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转基因大豆进口贸易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影响研究
【6h】

转基因大豆进口贸易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我国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对大豆产业的影响

1.1.2 国内大豆的市场需求逐渐加大

1.1.3 大豆在食用油市场的地位变迁

1.1.4 转基因大豆的食品安全问题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国内大豆产业发展及大豆贸易的研究

1.2.2 关于转基因大豆对国内大豆产业影响的分析

1.2.3 关于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虚拟耕地的研究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收集查阅法

1.4.2 统计性描述分析法

1.4.3 虚拟模型测算分析法

1.4.4 数据来源

1.5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国际大豆生产与贸易现状分析

2.1 全球大豆生产概况

2.1.1 全球大豆生产规模变化

2.1.2 全球大豆产量变化

2.1.3 转基因大豆生产比例变化

2.2 全球大豆进出口贸易格局演变

2.2.1 全球大豆进口格局及演变

2.2.2 全球大豆出口格局及演变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3.1 我国大豆生产停滞不前

3.1.1 大豆种植面积逐年下降

3.1.2 大豆产量难以增长

3.1.3 大豆单产增长缓慢

3.1.4 大豆生产收益影响豆农种植意愿

3.2 我国大豆市场难以实现自给自足

3.2.1 国内大豆市场需求迅猛增加

3.2.2 大豆油需求旺盛

3.3 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不具市场竞争力

3.3.1 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出油率不高

3.2.2 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不具价格优势

3.4 大豆加工业产能过剩阻碍内资企业健康发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转基因大豆进口贸易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影响

4.1 我国大豆进出口贸易概况

4.1.1 我国大豆进口情况变化

4.1.2 我国大豆出口规模变化

4.2 转基因大豆进口贸易对我国耕地战略的影响

4.2.1 基于全国平均生产水平的视角进行虚拟耕地面积测算

4.2.2 基于各地区转基因大豆进口量的视角进行虚拟耕地面积测算

4.3 我国大豆国际市场可获得性分析

4.3.1 全球大豆供给总量稳步增长

4.3.2 我国大豆进口主要来源国分析

4.3.2 世界其他大豆出口国贸易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1.1 我国大豆产需缺口的迅速扩大成为大豆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5.1.2 转基因大豆进口贸易为我国节省了大量的耕地资源

5.1.3 合理利用境外资源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

5.2 政策建议

5.2.1 合理扩大大豆进口来源国范围,降低大豆进口贸易风险

5.2.2 发挥非转基因大豆优势,鼓励国产非转基因大豆深加工

5.2.3 调整大豆压榨产能布局,强化行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的栽培历史。有史料记载以来,大豆及其制品一直作为中国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为人们提供着丰富的植物蛋白和必须的营养物质。作为大豆的原产国,我国大豆进出口贸易一直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982年我国的大豆出口量达到全球出口份额的90%,它也一度成为我国换取外汇的重要物资。
  然而,从1996年始,由于我国大豆市场需求激增,国内大豆种植面积也逐年减少,大豆产量停滞不前,同时随着大豆进口关税的下调,我国大豆进口份额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随着我国进一步放开大豆市场,取消配额限制,很快中国由原来的大豆净出口国摇身变为大豆净进口国。2012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已高达5838万吨,而当年国内大豆产量仅为1280万吨,大豆对外进口依存度超过80%。面对国内大豆市场需求的巨额增量,本文运用虚拟耕地计算方法,测算得出如果要实现我国大豆市场的自给自足,那么将会以牺牲大量其他主要农作物耕种面积为代价,进而会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寄希望于增加国内大豆产量,减少中国大豆进口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应该正确认识大豆贸易对中国农业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意义,理性面对现实。
  研究表明,20世纪末开启的大豆进口贸易,为我国农业生产节约了大量的耕地资源,但同时也带来了进口来源国相对单一,贸易风险较大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国际大豆可获得性进行分析,得出应当依据我国大豆市场特点,进一步合理利用境外资源,实施有效的虚拟耕地战略,同时依据我国大豆产业自身特点构建大豆安全战略体系,发挥我国传统大豆比较优势,发展非转基因大豆深加工,继而调整国内大豆加工产能布局,促进行业改革和产业升级,促使我国大豆产业良性发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