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微课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6h】

微课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的方法

1.4.1 文献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比较法

1.4.4 访谈法

1.4.5 案例分析法

第二章 相关研究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研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细化理论

2.2.3 自主学习

第三章 微课的概述

3.1 微课的含义

3.2 微课的特点

3.3 微课与常规课的区别

3.4 微课的类型

第四章 高一化学微课设计

4.1 微课的设计原则

4.2 微课设计的程序

4.2.1 分析

4.2.2 设计

4.2.3 开发

4.2.4 实施

4.2.5 评价与反思

4.2.6 整合资源

第五章 微课教学实践与评价

5.1 实践目的

5.2 实践对象

5.3 实践设计

5.4 实践方法

5.5 实践过程

5.6 数据收集与分析

5.6.1 知识点

5.6.2 学生成绩

5.7 学生调查问卷

5.7.1 问卷统计

5.7.2 情况分析

5.8 学生访谈

第六章 结论、思考与展望

6.1 结论

6.2 思考

6.2.1 有待优化的课后巩固复习功能

6.2.2 有待优化的研究过程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教育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进入了微时代,给教育领域带来革新与活力。一股“微课”的开发、研究、应用热潮正在席卷全国各地。微课的实施凸显出其重要性,不管学生成绩与能力、思维与反应是否有差异,只要学生想学就可以去找相对应的微课进行学习。充分体现“以生为本、以师为导”,培养多才能、个性化的学生。
  本文依据细化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自主学习理论,根据苏教版化学必修一教材内容,设计对应的微课,采取准实验研究法,选取江苏省江阴长泾高级中学高一两个平行班,保持正常教学秩序,每周课时相同,由同一教师授课。控制班进行传统方式教学,及传统与微课结合的教学。然后分别测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水平(了解、理解、掌握、探究)及学业成绩。以自编的调查表了解学生学习能力,构建知识系统能力等的变化情况,并分别通过对实验班学生和对照班学生的访谈调查了解学生对微课教学的看法。
  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微课教学受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肯定,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和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教与学的主角,帮助学生建构化学知识增强学习的有效性。实验班的成绩有了比较显著的提高: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本研究为微课与化学的结合提供了借鉴与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