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多因子评价的喀斯特地区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以贵州省安顺市为例
【6h】

基于多因子评价的喀斯特地区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以贵州省安顺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3.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对象

1.4.研究方法

1.5.研究内容与框架

2. 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应用于小城镇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

2.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3.相关研究综述评析

3. 喀斯特地区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筛选及分析

3.1. 喀斯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3.2.喀斯特地区基本环境特征分析

3.3.基于环境特征的影响因子筛选

3.4.喀斯特地区小城镇发展特征分析——以贵州省安顺市为例

3.5.本章小结

4. 贵州省安顺市小城镇发展潜力评价

4.1.多因子评价思路

4.2.层次分析法

4.3.主成分分析法

4.4.评价结果分析

4.5.本章小结

5. 喀斯特地区小城镇发展优化策略

5.1.Ⅰ级发展潜力小城镇发展优化策略

5.2.Ⅱ级发展潜力小城镇发展优化策略

5.3.Ⅲ级发展潜力小城镇发展优化策略

5.4.小城镇整体发展优化策略

5.5.本章小结

6. 结语

6.1.研究结论总结

6.2.研究的创新之处

6.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本人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附录2 喀斯特地区小城镇发展潜力评价相关数据

1 基础数据资料汇总表

2 层次分析法相关数据

3主成分分析法相关数据

展开▼

摘要

喀斯特地区因其特殊的地质地貌与环境生态条件,城镇发展受到许多制约。本文从微观数据分析入手,探讨了喀斯特地区环境特征,从而对应其特征条件筛选出影响小城镇发展的指标因子,通过因子评价模型,分析各指标因子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和重要性,并通过各类影响的指向范围、正负效应、作用程度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喀斯特地区小城镇发展的整体与分级分类优化策略,以帮助这一地区小城镇在未来建设发展中能够更加科学、节制、实效和可持续,同时积极推动区域小城镇走特色化、差异化与内涵式的建设道路。
  本文共分为三大部分——指标体系建构、实证分析评价、优化策略研究:
  在指标体系建构部分,立足于喀斯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与自然环境,通过对社会经济欠发达的现实状况和自然生态敏感性、城镇建设局限性以及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一般性特征分析,从自然生态、城镇建设、民族文化和社会经济四个方面,有代表性地筛选出影响喀斯特地区小城镇发展的38个影响因子,按照准则层、子准则层和因子层分层建立小城镇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在实证分析评价部分,以贵州省安顺市为例,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该地区小城镇发展潜力进行评价分析。按照评价结果将参评的典型小城镇划分为Ⅰ级发展潜力小城镇、Ⅱ级发展潜力小城镇和Ⅲ级发展潜力小城镇,从综合得分和准则层得分情况,梳理小城镇发展潜力等级分布特征与空间分布特征。
  在优化策略研究部分,首先从分类的角度,按照评价结果的3级划分,探讨各类小城镇的发展条件与可能路径,并参照样本小城镇的实际调研数据情况对评价结果进行反推验证,有针对性地提出各类小城镇的发展目标与路径优化策略。然后从整体的角度,紧紧围绕喀斯特地区发展状况和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典型性问题,提出“优化城镇结构体系,促进区域差异化与非均衡协调发展”、“明确产业分工关系,引导三产定向化协调发展”、“完善交通网络层级,沟通与带动基层村镇一体化发展”、“强调生态红线内涵,倡导社会经济与空间环境约束性与精细化发展”、“突出风貌基因价值,推动城镇环境特色化与内涵式发展”等五大发展优化策略。
  从喀斯特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当下背景与普遍问题出发,建立基于环境特征筛选影响因子和主、客观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其意义在于更为直观、科学地评价喀斯特地区小城镇发展能力与约束条件,制定有针对性的小城镇个体与区域发展优化策略,引导小城镇走科学、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