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对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6h】

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对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 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相关理论介绍

第2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目标和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2.1 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前基线调查

2.2.2 心肺康复综合干预模式的应用研究

2.3 研究路线

2.4 概念性定义

2.4.1心肺康复(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CVPR)

2.5.1 心肺康复综合干预模式的理论基础

2.5.2 心肺康复综合干预模式的构建

2.6.1 调查研究对象

2.6.2 调查研究方法

2.7.2 心肺康复综合干预研究对象样本量的计算方法

2.7.3 心肺康复综合干预方案

2.7.4心肺康复综合干预项目内容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心肺康复综合干预研究完成情况

3.2 干预前调查结果

3.2.1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

3.2.2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3.2.3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3.2.4 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BODE指数比较

3.2.5 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前两组SGRQ评分和TMD得分比较

3.3 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前后两组组间及组内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3.4 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前后两组组间及组内心功能指标的比较

3.5 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前后两组组间及组内BODE指数的比较

3.6 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前后两组组间及组内SGRQ评分的比较

3.7 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前后两组组间及组内POMS评分的比较

第4章 讨 论

4.1 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肺康复应用现状

4.2.1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对心功能的影响

4.2.2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对肺功能的影响

4.3.1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对呼吸症状的影响

4.3.2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对活动能力的影响

4.3.3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对生活影响方面的影响

4.4.2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对积极心境的影响

第5章 结 论

创新之处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心肺康复运用于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为促进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探索以有益健康模型理论为基础的心肺康复综合干预模式,在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实践,了解该模式对其心肺功能、生活质量和心境状态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创新康复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1)选择湖南省某三甲医院2016年1月4日至2017年2月28日收治于老年呼吸科、综合呼吸科及干保科的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新入院并且符合入选标准的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先后顺序编号,随机表法分配到干预组(55名)和对照组(55名)。 (2)采用心肺功能测量仪器(型号:德国耶格公司的Master Screen CPX运动心肺功能系统)、一般资料调查表、BODE指数评分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心境状态量表(POMS)作为调查工具开展基线调查,对110名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患者档案资料齐全)进行调查,了解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肺功能、生活质量及心境状态的情况。 (3)经文献查阅及专家咨询后,运用以有益健康模型为基础,结合马斯洛需求理论、金的达标理论和积极心理学理论构建出的,针对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心肺康复综合干预模式实施干预研究。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指导,而干预组患者则在常规康复指导的基础上,在心肺康复综合干预模式下进行为期3个月的干预,再分别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心肺功能指标、BODE指数、SGRQ评分和TMD得分情况。 (4)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均数、标准差、百分数等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描述,用卡方(X2)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心肺功能指标(FEV1%pred、FEV1/FVC、AT、VE/VCO2)、BODE指数(BMI、6MWD、mMRC、FEV1%)、生活质量SGRQ评分和心境状态TMD总均分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经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后,将干预组受试者进行组内干预前后自身对比发现,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一秒率(FEV1/FVC)均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而与对照组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显示,干预组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 (3)干预组受试者在接受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后,无氧阈(AT)、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等心功能指标的均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经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后,干预组的受试者相比干预前,体重指数BMI、6MWD、Borg评分、mMRC得分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发现,BODE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即经过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后,干预组受试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气流阻塞程度减轻、呼吸困难程度降低、运动能力增强。 (5)经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后,干预组的受试者相比干预前,SGRQ总均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SGRQ得分同样降低(P<0.05),表明经过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后,干预组受试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将干预前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圣乔治呼吸问卷中的三个维度进行对比发现,干预组在接受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后,呼吸症状得到改善、运动能力得到增强、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经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后,心境状态的综合评分情绪状态总估价(TMD)总均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与常规对照组比较发现,TMD得分较低,差异明显(P<0.05)。表明经过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后,干预组受试者的情绪得到改善。将干预前后干预组与对照组POMS量表中的两类情绪进行对比发现,干预组在接受心肺康复综合干预后,消极心境得分降低,积极心境得分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心肺康复综合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改善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心肺功能指标。 (2)心肺康复综合干预模式对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良性作用。 (3)心肺康复综合干预模式能降低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负性情绪,引导积极性情绪。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