会的职能定位;建立监督制约机构,保障学术委员会的权力运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