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探索: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内涵和特征
【6h】

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探索: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内涵和特征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和学术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邓小平现代化理论形成的条件

1、理论条件: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提供了思想养料

2、历史条件:科学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3、时代条件:立足于中国社会的历史性转折和当代世界发展的浪潮

二、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内容

1、全面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目标取向

2、全面改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3、人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核心

4、分步实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步骤

三、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主要特点

1、立足于解放思想,不断推动现代化新实践

2、立足于群众创造,不断总结现代化新经验

3、立足于中国国情,不断开创现代化新局面

4、立足于科学方法,不断开创现代化新阶段

四、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理论特色

1、立足于社会实践的工具理性

2、立足于人民利益的价值理性

3、立足于时代发展的自觉理性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展开▼

摘要

该文依据近年来关于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学术动态,从邓小平现代化理论形成的条件入手,分析了邓小平现代化理论形成的理论条件、历史条件和时代条件,认为正是在这些思想养料、历史背景和现实立足点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现代化理论;解析了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逻辑结构和思想内容:全面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目标取向,全面改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人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核心,分步实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步骤.认为这是一种立足于中国国情的、有很强操作性的现代化科学理论;并透视了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主要特点和理论特色,认为其主要特点是:立足于解放思想,不断推动现代化新实践;立足于群众创造,不断总结现代化新经验;立足子中国国情,不断开创现代化新局面;立足于科学方法,不断开创现代化新阶段.其理论特色是:立足于社会实践的工具理性;立足于人民利益的价值理性;立足于时代发展的自觉理性.由此,对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时代价值与理论地位给予定位,认为它是体现时代发展要求和方向的、正确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实践所需要的科学理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