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学女生排球技能学习中两侧性迁移规律的实证性研究
【6h】

小学女生排球技能学习中两侧性迁移规律的实证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选题依据和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辨析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外研究现状

2 实验对象与方法

2.1 实验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实验法

2.2.3 访谈法

2.2.4 比较法

2.2.5 观察法

2.2.6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数据收集与统计

3.1.1 技评角度

3.1.2 达标角度

3.1.3 达标与技评的差异性检验

3.2 两侧性迁移规律对小学女生排球学习影响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3.2.1 对T检验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3.2.2 达标与技评成绩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3.2.3 影响实验结果因素的讨论与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因素有很多,迁移就是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因素。它属于一种心理现象。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对迁移研究的越来越深入,人们对迁移在运动技能学习中的影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视。正是由于迁移对技能学习的影响,所以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无论是教练还是体育教师都非常注重如何合理的运用正迁移,避免负迁移。
  迁移不仅发生在不同项目间,同一项目的两侧肢体也会发生迁移。对于运动技能的两侧性迁移的研究,在篮球、足球等项目的训练和学习中运用的较多,特别是针对篮球的研究。这些研究多数是探讨从优势肢体向非优势肢体迁移。本文将通过利用排球的发球与扣球两项较为复杂的运动技术,由非优势肢体先学习,进而向优势肢体迁移。从动作技能形成的角度,来探讨和研究两侧性迁移规律对排球发球和扣球技能学习效果的影响。
  排球运动技术性很强,每项技术的掌握都需要很长的周期.而发球和扣球技术相对更难。由于发球和扣球技术的难度较大,因此在掌握过程中容易出现较多的错误与不稳定因素。本文根据两侧性迁移的规律,在学生形成了相对准确的“认知结构”以后,进行动作的两侧性迁移。以达到动作技术掌握的准确性及稳定性。最终实现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从而证明运用两侧性迁移规律更有利于排球的发球与扣球技术的学习。
  本文以小学三年级女生学习排球下手发球和扣球实证研究为研究对象。以体验学习理论为基础。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实验法、访谈法、比较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对两侧性迁移规律对小学女生排球发球和扣球的影响效果进行研究。其中选取无锡市南湖小学三年级女生40名为研究对象(实验组20人,对照组20),经过观察和测试对两项技能的技评与达标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1)技评成绩: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技评成绩显示,实验组的发球和扣球两项技术技评成绩的优良率与及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与对照组发球的技评成绩优于扣球的技评成绩。
  (2)达标成绩: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达标成绩显示,实验组发球、扣球的三次达标测试平均成绩都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发球达标考核成绩与对照组发球达标考核成绩比较,所显示的优势超过扣球达标。
  (3)技评与达标T检验结果:虽然实验组无论从技评考核成绩,还是达标考核成绩来看都好于对照组。但利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P值均大于0.05,数据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这一结果也证明了两侧性迁移的存在,且在相同条件下,利用两侧性迁移规律进行学习与常规的学习方法比较,并未对学习效果产生任何不良的影响。但是在两组实验中发球达标的标准差为2.083369,扣球达标的标准差为1.531335。这组标准差的数据,说明了整体成绩的离散度比较大。也就是说实验组中一部分学生掌握情况比较好,和对照组比较有了明显的优势。
  根据实验组与对照组技评和达标的成绩的对比,以及T检验中达标成绩所显示的较大的标准差,可以初步证实两侧性迁移规律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小学女生排球发球和扣球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
  利用托尔曼的“潜在学习”原理,结合实际实验情况。可以推测出如果增加练习次数,使实验组非利手运动技能掌握达到自动化。并适当增加利手的强化练习时间,那么运用两侧性迁移规律进行学习的优势将会更充分的体现出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