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十六大以来党的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研究
【6h】

十六大以来党的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1.1.1问题的提出

1.1.2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十六大以来党的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创新与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2.1相关概念解析

2.1.1 经济增长方式

2.1.2 经济发展方式

2.2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基础述要

2.2.1 马克思关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2.2.2 列宁关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2.2.3毛泽东关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2.2.4邓小平关于经济发展质量的理论

2.2.5江泽民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

2.3实践依据分析

2.3.1十六大前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2.3.2十六大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十六大以来党的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创新与发展的主要内容

3.1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科学发展的新探索

3.1.1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的新目标

3.1.2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的方法

3.2经济发展方式“三个转变”的提出

3.2.1“三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

3.2.2“三个转变”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发展

3.3经济发展“新常态”理论对发展方式的新要求

3.3.1“新常态”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探索

3.3.2“新常态”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新阶段

第四章 十六大以来党的经济发展方式理论创新与发展的实践价值

4.1推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4.2促进构建新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4.3加快新的产业结构调整

4.4推动形成新的消费与积累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情况)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种成就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率、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之上的,带来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资源的严重浪费、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等问题。这种不合理的发展方式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新经济发展方式理论,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摆在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认真总结十六大以来党对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挖掘其理论和实践基础,揭示其具体内容,分析其实践意义,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是两个内容不同但又密切联系的概念。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法,通过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资源的配置效率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十六以来党创新和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有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关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邓小平关于经济发展质量的理论、江泽民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其实践依据,主要是十六大前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以及十六大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六大以来党的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十六大后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科学发展的新探索,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的新目标、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的新方法。二是十七大所提出的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理论: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三是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新常态”理论的提出,对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新的明确内涵,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是其基本内容和特征。
  十六大以来党的经济发展方式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的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推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二是促进构建新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三是加快形成新的产业结构,四是推动建立新的消费与积累的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