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生心理资本调查及团体辅导干预研究——基于常州市S校的个案
【6h】

高中生心理资本调查及团体辅导干预研究——基于常州市S校的个案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心理资本的研究综述

2.1.1 心理资本的概念界定

2.1.2 心理资本的结构维度划分

2.1.3 心理资本的测量工具

2.1.4 对心理资本的干预研究

2.2 团体辅导的研究综述

2.2.1 团体辅导的概念界定

2.2.2 团体辅导在心理资本方面的干预研究

2.3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第3章 研究一:对高中生心理资本状况的调查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工具

3.3 研究过程

3.4 研究结果

3.4.1 高中生心理资本的整体状况

3.4.2 高中生心理资本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

3.5 讨论

3.5.1 高中生心理资本的基本情况

3.5.2 高中生心理资本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

第4章 研究二:团体辅导对高中生心理资本的干预研究

4.1 研究目的与假设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工具

4.3 研究过程

4.4 研究结果

4.4.1 实验组与控制组心理资本前测t检验

4.4.2 实验组心理资本前后测t检验

4.4.3 控制组心理资本前后测t检验

4.4.4 高、中、低分组前后测差异比较

4.4.5 被试对团体辅导效果的反馈

4.5 讨论

4.5.1 干预效果的讨论

4.5.2 干预效果的原因分析

4.6 不足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积极心理学的出现,让教育的目的从关注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的解决与治疗,转向重视积极心理品质的生成。心理资本概念的提出,让关注点更为精确,即寻求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状态。这样的状态可以具体表现在希望、自我效能感、韧性、乐观四个维度上。研究表明,无论是具体的某一维度还是心理资本整体都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因此研究与开发心理资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以调查高中生心理资本水平及探究团体辅导对高中生心理资本水平的干预效果为目的。主要采用测量工具为《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团辅干预方案。自然招募符合实验要求的被试60人,匹配出实验组和控制组。对于实验组予以团体辅导干预,共8次。控制组不作任何处理。最后对于结果进行分析验证并讨论其变化原因,最终得出主要结论:
  (1)高中生心理资本水平良好,总均分高于理论中值。
  (2)高中生心理资本水平在性别、年级、是否为独生上没有显著差异。在是否为班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而父母不同的学历水平对高中生的心理资本水平影响极其显著。
  (3)以心理资本干预理论为基础编制的团体辅导干预对于高中生心理资本的提升有显著作用。特别对于心理资本水平较低的高中生,效果更加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