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苏伦斯小说对尼采生命哲学的诠释
【6h】

苏伦斯小说对尼采生命哲学的诠释

代理获取

摘要

尼采与劳伦斯分别是最富争议的德国哲学家与英国现代小说家。劳伦斯在哲学与思想上深受尼采的影响。在这两位不同国籍不同专业领域的天才身上,我们发现了很多相通之处,这不仅反映在二者艺术创作形式的相似上,更集中体现在他们共同的创作旨趣上,即在他们整个哲学或文学创作过程中,二者都关注生命哲学。以尼采为代表的生命哲学思想是劳伦斯小说创作的思想基础。尼采的生命哲学全方位地影响了劳伦斯文学创作。劳伦斯整个小说创作过程,也即是他接受尼采生命哲学的诠释过程。劳伦斯在反对工业文明,反对基督教,反对理性与道德以及追求生命的永恒价值上与尼采生命哲学的一致。劳伦斯认为性是原初的创造性力量,是生活的源泉。然而,劳伦斯对尼采生命哲学的继承,具有深刻的个性特征,融入了他对完美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深刻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探索比尼采更细微,也更全面。
   本论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国内外关于劳伦斯及其小说的研究综述,特别介绍对劳伦斯小说创作与尼采生命哲学关联的研究状况。其次概述西方生命哲学的源流与内涵,突出尼采生命哲学的内涵。最后交代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劳伦斯小说诠释尼采生命哲学的演变,包括劳伦斯与尼采生命哲学的关联。劳伦斯小说表现尼采生命哲学的四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中体现的不同生命哲学思想。第一阶段是探索阶段,即是灵与肉的困惑与挣扎,以分析劳伦斯的前期作品《白孔雀》为主。第二阶段是发展阶段,体现了劳伦斯的“血性意识”以及他的“星际均衡”哲学思想。主要分析《虹》与《恋爱中的女人》。这两部小说是劳伦斯的生命哲学进入新的阶段的标志。第三阶段为转折阶段,即追寻原始宗教与权力成为劳伦斯这阶段的主题。以分析《出走的男人》、《袋鼠》、《羽蛇》几部小说体现劳伦斯的宗教思想与权力意识。第四阶段为回归阶段,即重返人类伊甸园,以分析《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为主,这阶段劳伦斯从更高的层面上表达了他的人生理想。《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小说探索生命哲学艺术的顶点,把他的生命哲学探索向纵深推进了一步。
   第三部分:阐述劳伦斯小说如何诠释尼采生命哲学思想的,分别从悲剧、性爱、反宗教和权力意识来说明。以分析《白孔雀》、《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袋鼠》、《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等小说为主。悲剧意识以肯定生命为前提;性爱意识从人的本能、直觉、血性来概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反宗教意识则从婚姻家庭生活、男女之爱等入手来阐述。权力意识则由酒神精神而引发的。
   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劳伦斯小说对尼采生命哲学的创新。从悲剧、性爱、反宗教、权力层面进行说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