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痰中草绿色链球菌对肺炎链球菌影响的研究
【6h】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痰中草绿色链球菌对肺炎链球菌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结果

一.一般情况

二.临床特征

三.病原学结果

四.肺炎链球菌混痰培养结果

五.肺炎链球菌与草绿色链球菌混合培养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在世界范围内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目前国内外研究显示,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pneumoniae,SP)仍是CAP最主要的病原体。痰标本采集方便,是最常用的下呼吸道病原学检测标本,但痰培养肺炎链球菌阳性率并不高。本研究通过对住院的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行痰细菌培养,肺炎链球菌混入痰中培养,肺炎链球菌与痰中分离的草绿色链球菌(Streptococcusviridans,SV)混合后培养,探讨痰培养肺炎链球菌阳性率低的原因。
   方法:
   1.收集我院2011年7月-2012年3月住院的成人CAP患者,采集痰标本行细菌培养及鉴定,发热≥38.5℃行静脉血培养。
   2.将肺炎链球菌与患者合格痰标本混匀后行半定量培养。实验组将5个浓度梯度的肺炎链球菌与15例CAP患者痰标本混匀,接种子血平板上行半定量培养,对照组用同等浓度的纯肺炎链球菌菌悬液接种于血平板上行半定量培养,比较两种培养结果肺炎链球菌生长是否有差异。
   3.将肺炎链球菌与痰中分离的草绿色链球菌混合后行半定量培养:实验组将肺炎链球菌与痰中分离出的15株草绿色链球菌混匀后接种于血平板上行半定量培养,对照组用同等浓度的肺炎链球菌菌悬液与生理盐水混合后接种于血平板行半定量培养,比较两种培养结果肺炎链球菌生长是否有差异。
   结果:
   1.54/63例行痰细菌培养,阳性率20.37%(11/53),共分离出5种病原体,大肠埃希菌3.7%(1/54)、白色念珠菌9.26%(5/54)、肺炎克雷伯杆菌3.7%(2/54)、鲍曼不动杆菌杆菌3.7%(2/54),光滑假丝酵母菌1.85%(1/54),肺炎链球菌阳性率为0%(0/54)。
   2.肺炎链球菌浓度103、104、105cfu/ml混痰培养,与混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肺炎链球菌生长数量明显减少(P<0.05);当肺炎链球菌浓度为102cfu/ml时,混痰后肺炎链球菌生长无明显减少(P=0.535)。3.肺炎链球菌与A组草绿链球菌(SV浓度108cfu/ml)混合后倍比稀释培养结果:与纯肺炎链球菌菌悬液的对照组相比,草绿色链球菌浓度为107cfu/ml与肺炎链球菌浓度106cfu/ml、草绿色链球菌105cfu/ml与肺炎链球菌104cfu/ml混合培养后,肺炎链球菌生长数量明显减少(P<0.05),草绿色链球菌浓度106与肺炎链球菌浓度105混合培养后,肺炎链球菌生长明显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1);肺炎链球菌与B组草绿链球菌(SV浓度107cfu/ml)混合后倍比稀释培养结果:草绿色链球(浓度为106、105、104、103、102)与同等浓度的肺炎链球菌混合培养后(106、105、104、103、102),与对照组相比肺炎链球菌生长数量无明显改变(P>0.05);肺炎链球菌与C组草绿链球菌(SV浓度106cfu/ml)混合倍比稀释培养结果:草绿色链球菌(浓度为105、104、103、102、101),分别与肺炎链球菌(浓度为106、105、104、103、102)混合培养后肺炎链球菌生长数量无明显改变(P>0.05)。
   结论:
   本研究显示草绿色链球菌可能对肺炎链球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导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痰培养肺炎链球菌阳性率低的原因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