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儒家人才管理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6h】

中国儒家人才管理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摘要

引言

一、儒家的人才标准观

二、儒家的知人观

三、儒家的得人观

四、儒家的人才任用观

五、儒家的人才激励观

六、儒家的人才心理保健观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在当今强调知识创新与自主创新的时代里,“人才”无疑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名词与核心环节,吸引着无数学人对之进行探索与研究。鉴于当代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无不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妥善借鉴中国儒家的人才管理心理学思想,不但能更好地促进当代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中国化,更将有助于提高人才管理的效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内容之一的儒家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其中蕴含丰富的人才管理心理学思想。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阐发儒家的人才管理心理学思想,进而寻求其在现代人才管理中的意义:(1)、儒家的人才标准观。儒家评判人才的标准是“德”与“才”,其中,“德”是基础与重心,因为德既有“内圣”又有“外王”的功能,这为今人妥善处理“德”与“才”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德”是“人才”的前提,“才”是“人才”的核心。(2)儒家的知人观。儒家以“心理差异论”和“心理可测论”作为选拔人才(“知人”)的理论依据,运用谈话法、观察法(包括观友察贤法)、试验法、询于众人法等方法来选拔人才。(3)儒家的得人观。儒家秉持唯能是求、大公无私、取和去同、为官择人、以贤致贤、礼贤下士的得人原则。(4)儒家的人才任用观。儒家坚持因才授任、取长避短、不求全责备、用人不疑、适当放权、不数易其官、破格提拔与次序晋升等原则来选拔人才。(5)儒家的人才激励观。儒家以其人性论和需要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从“人心”入手,主张用物质激励、关爱激励、教化激励、榜样激励、赏识激励等方法激励人才。(6)儒家的人才心理保健观。儒家把“以心统身”论和“心统性情”观作为理论基础,提倡运用学习养心法、内省反思法、节欲平性法、环境熏染法、休闲陶情法等方法进行心理保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