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生自杀意念、自杀态度现状及教育对策——基于对江西省南昌市区高中生的调查
【6h】

高中生自杀意念、自杀态度现状及教育对策——基于对江西省南昌市区高中生的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1.自杀的界定及分类

2.中学生自杀问题的研究方法

3.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及特点

4.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

5.态度的界定

6.中学生自杀态度的研究

7.中学生自杀问题研究的发展趋势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二、南昌市城区高中生自杀意念、自杀态度现状调查分析

(一)自杀意念调查结果与分析

1.自杀意念的学校类型差异

2.自杀意念的性别差异

3.自杀意念的年级差异

4.自杀意念调查结果与相关研究的比较

(二)自杀态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1.自杀态度各维度的学校类型差异

2.自杀态度各维度的性别差异

3.自杀态度各维度的年级差异

4.自杀态度的总体情况

5.自杀态度的性别差异

6.自杀态度的年级差异

7.自杀态度调查结果与相关研究的比较

(三)自杀意念与自杀态度的关系

1.自杀态度各维度的自杀意念差异

2.自杀意念者的自杀态度总体情况

3.自杀意念与自杀态度的关系调查结果与相关研究的比较

三、高中生自杀的动机及影响因素

(一)自杀的心理学理论

(二)自杀的动机

(三)高中生自杀的心理特征

1.高中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2.高中生自杀的心理特征

(四)社会文化因素

1.性别与种族

2.家庭、婚姻关系

3.职业

4.信仰

5.社会经济状况

(五)精神疾病

(六)躯体疾病

(七)遗传学因素

(八)神经生物学因素

四、高中生自杀问题的教育对策

(一)心理健康教育

1.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2.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3.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二)高中生生命教育

1.高中生生命教育的目标

2.高中生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3.高中生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

(三)高中生死亡教育

1.高中生死亡教育的主要内容

2.高中生死亡教育的实施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自杀态度问卷(QSA)和自杀意念量表(SSI)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展开▼

摘要

现代社会中,自杀是人类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在2000年,自杀在美国是15~19岁组的第3位致死原因。1995-1999年中,在15~34岁中国青少年人群死因中,自杀是首位重要死亡原因。我国高中生正处于15~18岁间,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急剧不平衡性使其承受着由成长带来的巨大压力,使其处于一种“边缘人”的不稳定状态,因此,高中生属于自杀高危人群,对其进行有效的自杀危机预防显得极其必要。 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章论述了自杀、自杀意念、自杀态度的概念。第二章分析了江西省南昌市区高中生自杀意念、自杀态度现状的调查。第三章分析了高中生自杀的动机及影响因素。第四章提出了高中生自杀问题的教育对策。 调查结果发现,在被调查的326名高中生中,自杀意念发生率为9.20%,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对自杀者、对自杀者家属、对安乐死持肯定或理解态度的分别占12.27%、64.72%、67.18%、27.30%,既有自杀意念又对自杀者持肯定、认可、理解和宽容态度的占7.36%,自杀意念者不反对、否定、排斥和歧视自杀者、自杀者家属。可见,高中生自杀意念出现率较高,自杀态度呈负面性比列较大,提出并实施针对性的教育对策迫在眉睫。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