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认同与实践路径
【6h】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认同与实践路径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比较研究法

1.4.2 分析归纳法

1.4.3 多学科的整合研究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和谐

2.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2.1.2 西方文化中的和谐理论

2.1.3 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思想的论述

2.2 文化

2.3 校园文化

2.4 和谐校园文化

第3章 和谐校园文化的特点及功能

3.1 和谐校园文化特征

3.1.1 动态发展性

3.1.2 时代先进性

3.1.3 兼容并包性

3.1.4 相对开放性

3.1.5 独立批判性

3.2 和谐校园文化功能

3.2.1 引导与激励

3.2.2 规范与约束

3.2.3 继承与创新

3.2.4 协调与凝聚

3.2.5 教育与娱乐

第4章 和谐校园文化的价值认同

4.1 科学之真——对和谐校园文化知识性的价值认同

4.1.1 人才培养,提供和谐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持

4.1.2 科学研究,引领和谐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

4.1.3 社会服务,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活力之源

4.2 伦理之善——对和谐校园文化思想性的价值认同

4.2.1 引导价值观念

4.2.2 凝聚大学精神

4.2.3 传承民族精神

4.3 艺术之美——对和谐校园文化审美性的价值认同

4.3.1 意境之美

4.3.2 中和之美

4.3.3 气韵之美

第5章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5.1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5.1.1 物质层面的不相适应

5.1.2 制度层面的滞后短缺

5.1.3 行为层面的诚信缺失

5.1.4 精神层面的失衡偏颇

5.2 主要原因分析

5.2.1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跨越式发展

5.2.2 校园文化的相对开放性

5.2.3 信息化带来的考验

5.3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5.3.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5.3.2 营造独特高雅的校园物质文化

5.3.3 建设和谐民主的校园制度文化

5.3.4 养成诚信友爱的校园行为文化

5.3.5 培育创新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

小结

参考文献

一、 专著类

二、 期刊类

致谢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2002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达到340多万,高校学生的入学率达到15%以上,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使得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并且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本课题主要从文化学、思想政治教育学、伦理学和教育学等角度,通过对和谐校园文化的价值建构进行深入分析,全方位探索和谐校园文化的实践路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
   第一章:绪论。阐述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的主要方法。党的十七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而和谐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本文主要运用比较研究法、分析归纳法和多学科的综合分析法,对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进行有益探讨。
   第二章: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西方文化中的和谐观念和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理论进行梳理,对“和谐”进行界定;通过对中西文化观的比较鉴别,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为理论基础,结合本课题实际,明确校园文化、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概念。
   第三章:在明确和谐校园文化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和谐校园文化所具有的动态发展性、时代先进性、兼容并包性、相对开放性和独立批判性五个特征,并且进一步概括提炼出和谐校园文化的五个方面基本功能,即引导与激励、规范与约束、继承与创新、凝聚与协调、教育与娱乐。
   第四章:从知识性、思想性和审美性三个方面,阐释对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价值认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其价值在于它的科学性、道德性和艺术性的融合,具体表现为他们的知识性、思想性和审美性的价值统一。因此追求科学之真、伦理之善、艺术之美的统一应该成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第五章:从实际出发,客观应对和谐校园文化在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从问题出发、分析影响和谐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提出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有效对策,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从和谐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积极思考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举措。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