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脑白质纤维两年随访研究
【6h】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脑白质纤维两年随访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第一章 背景

1.1 孤独症谱系障碍

1.2 ASD的神经影像学研究

1.3 DTI技术在ASD的应用研究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

1.6 本文的内容安排

第二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方法及程序

2.3 图像处理

2.4 统计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ASD组和DD组的一般情况比较

3.2 ASD组和DD组主要纤维束FA值的比较

3.3 ASD组和DD组自身目标纤维束的前后比较

3.4 ASD组纤维束的FA值与I临床症状的相关分析

3.5 随访ASD组目标纤维束与临床症状量表的相关

3.6 ASD组与DD组目标纤维束特征值FA值两年变化差值比较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第八章 综述 孤独症谱系障碍白质纤维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引言]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其核心临床表现是社会交流障碍和局限、刻板的兴趣及行为。已有研究显示ASD患儿在儿童期、青少年期及成人期脑白质纤维束的完整性存在异常,但多数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纵向观察研究很少,尤其缺乏从ASD起病初期即开始的随访性研究。
  [目的]本研究选取71例2~3岁ASD及年龄、智能相匹配的发育迟缓(DD)儿童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入组时两组被试脑白质主要纤维束的完整性上的差别及其与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再通过两年的随访,对比观察ASD组及DD组儿童两年间白质纤维束完整性的变化,以期发现ASD患儿脑白质主要纤维束发育轨迹的异常。
  [方法]运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诊断访谈修订版(ADI-R)、孤独症疗效评估(ATEC)等评估工具对40名ASD组及31名DD组儿童进行第一次临床心理评估,同时进行T1加权三维磁共振成像(MR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随访两年后重新评估并完成第二次核磁共振扫描。应用基于感兴趣区(ROI)的方法对两组被试的脑影像学数据进行分析,横向比较两组被试在两个年龄段时脑白质重要纤维束结构完整性的差异,主要观察指标为19条纤维束(21个ROI)的平均各向异性分数(FA),然后进一步分析ASD组各条纤维束FA值的变化与临床特征(CARS量表总分、ADI-R和ATEC量表的各个分量表分)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1.在2~3岁时,与DD组相比ASD组21个感兴趣区的白质纤维束的平均FA值差异均无显著性;ASD组21个感兴趣区的纤维束的FA值与临床症状的相关分析显示:ATEC量表的总分与右侧内囊前支的FA值负相关;ATEC量表的语言分量表分与总胼胝体(r=-0.347,p=0.038)、胼胝体膝部(r=-0.358,p=0.032)、右侧内囊前支(r=-0.351,p=0.036)、左侧内囊(r=-0.367,p=0.028)、左侧扣带回(r=-0.338,p=0.043)、左侧钩束、(r=-0.337,p=0.044)以及左侧额枕下束的平均FA值呈负相关;ATEC量表的社交分量表分与右侧内囊(r=-0.355,p=0.033)和右侧内囊后支负相关;CARS量表总分及ADI-R量表的各分量表分与ASD组21个感兴趣区纤维束的FA值之间无相关性。
  2.在4~5岁时,与DD组相比ASD组儿童总胼胝体、胼胝体膝部、双侧钩束、左侧扣带束、双侧内囊、右侧内囊后支、左侧内囊前支及右侧下纵束的FA值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ASD组21个感兴趣区纤维束的FA值与临床症状的相关分析显示:ATEC量表总分与右侧弓状束的FA值正相关;ATEC量表社交分量表分与左侧弓状束的FA值正相;ATEC量表感知觉分量表分与左侧额枕下束的FA值负相关;ADI-R量表起病的项目分与左侧弓状束的FA值正相关;ASD组CARS量表总分及其他ADI-R量表的各分量表分与21个感兴趣区纤维束的FA值与之间的无相关性。
  3.对比分析ASD组两年间21个感兴趣区纤维束的FA值的变化结果发现,除胼胝体压部外其余的纤维束的FA值两年后均增大,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在2~5岁期间ASD患儿脑白质重要纤维束完整性的受损程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且与核心临床症状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