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路径依赖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党风廉政建设研究
【6h】

路径依赖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党风廉政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 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境)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境)外的相关研究

1.3.2 国内党风廉政建设研究

第2章 基本概念的厘定与解析

2.1 路径依赖理论的基本内涵

2.1.1 路径依赖理论的概念

2.1.2 路径依赖理论的基本原理

2.1.3 路径依赖理论的分析框架

2.2 中国党风廉政建设的内涵和历史发展

2.2.1 党风廉政建设的内涵

2.2.2 党风廉政建设的历史发展

第3章 中国党风廉政建设的路径依赖表现

3.1 政治意志不变

3.1.1 政治目的不变

3.1.2 根本方式不变

3.1.3 战略思想不变

3.2 体制机制不变

3.3.1 体系特征不变

3.3.2 职责主体不变

3.3.3 职责授权不变

3.3.4 人员队伍恒定

3.3 主要工作不变

3.3.1 工作内容不变

3.3.2 工作原则不变

3.3.3 工作措施大致不变

第4章 党风廉政建设路径依赖的原因、弊端及对策

4.1 党风廉政建设路径依赖的原因考量

4.1.1 路径锁定

4.1.2 报酬递增

4.1.3 自我强化

4.1.4 偶然性事件的正反馈机制体现

4.1.5打破路径锁定条件分析

4.2 党风廉政建设路径依赖的弊端分析

4.2.1 关于锁定的问题

4.2.2 存在反应滞后性的问题

4.2.3 受偶然因素影响较大的问题

4.3 改善党风廉政建设路径依赖弊端的对策

4.3.1 完善现有路径并借鉴外部经验

4.3.2 提高系统的信息收集能力和敏感度

4.3.3 提升民主决策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党风廉政建设”的正式用语。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的内涵随着全面从严治党路径依赖加强而不断丰富,不仅包含原有党的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及反腐倡廉建设,而且增加了政治生态的修复,制度建党及建设廉洁政党等内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随着其内容的变化而有了拓展与延伸。
  虽然学界时有借鉴国(境)外反腐败模式甚至改弦易辙、另起炉灶的呼声与主张,我国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依然在原有的轨道上前进,呈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现象。反腐倡廉的政治目的与政治属性、领导方式、战略、体制机制、反腐败机构及其职权、人员队伍、工作的主体内容等仍基本不变,即令近期正在进行的国家监察体制和相关变革亦然。
  上述路径依赖现象的产生,有其路径锁定、报酬递增、自我强化的原因。马克思主义政党特质、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历史经验、其他国家马克思主义政党兴衰史导致路径锁定,风险倒逼使锁定更加坚固;对原有路径的完善与强化使其报酬递增和进一步自我强化。
  我国党风廉政建设的路径依赖有其历史的必然与明显的效应,应该积极看待与评价。但亦存在部分弊端,使其在因应新形势方面面临新的挑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