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共聚焦显微镜分析不同准分子激光切削法角膜神经纤维再生特点
【6h】

共聚焦显微镜分析不同准分子激光切削法角膜神经纤维再生特点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准分子激光术后角膜神经修复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利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比较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与准分子激光双面角膜磨镶术(Both-sides LASIK,BSL)术后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的再生情况,为临床合理化手术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本研究观察在我院行LASIK或BSL手术的患者21例(38眼),其中:LASIK共22只眼,BSL共16只眼。术前两组患者的等效球镜度:LASIK组为-4.15D~-7.40D(-5.26±-0.72D),BSL组为-5.65D~-8.75D(-6.85±-0.83D)。术前角膜厚度:LASIK组为502~592 μ m(544±28μm),BSL 组为477~575 μ m(518±29μ m)。手术切削深度:LASIK组:93.7±12.4μm,BSL 组瓣上切削:74.4±12.7μm,瓣下角膜基质床切削:109.1±11μm。术后两组患者角膜厚度:LASIK组:449.4±22.8 μ m,:BSL 组:408.5±24.7μm。手术患者分别在术后一天,一周,一月,三月,六月时行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再生的情况。对术前及术后一般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角膜神经纤维再生比较行Pearson Chi-Square tests检验。 结果:在共聚焦显微镜下,两组患者术后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的表现:术后一天,主要表现为长的、残留变性神经纤维与被切断的、短的、不连续的神经纤维共同存在。术后一周,表现以大量短的(<50 μm)、不连续的神经纤维或无神经纤维为主。在其后各观察时间点,两组均可见再生神经纤维逐渐生长为长的、连续的、带有交通支的神经纤维,LASIK组与BSL组在术后一月、三月、六月再生神经纤维达到200 μ m的比例分别为:36.3﹪和12.5﹪,36.4﹪和25﹪,63.6﹪和68.8﹪。两组间的统计学比较:一月P=0.251,三月P=0.216,六月P=0.764.,P值均>0.05,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虽然在等效球镜度、术前及术后角膜厚度、手术切削深度等方面,LASIK与BSL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但LASIK组与BSL组术后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再生长度和形态学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