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通道对比单通道微电极记录引导下精准定位丘脑底核(STN)感觉-运动区的意义
【6h】

多通道对比单通道微电极记录引导下精准定位丘脑底核(STN)感觉-运动区的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材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术中影像学解剖靶点选择标准

三、术中丘脑底核(STN)电生理学信号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脑深部刺激(DBS)治疗帕金森氏病(PD)现状研究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单通道微电极记录和多通道微电极记录技术,讨论的多通道微电极记录技术在脑深部电刺激(DBS)定位丘脑底核(STN)感觉运动区域的意义。
  方法:
  多通道微电极记录22 DBS术中电生理学的STN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与单通道20侧微电极记录STN电生理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DBS多通道微电极记录22侧的64根微电极记录,结果21侧(95.5%)可以准确记录感觉运动诱发电位的底丘脑核,1侧丘脑底核传统放电可以准确记录,21侧的最佳电生理记录针记录的STN放电长度是5.58+/-0.53毫米,STN感觉运动区诱发电位的平均长度是3.27+/-1.54毫米;而单通道20侧微电极记录STN放电平均长度是5.02+/-1.01毫米,13侧(65%)可以记录感觉运动区域的STN诱发电位,平均长度为1.36+/-0.98毫米,7侧只能记录完全STN常规放电。22侧STN多通道微电极记录13侧最终选择目标符合术前的解剖定位(59.1%),9侧STN解剖目标和电生理功能的目标有差异。
  结论:
  DBS术中多通道微电极记录相比单通道微电极记录记录STN放电的平均长度,感觉-运动诱发电位平均长度,确认STN感觉-运动区域概率和选择最佳的嵌入针等的许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多通道DBS技术保证植入物的植入电极的位置精度。

著录项

  • 作者

    李振航;

  • 作者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
  • 学科 外科学;神经外科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运杰;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338.24;
  • 关键词

    丘脑底核; 感觉运动区; 微电极记录; 电生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