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试论流动人口犯罪——以衡阳市两县两区为视角
【6h】

试论流动人口犯罪——以衡阳市两县两区为视角

代理获取

摘要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规模日益扩大,频率愈来愈快,范围愈来愈广。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流动人口犯罪频繁发生,严重危害着社会治安,使人民群众丧失安全感,从而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立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放眼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以衡阳市两县两区流动人口犯罪为例证,探讨分析了流动人口犯罪的主要类型特征及成因,并尝试提出控制这类犯罪行为的方法措施。
   本文对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的分析注重把握三个结合。首先,是注重把握流动人口犯罪共性和个性的结合。经济社会转型期历来是犯罪高发期,现在滋生诱发违法犯罪的因素很多,但研究此类犯罪不能忽视产生犯罪的一般原因,否则研究将迷失方向;其次是注重把握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流动人口犯罪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伴生物,是全面快速发展中出现的犯罪现象。文中倡导“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言权”,试图以社会反常态论、相对剥夺论等犯罪学理论为参照系,逐步解构引发流动人口犯罪的多元因素,即户籍壁垒与人口流动的城市化方向之冲突;不平等的就业权与流动人口参与城市经济建设的强烈愿望之冲突;重效益、轻公平的分配现状与流动人口的基本城市生活需求之冲突,流动人口管理理念、制度及手段与社会稳定和谐之冲突;再次是注重把握解决问题对策上宏观和微观的结合。在明确犯罪治理目的和手段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施治的具体措施:政法专门机关应建立健全打防控管一体化机制,充分履职履责、压降发案,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各级政府决策者,应重视源头治本,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切实改进流动人口管理,堵塞违法犯罪漏洞;积极推进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切实维护其最切身、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全文还自始至终地强调,流动人口的主体是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各级各部门务必践行“执政为公、一心为民”理念,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扎实的工作,让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社会大多数“共享太平、共建繁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