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最终需求视角下中国服务业污染测算与驱动因素分析
【6h】

最终需求视角下中国服务业污染测算与驱动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有关概念与文献回顾

1.2.1 最终需求的概念

1.2.2 相关文献回顾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框架

1.3.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

第2章 中国服务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2.1 中国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2.2 我国服务业引发环境污染的现状分析

2.2.1 服务业污染总体情况

2.2.2 交通运输业环境污染现状

2.2.3 住宿餐饮业环境污染现状

2.2.4 医疗卫生业环境污染现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最终需求引致的服务业污染测算

3.1 最终需求对服务业污染排放的影响机制

3.2 环境污染排放测算的投入产出模型构建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3.4 实证结果与分析讨论

3.4.1 中国服务业分部门污染完全排放强度

3.4.2 最终需求引致的服务业整体污染排放分析

3.4.3 最终需求引致的服务业分部门污染排放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最终需求视角下服务业污染的驱动因素分解

4.1 基于结构分解分析法的环境污染因素分解模型

4.2 实证结果与分析讨论

4.2.1 服务业污染排放在整体层面的结构分解

4.2.2 服务业污染排放针对最终需求的二次分解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完成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展开▼

摘要

根据数据统计,中国已成为全球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污染物第一排放大国,经济增长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近年来的舆论热点。在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将各部门经济生产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氨氮的排放量设定为控制指标。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由于服务业普遍被假设为低污染或者零污染的“清洁”产业,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来实现污染减排的政策建议成为主流观点,而关于服务业自身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考察服务业各部门污染排放的动态走势以及污染背后的影响因素,分析服务业部门经济增长对污染排放的依赖度,进而对服务业污染减排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是十分必要的。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采用环境投入产出模型从最终需求视角测算了1995-2009年服务业分行业三种污染物的完全排放强度以及服务业整体和各部门的完全排放规模。结果表明,最终需求引致的服务业三种污染物的完全排放强度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情况,而排放规模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导致污染增长最重要的最终需求因素是消费需求。
  然后,本文通过结构分解分析法(SDA)进一步剖析近年来服务业污染排放增长的动力来源的动态变迁。实证结果显示,经济规模和清洁技术效应分别是影响服务业污染排放变动最主要的正向因素和负向因素,而产业结构效应和中间投入效应则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最终需求层面来看,消费需求效应是影响污染变动最主要需求因素,但其影响作用逐步下降,服务业污染在需求方面动力来源逐渐由消费拉动向消费-出口协同拉动转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