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2年第三届京津冀地区呼吸病专业学术年会
2012年第三届京津冀地区呼吸病专业学术年会

2012年第三届京津冀地区呼吸病专业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2-07

主办单位:北京医学会

会议文集:2012年第三届京津冀地区呼吸病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肺部间质性疾病是一组以累及肺间质为主的肺部疾病包括: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结缔组织病等。本文介绍了特发性肺纤维化、非特发性肺纤维化及急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表现、致病危险因素及HRCT诊断方法。HRCT能相当准确地反应间质性肺炎的形态学改变,并对典型的IPF可作出有信心的诊断;表现以磨玻璃影为主的考虑NSIP和DIP;实变影为主考虑COP或AIP;囊状影考虑DIP和LIP。最后,关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诊断强调呼吸科医师、胸部影像医师和呼吸病理医师密切合作是提高诊断准确率的关键。
  • 摘要:目的:提高对非AIDS免疫抑制宿主肺孢子菌肺炎(PCP)影像学分期及其和预后的关系的认识.rn 方法:选择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经病原学确诊的非AIDS免疫抑制宿主PCP共50例.根据X线胸片可分为早期(正常或近乎正常期)、中期(双肺渗出期)和晚期(双肺实变期);根据胸部CT也可分为早期(双肺磨玻璃影期)、中期(双肺混合渗出期)和晚期(双肺实变为主期).rn 结果:50例患者治愈32例,死亡18例,病死率为36%。50例行X线胸片检查,42例行胸部CT检查。在开始抗肺抱子菌治疗时,最为临近的胸片:早期9例,病死率0(0/9, P<0.05),中期25例,病死率28.0% (7/25,P>0.05),晚期16例,病死率68.8% (11/16,P<0.01);在开始抗肺泡子菌治疗时,最为临近的胸部CT:早期20例,病死率20.0% (4/20,P>0.05),中期17例,病死率47.1%(8/17,P>0.05),晚期5例,病死率80.0% (4/5,P<0.05)。在病程中出现气胸、纵隔气肿及皮下气肿患者9例,病死率77.8% (7/9,P<0.05)。rn 结论:非AIDS免疫抑制宿主PCP根据影像学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即开始抗肺抱子菌治疗预后较好,晚期者预后较差;病程中出现气胸、纵隔气肿及皮下气肿者预后不良。
  • 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系一种具有多种潜在并发症的睡眠呼吸疾病,可累及多系统和造成多器官损害,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严重威胁.OSAHS所特有的间歇低氧模式,能通过影响内皮血管功能,产生大量炎性因子,引发系统性炎症反应,而这些炎性因子又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实验以大鼠作为研究对象,模拟长期慢性间歇低氧环境,设计并制作了睡眠呼吸暂停模式间歇低氧暴露大鼠模型,观察在持续常氧情况下及不同程度间歇低氧环境下和抗氧化干预后大鼠心肌组织炎症标志物II,-6,IL,-8,TNF-a及CRP水平的改变,探讨它们对OSAS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及其意义,从而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慢性间歇低氧程度是影响大鼠心肌组织炎症标志物IL-6,IL-8,TNF-a及CRP水平的重要因素,其水平可随低氧程度的加重而升高,提示OSAHS可能是一个慢性炎症过程,炎症因子在OSAHS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2)经抗氧化干预后,IH大鼠心肌组织炎症标志物IL-6,IL-8,TNF-a及CRP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表明抗氧化剂能缓解间歇低氧所致氧化应激对大鼠心肌组织带来的损害。
  •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进行系统性运动训练,观察运动康复对患者呼吸功能、运动耐力、全身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为制定适合中国国情及适宜有效的肺康复方案奠定基础。
  • 摘要: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某院呼吸科病房2000年至2011年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分离的MRSA菌株对万古霉素的MIC水平,了解MIC变化与万古霉素使用的相关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该院呼吸科病房和呼吸重症监护病房11年的呼吸道感染MRSA菌株资料显示:万古霉素对于MRSA菌的MIC值未发现漂移,但是存在一定范围内的波动,全院及呼吸科万古霉素用药频度变化导致MIC=2ug/ml的MRSA菌株比例在随后时间内相应变化可能是引起波动的原因。MRSA菌株万古霉素MIC均值的变化不影响患者的整体死亡率,但是导致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MRSA平均治疗时间延长。
  • 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KGF基因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回输体内对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所致的肺损伤模型的生物学作用并探讨其相关的机制,为ALI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具有突破性的实验线索.结果:1.运用全骨髓贴壁法能成功从小鼠骨髓中分离MSCs,并可在体外培养扩增。2.KGF慢病毒载体能感染MSCs,并能高效率、长时间在MSCs内稳定表达KGF. MSCs是良好的基因治疗运载工具。3.KGF基因修饰的MSCs移植后可归巢到受损肺组织,并能在肺内高表达KGF; 4.KGF与MSCs发挥协同作用,可改善肺血管渗透性,抑制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减轻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病变严重程度,并且具有提高ALI动物生存率的趋势,从而为ALI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5. KGF发挥作用的潜在机制可能与KGF刺激SP分泌及促进有丝分裂有关。
  • 摘要:通过检测结核性胸膜炎及恶性胸腔膜炎患者血清和胸水中VEGF含量,探讨VEGF在两组患者血清、胸水表达的差异,并分析VEGF在不同原因胸膜炎的胸水和血清中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VEGF在结核性胸膜炎及恶性胸膜炎患者血清、胸水中表达的有差异,恶性高于结核性;两组患者胸水中VEGF含量均高于血清,胸水VEGF含量随着血清VEGF含量增高而增高。检测胸腔积液患者血清和胸水中VEGF含量对结核性胸膜炎和性胸膜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系统淀粉样变性的临床、影像、病理学特点及其治疗和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r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11例呼吸系统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rn 结果:10年间病理确诊为淀粉样变性的住院患者共250例,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0.06%(250/389402);病理确诊为呼吸系统淀粉样变性11例(AA型4例,AL型7例),占淀粉样变性总例数的4.4% (11/250):其中男性4例,女性7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声嘶、咳嗽、呼吸困难等.4例AA型患者为单侧喉部局限性病变,手术切除后无复发。7例AL型患者中:2例累及双侧喉部,手术切除后多次复发;4例累及气管、支气管,影像学表现为气道粘膜弥漫性增厚、管腔狭窄、突向腔内的结节及气道壁的钙化,内窥镜表现为气道粘膜肥厚、充血、水肿、隆起及管腔狭窄,1例合并支气管鳞癌:3例累及肺部,其中2例为双肺弥漫性间质样病变,1例为肺内孤立肿块伴心脏、肾脏、皮肤和淋巴结等弥漫性病变。7例AL型患者中:3例接受化疗和/或放疗,2例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2例行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气道狭窄,1例单纯手术切除后多次复发,1例失访。rn 结论:呼吸系统淀粉样变性为临床罕见病,根据组织病理学可分为AA型和AL型。AA型常为局限性病变,手术切除效果良好;AL型常弥漫性累及气道和/或肺脏,多伴有钙化,易复发,治疗措施包括外科手术、介入治疗、放化疗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 摘要:该患者因“间断发热2月余”,于2012年01月29入院。患者受伤后出现 、无力,自觉发热,未测体温,无咳嗽、咳痰,无咽干、咽痛、流涕;无腹痛、腹胀;无尿频、尿急、尿痛,自服布洛芬,一周后于卫生院输液(具体不详包括)4天,体温正常.1周后患者再次发热,3-4天发热1次,最高体温约42,全天均有发热,下午及夜间常见,并出现下腹痛,伴有腹胀,大便不成形,呈糊状,无脓血便,排便时疼痛明显,2-3次/日,食欲差,无恶心、 吐,先后两次于外院就诊,考虑胃肠炎,治疗后腹痛较前略减轻,为黄色成形便,但患者仍有间断发热(1次/2-3天),体温波动在38-39左右,最高40。3天前(2012-01-26)于第一家医院就诊住院治疗3天(先后应用穿心注射液、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27日根据血培养结果治疗调整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g bid联合去甲万古霉索0. 4 bid治疗3天),患者仍有高热,近3日来出现双足背水肿。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楚,精神差,饮食睡眠差,体重下降20斤。
  • 摘要:本文介绍了获得性肺炎治疗失败的判断标准,通过对天津10家医院CAP治疗失败的调查,总结出院前应用抗菌素比例高,治疗失败率高,年龄高于65岁患者治疗失败率高于65岁以下患者。在CAP治疗中感染依然是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治疗失败后,新的抗菌素选择要求广谱、覆盖耐药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厌氧菌,在对于早期失败和有严重炎性反应的患者,需要采取活化蛋白-a和其他抗败血症的治疗。
  • 摘要:目的:了解肺栓塞相关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PE-COPD)的患病率和发病特点,探讨Gevena评分在诊断PE-COPD中的临床价值以及与肺功能、血气指标的相关性.rn 方法:回顾性地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诊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每位患者进行Geneva评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Geneva评分对PE-COPD的诊断价值.rn 结果:127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中,基础疾病为COPD的患者16例,患病率为12. 6% (95%CI6.8%-18.4%); Geneva评分用于诊断PE-COP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9 (P<0.05),95%置信区间(CI)为0.654-0.873,最佳临界值为5.5,5.≥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3%,63.1%,且患者的FEV1%pre,PO2与Geneva分数呈负相关(P<0.05),FEV1/FVC%,PH、PCO2与Geneva分数无相关性(P>0.05)。rn 结论:Geneva评分对PE-COPD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尤其是肺功能较差、严重低氧血症的COPD患者,有较高发生PE的临床概率。
  • 摘要:目的:探讨气管镜多种介入治疗联合应用在气道腺样囊性癌(ACC)中的疗效和安全性.rn 资料及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11至2012.3住院的37例气管腺样囊性癌(ACC),平均年龄51.5±2.3岁.rn 结果:本组中晚期患者(Ⅲ+Ⅳ)占97.3%.CT所见ACC最常受累的部位是气管中下段和双侧支气管开口.管内型5例(13.5%)平均每例接受气管镜治疗3.2±0.5次,包括每例均接受了1次硬质镜治疗;混合型32例(86.5%)平均每例接受气管镜治疗13.8±2.9次,其中硬质镜平均每例2. 4±0.4次。所有患者均接受了3种以上的气管镜联合介入治疗,其中APC 195例次(平均5.1±1.0次/人),COZ冷冻治疗134例次(平均4.5±1.0次/人),冷冻联合APC同时86例次。置入金属裸支架4例次,金属被膜支架14例次,PDT 4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10例。球囊导管扩张5例次。气管镜首次治疗后管腔直径明显扩大,KPS明显提高,气促评分明显下降。治疗半年后CR达32.4%,PR 54.1%,有效率(PR+CR) 86.5,SD 13.5%,床获益率100%。rn 结论:气管镜多种介入治疗联合应用能迅速清除ACC气道内肿瘤,维持气道通畅,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STOP-Bang问卷在睡眠呼吸门诊中筛查OSAHS的价值,以推广STOP-Bang问卷的应用.rn 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睡眠呼吸中心进行整晚多导睡眠监测的患者共212例,监测前由患者填写STOP-Bang问卷,3分或3分以上为OSAHS高危组,将问卷结果与标准PSG结果比较,分析STOP-Bang问卷与PSG结果的相关性,以及诊断OSAH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根据STOP-Bang评分进行OSAHS不同严重程度的预测分析.rn 结果:在睡眠呼吸门诊中应用STOP-Bang问卷筛查osAIIs,发现高危osalls比低危的OSAHS患者有着更高的AHI,ODI, SpO2低于90%的比例,有着更低的夜间最低SpO2和更少的3期睡眠时间;STOP-Bang问卷分数与AHI,ODI, SpO2低于90%的比例呈正相关,而与睡眠中最低SpO2呈负相关。在AHI≥5时、AHI≥15,AHI≥30时,STOP-Bang问卷的敏感度分别是95%,96%,98%,特异度是50%,29%,18%时,STOP-Bang问卷分数可预测OSAHS的严重程度,logistic回归显示重度OSAHS的可能性逐渐随着STOP-Bang评分增高,重度OSAHS的可能性从4.28%逐渐增加到97.11%,而正常AHI的可能性从65%逐渐减少至0.25%,特别是STOP-Bang分数在3分或3分以上时,重度OSAHS的可能性最大。rn 结论:STOP-Bang问卷筛查OSAHS简单易行,具有良好的效度,对于预测重度OSAHS作用显著,在普通人群中的筛查价值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摘要: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AMP)建立的常见病原体诊断体系对成人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LRTI)进行研究,进一步探索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临床实用性,探索临床进行病原学诊断、指导抗菌药物使用的新途径.结果,与传统病原学检测方式相比,LAMP不仅能够为临床多种病原体诊断提供快速、特异和敏感的检测方式,而且为临床治疗反应的判断提供了敏感的指标。
  • 摘要:本文对2所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145例各类呼吸道疾病患者应用GICA法检测FluA、B抗原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在不同季节,不同性别、年龄、病种及是否合并基础病的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流感病毒抗原检出率进行分析统计,找出规律和特点.结果显示呼吸科病房住院患者中全年均有流感散发病例,第一、四季度多见。老年患者及有基础疾病患者并发流感病毒感染风险较大。
  • 摘要:目的:分析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致脓毒性肺栓塞的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r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10年5月某院住院治疗的33例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致脓毒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血培养、超声心动图、胸部影像和诊治经过.rn 结果:患者平均(27.2±21.0)岁,97.0%有基础心脏病,其中先天性心脏病占81.8%,主要表现为发热(94.O%),咳嗽(60.6%),胸痛(48.5%),呼吸困难(42.4%),咯血(9.1%),血培养阳性率为31.0%, 45.5%致病菌为葡萄球菌属,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均发现右心赘生物,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胸片检查,表现为片状阴影(l00%),结节(18.2%),空洞(3.0%),胸腔积液(63.6%),5例患者进行胸部CT检查,病变类型和分布与X胸片相似,但检出的病灶数目增多,尤其是对小空洞,所有患者均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78.8%接收心脏手术治疗,23例治愈,5例好转,2例控制,1例未控制并自动出院,2例死亡,平均住院天数(43.1±33.2)天.rn 结论:脓毒性肺栓塞病情隐匿,缺乏特异性,存在肺外感染灶的患者出现发热、胸部影像学改变应警惕本病,早期诊断,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积极控制肺外感染灶,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 摘要:目的:了解肺毛霉菌病的临床特征,寻求早期诊断方法及合理的诊治方案.rn 方法:复习国内发表的符合确诊标准的肺毛霉菌病46例,结合某院收治的4例肺毛霉菌病的病例进行分析.rn 结果:50例患者中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47±13)岁.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34%)、使用免疫抑制药物(14%)、恶性肿瘤(10%)、肾脏疾病(10%).主要影像学异常征象包括:结节影(64.3%),斑片实变影(47.6%),空洞(42.9%).血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者占25例(75.8%).18例(36%)患者经支气管镜取得组织标本明确诊断.单用低剂量两性霉素B脂质体或联合伯沙康唑治疗效果均较好且耐受性好.去除危险因素后患者病情均有好转.单纯手术治疗及药物联合手术治疗的患者均康复出院.rn 结论:支气管镜是诊断肺毛霉菌病的有效手段。单用低剂量两性霉素B脂质体或联合伯沙康唑治疗效果均较好且耐受性好。去除危险因素及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 摘要:研究天津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初始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一步了解我国CAP指南在天津地区的执行情况;探讨影响社区获得性肺炎初始治疗失败的相关因素.结果:1、CAP患者初始治疗的抗生素选择种类复杂,部分不符合指南要求,有待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选择以β-内酰胺类药物为主,其次为哇诺酮类药物,选择单药治疗比例较联合用药高。2、天津地区CAP患者的初始治疗失败率与国内报道基本相同,但仍高于国外水平。3、CAP治疗是否遵循指南对初治失败率有明显影响,因此,为提高CAP的治疗水平,需要增强遵循CAP指南的意识。4、初始抗菌药物治疗失败率与治疗是否符合指南、 CURB-65评分、年龄、糖尿病、COPD有关,而与性别、高血压、冠心病无相关性.
  • 摘要:本文采用CAT中文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在问卷调查当天进行肺功能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1、COPD患者综合评估指标(CAT量表、急性加重次数及肺功能分级之间)均存在相关性,但相关性较弱。2、2011GOLD对COPD患者两种不同的评估方法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提示了COPD患者的异质性,也间接证实了COPD临床病情的复杂性,证实对COPD患者结合CAT量表评分、肺功能GOLD分级及急性加重次数行综合评估是很有必要的。3、COPD的综合评估系统,反映了COPD的复杂性。与先前应用单一的气流受限分级进行疾病分期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其最终目的是指导患者的治疗。
  • 摘要:本文介绍了该患者既往病史。2010年6月21日因泌尿系感染入泌尿外科住院治疗,对患者进行了CT检查,因有大量胸腔积液,不除外结核性可能,于6月28日转入呼吸科进一步检查治疗。入住该科后进一步行腹部B超检查显示:"1.双肾结石;2.左肾轻度积水并上段输尿管扩张,左输尿管下段结石;3.右侧大量胸腔积液”。根据病史,不除外结核性胸膜炎、尿胸、肿瘤等性质可能,于6月29日行右侧胸腔穿刺术留置导管,抽出黄色液体,无明显异。作胸水常规、生化指标、肿瘤标志物检查。多次查胸水病理,胸水培养,找结核菌,每日能放出胸水日均500ml,患者每日尿量约100ml。
  • 摘要:该患者因“间断发热6月,发现肺部阴影2月余,憋气1月”入院。入院后行气管镜示“右上叶肿物生长各分支管腔狭窄,右中、下叶各支通畅;左支气管各支通畅。”行左下叶刷检,病理示“大片炎性渗出及坏死组织”.行左肺下叶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示(左下肺组织)少许肺组织,部分肺泡上皮增生,变性坏死组织炎细胞浸润。眼科检查见右眼肿物,切除肿物病理示“少许坏死组织”,未特殊治疗。发病以来,神清、精神弱,纳差、夜眠可,二便正常,近半年体重下降5公斤。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