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战略委员会对上市公司非效率性投资影响的研究
【6h】

战略委员会对上市公司非效率性投资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框架、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研究数据来源

1.2.1 研究框架

1.2.2 技术路线

1.2.3 研究方法

1.2.4 数据来源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3.1 可能的创新

1.3.2 可能的不足

2.文献综述

2.1 非效率性投资

2.1.1 非效率投资概念

2.1.2 国外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2.1.3 国内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2.2 战略委员会

2.2.1 国外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2.2.2 国内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2.3 文献评述

3.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上市公司战略委员会设置情况与非效率性投资行为

3.2 上市公司战略委员会特征与非效率性投资行为

3.2.1 战略委员会结构特征与非效率性投资行为

3.2.2 战略委员会行为特征与非效率性投资行为

3.2.3 战略委员会成员素质特征与非效率性投资行为

4.上市公司非效率性投资行为的实证研究

4.1 样本选取

4.2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4.2.1 变量选择

4.2.2 模型构建

4.3 描述性分析与实证检验

4.3.1 描述性分析

4.3.2 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检验

4.3.3 实证检验

4.4 小结

5.战略委员会对上市公司非效率性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

5.1 变量选择

5.2 战略委员会设置情况与非效率性投资行为实证检验

5.2.1 描述性分析

5.2.2 主要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检验

5.2.3 实证检验

5.3 战略委员会结构特征与非效率性投资行为实证检验

5.3.1 描述性分析

5.3.2 主要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检验

5.3.3 实证检验

5.4 战略委员会行为特征与非效率性投资行为实证检验

5.4.1 描述性分析

5.4.2 主要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检验

5.4.3 实证检验

5.5 战略委员会成员素质特征与非效率性投资行为实证检验

5.5.1 描述性分析

5.5.2 主要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检验

5.5.3 实证检验

5.6 小结

6.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较为严重

6.1.2 战略委员会设立能有效抑制非效率投资行为

6.1.3 战略委员会的不同特征对非效率性投资行为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

6.2 政策建议

6.2.1 进一步加强上市公司战略委员会建设

6.2.2 提高战略委员会治理信息的披露

6.2.3 进一步完善战略委员会的立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投资决策是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三大决策之一,不仅会影响到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增长和公司价值的创造,更会影响到社会宏观经济的波动。由于投资决策往往会受到来自于政治、经济、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很可能会偏离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产生“非效率投资”的问题。非效率性投资包括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两类。过度投资公司的管理层滥用资金,盲目投资于热门行业,导致在生产能力过剩领域的大量资本沉淀,大量生产资源和要素浪费,资本产出率降低;投资不足的公司大量资金闲置,或者由于融资约束,公司无法通过合理渠道获得足够资金,进而不得不放弃机会良好的投资,公司成长缓慢。非效率性投资带来了资金配置的低下,损害了所有者的权益,更加阻碍了资本市场持续健康的长远发展。
   有效的投资决策,离不开有效的公司治理,即有效地实行债权人、经理人以及股东之间的制衡制度。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会的运行效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投资行为,影响企业长远的发展。特别是作为董事会专业委员会之一的战略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对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和重大投资决策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战略委员会制度又是一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大举措。
   本研究采用制造行业上市公司2007-2009年度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对战略委员会与上市公司非效率性投资行为进行研究,分析了战略委员会设置情况及其特征对上市公司非效率性投资行为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框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其次从现金流、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资本结构、公司治理等角度对非效率性投资行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同时将国内外有关战略委员会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在对国内外专家学者文献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再次,建立投资预期的实证模型以衡量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程度,采用2008年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战略委员会设置情况对非效率性投资行为的影响,并且进一步的研究战略委员会的特征与上市公司非效率性投资行为的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大部分存在着投资不足的行为,且其比例不断增加,发生过度投资的上市公司相互之间的差异性较大;设立战略委员会的上市公司比例持续提高,并且检验发现设立了战略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其非效率性投资水平较低,战略委员会能够有效发挥其职能,有效控制和抑制非效率性投资行为;在战略委员会的结构特征中,适当增加其规模、扩大其独立董事比例及由独立董事担任战略委员会负责人能够使战略委员会更有效的监督控制上市公司非效率性投资行为的发生;以战略委员会会议频率来衡量其行为特征,实证研究发现,战略委员会会议频率与上市公司非效率性投资行为显著负相关,战略委员会会议次数越多,越能增加其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对投资项目的深入探讨,更能发现非效率性投资行为并进行监督和控制;在战略委员会成员素质特征中,战略委员会成员平均年龄、女性成员比例及学历背景与上市公司非效率性投资行为是显著负相关的,适当任用年龄较大、经验丰富的成员,适当提高女性成员的比例,增加学历较高、专业知识储备充足的成员数量能够使战略委员会更有效的监督控制上市公司非效率性投资行为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