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稻3种近等基因恢复系的构建及其对L-orfH79育性恢复的遗传分析
【6h】

水稻3种近等基因恢复系的构建及其对L-orfH79育性恢复的遗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雄性不育概述

1.2 CMS恢复机制的研究

1.3 红莲型水稻CMS/Rf的研究

1.4 CMS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三种同质同核近等基因恢复系的构建

2.1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3 方法

2.4 结果及分析

2.5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3种近等基因恢复系对不育系L-orfH79育性恢复的初步分析

3.1 前言

3.2实验材料与方法

3.3 实验方法

3.4 结果及分析

3.5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新型胞质不育系L-orf216的初步选育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4.3 实验方法

4.4 结果分析

4.5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及学术活动

展开▼

摘要

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HL-CMS)水稻不育系中含有两个不育基因orfH79和orf216,而其恢复系9311中含有两个恢复基因Rf5和Rf6。为了对不育基因和恢复基因的互作模式进行遗传分析,本研究构建了水稻3种含不同恢复基因的近等基因恢复系,并分析了其对同质同核近等基因不育系 L-orfH79恢复的遗传效应。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以HL-CMS不育系粤泰A(YTA)与恢复系9311杂交,所得F1代再与保持系粤泰B(YTB)多次回交,根据Rf5和Rf6的基因序列设计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回交10代与最后的自交后代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成功构建了与不育系YTA同质同核的纯合近等基因恢复系L-Rf6、L-Rf5和L-Rf5+6。对3个近等基因恢复系的胞质不育基因orfH79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分别含有恢复基因Rf6、Rf5和Rf5+6的3个近等基因恢复系中orfH79的表达量较YTA均有明显下降。⑵以L-Rf5、L-Rf6和L-Rf5+6分别与YTA的同核异质(只含胞质不育基因orfH79,不含orf216)的近等基因不育系L-orfH79测交,研究了3个近等基因恢复系对L-orfH79育性恢复与orfH79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其F1代花粉育性、套袋结实率和自交结实率的高低与orfH79 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⑶以新的胞质不育基因orf216作为分子标记,从824个栽培稻品系中筛选了13个含有orf216而不含有orfH79的水稻品系,以这些水稻材料为母本与YTB杂交,F1代的花粉育性和结实率都明显降低,以YTB作父本,继续多代回交这些水稻材料,有望创制出新的胞质不育系L-orf216。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