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发展度与协调度视角的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综合评价
【6h】

基于发展度与协调度视角的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综合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水资源可持续问题研究概况

1.2.2 国内水资源可持续研究概况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2 基于发展度与可持续度的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方法

2.1 基于发展条件和协调关系的水资源系统概念内涵界定

2.1.1 系统论简介

2.1.2 水资源系统

2.2 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

2.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2.2 数据标准化方法

2.3 水资源系统发展条件的评价方法

2.3.1 主成分分析法

2.3.2 水资源系统发展度的表征

2.3.3 发展度等级划分

2.4 水资源系统的协调关系评价与表征方法

2.4.1 水资源系统协调度的表征

2.4.2 协调度等级划分

2.5 区域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的综合评价方法

2.5.1 短板原理及其演变

2.5.2 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综合评价

3 中国大陆三大经济带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3.1 2005年三大经济带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3.1.1 2005年中国三大经济带水资源系统发展条件评价

3.1.2 2005年中国三大经济带水资源系统协调关系评价

3.1.3 2005年中国三大经济带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3.2 2009年三大经济带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3.2.1 2009年三大经济带水资源系统发展条件评价

3.2.2 2009年中国三大经济带水资源系统协调关系评价

3.2.3 2009年中国三大经济带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3.3 2013年三大经济带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3.3.1 2013年三大经济带水资源系统发展条件评价

3.3.2 2013年三大经济带水资源系统协调关系评价

3.3.3 2013年中国三大经济带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3.4 2005、2009和2013年三大经济带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变化

4 2013年大陆30个省区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4.1 2013年大陆30个省区水资源系统发展条件评价

4.2 2013年中国大陆30个省区水资源系统协调关系评价

4.3 2013年中国大陆30个省区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4.4 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类型归纳

4.4.1 双低型

4.4.2 先天不足型

4.4.3 不平衡型

4.4.4 双高型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水资源作为基础自然资源,是我国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关系到我国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也关系到我国与邻国的合作交流和区域稳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先保证水资源的安全,掌握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各方面的支撑情况,需要对水资源的可持续性进行合理评价。基于可持续理论、系统论内涵,从区域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及经济社会现状等要素相互耦合共同支撑水资源系统的视角,提出水资源系统概念和结构;应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模型)构建了区域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提出水资源系统发展度、协调度和可持续度概念及其定量表征方法,对水资源系统发展条件、协调关系和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方法。
  结合有关数据分别对2005年、2009年和2013年中国大陆三大经济带内各省区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进行评价,了解三大经济带内各省水资源可持续状况的差异,以及经济带之间的差异和在时间上的演变。选取2013年中国大陆30个省区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为例,在全国范围内对各省水资源系统发展条件、协调关系、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并归纳出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的四种类别,以期为有关部门的政策、决策提供参考。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有:
  (1)2005年水资源系统处于Ⅰ级可持续性的省区分别有东部和中部的山东、广西、江西;处于Ⅴ级可持续性的是西部的陕西和新疆,总体上西部经济带各省水资源可持续性优于东部和中部;2009年水资源系统处于Ⅰ级的是东部和中部的广西、海南和江西,处于Ⅴ级可持续性的是西部的重庆和云南,整体状况比2005年有所改善;2013年水资源系统处于Ⅰ级的是广西、河南和宁夏,分属三个经济带,处于Ⅴ级可持续性的是陕西、四川、广东和浙江,属于西部和东部经济带。2005-2013年间东部经济带各省可持续状态改善明显,而中部经济带有所下降,西部经济带呈波动态势;可持续等级在空间分布上无明显规律。
  (2)2013年大陆30个省区中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度最高的是黑龙江、最低的是青海,有17个省区处于弱可持续状态,占了大部分省区,总体水资源系统可持续乐观,但应持续关注,提高部分省区水资源系统的可持续度,使总体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度更优。
  (3)依据发展度和协调度组合方式,结合2013年大陆30个省区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结果,归纳出四中可持续性类型及其典型省区:以青海为典型的双低型;以甘肃和宁夏为典型的先天不足性;以广东为典型的不平衡型;以黑龙江为典型的双高型;各种类型能够相互转化,应注意水资源系统的变化,促使双低型、先天不足型和不平衡型逐步向理想的双高型发展,也要提防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由优较优类型向较劣类型退化。

著录项

  • 作者

    张雨;

  •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 学科 自然地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郑德凤;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323.213;
  • 关键词

    水资源系统; 协调度; 可持续性; 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