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目的论视角下儿童文学的翻译——以《送报男孩》为个案研究
【6h】

目的论视角下儿童文学的翻译——以《送报男孩》为个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意义

1.2 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综述

第二章 关于目的论

2.1 目的论的定义及发展

2.2 目的论的原则

第三章 翻译难点

3.1 儿童文学语言及思维差异性分析

3.2 关于口吃儿童语言的特殊性分析

3.3 文中大量人名、地名、棒球术语的翻译

第四章 从目的论视角下看本篇小说的翻译策略及方法

4.1 目的论视角下儿童文学语言的翻译

4.1.1 意译法

4.1.2 分译法

4.2 目的论视角下儿童口吃语言的翻译

4.2.1 顺句操作

4.2.2 语义引申

4.3 目的论视角下人名、地名、棒球相关语言的翻译

4.3.1 直译加注法

4.3.2 语义变通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本文是关于纽伯瑞儿童文学获奖作品《送报男孩》一书的翻译实践报告。原作是一部励志题材小说,以小报童的口吃视角展开。现阶段,国民越来越重视儿童的教育,随之儿童文学作品的出现也可谓是层出不穷,但是关于儿童口吃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学作品并不常见,不仅具有教育意义,同时使小读者体会到亲情、友情的温暖。
  本文试图从目的论的视角下,结合儿童文学翻译的特点,研究《送报男孩》翻译过程中的翻译难点及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目的论认为任何一种翻译行为都有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这种目的决定着译文所使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同时,目的论把译入语接受者放在首位。目的论的三大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对儿童文学的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文章在分析过程中,作者将目的论的三大原则与实际的案例进行紧密结合,以小说Paper Boy中的句子为例,详细阐述了译者根据目的论的三大原则,针对文章中儿童文学语言的翻译、儿童口吃语言的翻译以及人名、地名和棒球相关语言的翻译所选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期达到译文最终服务于儿童的目的。
  在目的论的视角下,通过对Paper Boy这部小说的翻译之后,可以得出,目的论对儿童文学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且作为一名译者,他所要进行的翻译活动也是受其翻译所要达到的功能所约束的。由于儿童文学翻译的语言及思维模式有一定的差异性,同时口吃儿童的语言翻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译者对译文产出的忠实性和连贯性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译者,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百科全书式的广泛知识。尽可能再现原文意义的同时不能忽略译入语接受者的反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