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自动排出式胆道支架引流与T管引流比较研究
【6h】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自动排出式胆道支架引流与T管引流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临床信息和材料

2. 观察指标

3. 手术方法

4. 术后处理

5.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患者的一般临床信息比较

2.临床指标比较

3.生活质量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微创治疗的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
  胆石症是胃肠病学中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并且这种疾病在我国也有显著的发病率。它的主要表现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或者肝内胆管结石。其中,胆总管结石较为特殊,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胆总管结石,它将进展为梗阻性黄疸、胆管炎或胰腺炎,从而增加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外科手术,目前内窥镜、腹腔镜技术正在不断发展,这些微创技术已经能够广泛的应用于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中,其中囊括了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graphy),内镜或腹腔镜下碎石术,经胰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以及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LCBDE,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等。几项最近的研究表明,将LCBDE作为胆总管结石病的微创治疗的首选方法即有效又安全。然而,选择T管外引流,还是胆道内支架内引流作为LCBDE术后引流方式,目前仍是争论的热点问题。本研究试图探讨自动排出式胆道内支架引流管在LCBDE并一期缝合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在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共47人,所有患者都接受LCBDE术治疗,术后一期缝合的同时内部引流使用自动排出式胆道支架引流管(内支架引流组,N=22)或T型引流管外引流(T管引流组,N=25),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的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胆漏的发生率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通过简易生活质量评分表来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结果:
  内支架引流组与 T管引流组相比,在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显著缩短了手术后住院的时间,手术后拔除引流管的时间以及手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时间,不仅如此,治疗的成本也明显下降(P<0.05)。但是,两组引流方法之间的术后胆漏的发病率数据对比并没有明显的不同(P>0.05)。生活质量方面,两组患者术后1周、2周、5周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周与20周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内支架引流管在手术后4至14天会自动排出,但是,其中有1例患者内支架引流管未能顺利排出,后应用胃十二指肠镜取出。LCBDE术后一期缝合,同时使用自动排除式引流管比传统 T管引流在治疗胆总管结石病患者时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结论:
  综上所诉,我们使用自动排出式引流管成功治疗了胆总管结石患者,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LCBDE一期缝合并内支架引流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上有传统T管外引流不具备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显现于:手术后的住院时间较短、恢复的速度明显加快、患者带管的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手术后的生活质量高,集中突出了微创外科的显著优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