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5-氮杂胞苷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中诱导机制的研究和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6h】

5-氮杂胞苷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中诱导机制的研究和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郑重声明

第一部分5-氮杂胞苷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中诱导机制的研究

引 言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附 图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引 言

资料与方法

结 果

附图

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骨髓干细胞治疗心肌缺血疾病的实验及临床探索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在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 谢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5-氮杂胞苷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中诱导机制的研究  本实验目的:(1)了解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2)探讨5-氮杂胞苷在h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中的可能作用机制。结论:1.hMSCs表达CD29、CD44、CD105和CD166,不表达造血细胞表型CD34、CD45和血管内皮标记CD31、vWF以及HLA-DR。2.经5-AzaC诱导后,hMSCs表达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横纹肌肌动蛋白和connexin-43,其机制为抑制甲基化酶,导致DNA的低甲基化甚至去甲基化。DNA甲基化与基因表达呈负相关,启动子区低甲基化与转录活性正相关。5-AzaC对其诱导机制为1.抑制了横纹肌肌动蛋白基因的甲基化,使基因被激活而表达;2.connexin-43基因本身的甲基化状态在诱导前后未发生改变,其诱导后的特异性表达可能与其转录相关因子经5-AzaC诱导后发生去甲基化而表达有关;3.在CD105基因的表达调控中自身的甲基化状态不起主要作用,而相关的转录因子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第二部分: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本研究探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通过冠脉内注射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选择15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利用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骨髓单个核细胞,在对患者进行标准药物和介入治疗的基础上,将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导管注射到心肌梗死的相关动脉内。同时选择17名接受标准药物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对照。在4个月的随访中,通过对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心肌核素显像检查比较得出:结果示,细胞移植组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减少。结论是,两组的射血分数和左室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容积均有改善,而细胞移植组改善更为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