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颌前牙正畸炎性牙根吸收可疑风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6h】

上颌前牙正畸炎性牙根吸收可疑风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临床病例的研究分析,探讨与上颌前牙正畸性炎症性牙根吸收(Orthodontically Induced Inflammatory Root Resorption,OIIRR)相关的部分可疑风险因素,并尝试确定OIIRR吸收倾向的预测因素。
  材料与方法:按照样本选择标准,选择符合条件的病例127例,共762颗牙齿。其中,男:38例,女:89例,平均年龄:16.38岁,平均矫治疗程:19.75月。于患者矫治前后拍摄的曲面断层片上分别描画出上颌6颗前牙的轮廓,测量出牙冠和牙根的长度:另外测量出患者石膏模型上的牙冠长度,然后通过公式计算出每颗牙齿矫治后牙根吸收量。同时,根据患者病例资料记录其矫治开始年龄、矫治疗程、是否拔牙等信息。最后将所有数据输入spss17.0统计软件,应用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对其进行检验。
  结果:矫治后上颌前牙牙根吸收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均值分别为:中切牙3.99mm,-2.15mm,1.1898mm;侧切牙:4.13mm,-1.71mm,1.4327mm;尖牙:3.45mm,-4.76mm,0.3487mm。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每颗牙齿矫治前后的牙根长度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上颌前牙的牙根吸收量在矫治开始年龄各亚组内有统计学差异;在是否拔牙各亚组内有统计学差异;在是否应用种植体支抗各亚组内有统计学差异:在矫治疗程各亚组内有统计学差异;在牙位各亚组内有统计学差异;在垂直骨面型各亚组内无统计学差异;在与下前牙的咬合接触情况各亚组内无统计学差异:上颌侧切牙的牙根吸收量在是否存在斜行牵引各亚组内有统计学差异;上颌切牙的牙根吸收量在是否存在根舌向转矩各亚组内有统计学差异;上颌尖牙的牙根吸收量在牙根发育是否完成各亚组内有统计学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上颌前牙的牙根吸收量与矫治开始年龄、是否拔牙、是否应用种植体支抗还有矫治疗程、与下前牙的咬合接触情况具有很大相关性,与垂直骨面型、牙位不相关;上颌侧切牙的牙根吸收量与是否存在斜行牵引具有很大相关性;上颌切牙的牙根吸收量与是否施加根舌向转矩具有很大相关性;上颌尖牙牙根吸收量与牙根发育阶段具有极大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牙根发育阶段、矫治疗程和是否应用种植体支抗可作为上颌前牙牙根吸收倾向的预测因素。
  结论:
  1)上颌前牙的牙根吸收量与患者矫治开始年龄、是否拔牙、是否应用种植体支抗以及矫治疗程、与下前牙的咬合接触情况具有很大相关性;
  2)上颌侧切牙的牙根吸收量与是否存在斜行牵引具有很大相关性;
  3)上颌切牙的牙根吸收量与是否施加根舌向转矩具有很大相关性;
  4)上颌尖牙牙根吸收量与牙根发育阶段具有极大相关性;
  5)牙根发育阶段,矫治疗程和是否应用种植体支抗可作为上颌前牙牙根吸收倾向的预测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