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产ε-聚赖氨酸白色链霉菌的原生质体诱变选育及发酵研究
【6h】

高产ε-聚赖氨酸白色链霉菌的原生质体诱变选育及发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 言

1.1生物防腐剂

1.1.1乳酸链球菌素(Nisin)

1.1.2纳他霉素(Natamycin)

1.1.3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

1.2ε-聚赖氨酸(ε-PL)研究进展

1.2.1ε-聚赖氨酸的理化性质

1.2.2ε-聚赖氨酸的抑菌性质

1.2.3菌种分离及选育

1.2.4ε-聚赖氨酸发酵生产

1.2.5ε-聚赖氨酸的应用

1.3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1.1菌种

2.1.2试剂

2.1.3培养基

2.1.4相关溶液

2.1.5试验设备

2.2方法

2.2.1培养方法

2.2.2诱变育种及筛选方法

2.2.3分析方法

3结果与讨论

3.1ε-聚赖氨酸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3.1.1ε-聚赖氨酸检测方法的初探讨

3.1.2铋-硫脲复合物的稳定性

3.1.3发酵液中pH值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3.1.4ε-聚赖氨酸的标准曲线

3.1.5样品测定及精密度试验

3.1.6回收率试验

3.1.7 Dragendoff's沉淀法与Itzhaki法测定结果比较

3.1.8在产ε-聚赖氨酸菌种筛选中的应用

3.2白色链霉菌UN2-71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

3.2.1出发菌株白色链霉菌UN2-71的生长曲线

3.2.2溶菌酶浓度的选择

3.2.3溶菌酶作用时间的选择

3.3白色链霉菌UN2-71原生质体诱变选育

3.3.1 DES诱变剂量的确定

3.3.2 DES致死率曲线

3.3.3ε-聚赖氨酸高产菌种的初筛

3.3.4摇瓶复筛

3.3.5高产菌种遗传稳定性的考察

3.3.6突变株D3-32与出发菌株UN2-71的特征比较

3.4突变株D3-32发酵罐分批发酵

3.4.1出发菌株UN2-71发酵特性

3.4.2突变菌株D3-32发酵特性

3.4.3调控pH对S.albulus D3-32产ε-聚赖氨酸的影响

3.4.4S.albulus D3-32补料分批发酵

3.5 S.albulus D3-32发酵液中抗菌活性的测定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ε-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是由微生物合成的一种氨基酸同型聚合物,由人体必需氨基酸L-赖氨酸的ε-氨基和另一L-赖氨酸的α-羧基形成的酰胺键连接而成。ε-PL具有广谱抑菌性,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耐热芽孢杆菌和一些病毒都有抑制作用,且具有水溶性好、热稳定性高等特点,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天然生物防腐剂。目前ε-PL被广泛用于食品防腐保鲜、可降解生物材料以及医学研究中。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方便的ε-聚赖氨酸检测方法,本文基于ε-聚赖氨酸与Dragendorff's试剂的沉淀复合物可与硫脲产生显色反应,提出了一种利用分光光度计快速检测ε-聚赖氨酸的新方法。ε-聚赖氨酸含量与反应复合物吸光度在pH2.0~5.0,反应时间在45min以内,具有较高的线性相关性。分光光度计测定波长为435nm。浓度在0~1.50g/L范围内,ε-聚赖氨酸工作曲线线性相关系数为R2=0.9999,RSD=3.63%,检出限为0.01g/L。该方法相比于Itzhaki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最后以该方法为依据建立了一种利用96孔板高通量快速检测ε-聚赖氨酸的方法。
   对白色链霉菌UN2-71的原生质体进行了制备和再生。确定了白色链霉菌UN2-71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最优条件,即在含甘氨酸2%的菌丝培养基中培养48h,收集菌丝体经2.0mg/mL的溶菌酶,在30。C下酶解60min,可获得大量的原生质体。
   以白色链霉菌UN2-71为出发菌株,进行了原生质体的DES诱变实验。首先研究了不同剂量的DES对结果的影响,然后绘制了致死率曲线,确定了0.1%DES,诱变38min和0.15%DES诱变18min最适诱变剂量。挑取了514株再生菌落,应用摇试管培养和高通量快速测定方法初筛得到26株高产菌,经过复筛最终得到了一株高产菌株D3-32,ε-聚赖氨酸产量达到1.56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49.43%。经传代发酵试验,该突变株遗传性状稳定。
   采用2.3L自动发酵罐,研究了突变菌株D3-32和原始菌株的发酵特性,可以得出突变株的菌体生长能力更高,ε-聚赖氨酸合成能力更高。调控pH4.0,有利于产物ε-聚赖氨酸的合成。突变株D3-32经2.3L自控发酵罐发酵,发酵过程中调控pH4.0,发酵后期补充葡萄糖和硫酸铵,补料分批发酵并调控pH,采用不断补充碳源来延长发酵周期,发酵体系中菌体浓度达到了31.58G/L,而ε-聚赖氨酸的产量则达到8.06g/L,比原始菌株自然发酵下提高了近5倍。
   最后初步研究了发酵液中ε-聚赖氨酸的抑菌活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