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家庭自测血压在白大衣高血压患者转归中的作用
【6h】

家庭自测血压在白大衣高血压患者转归中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1.高血压的目前形势

2.血压的测量方式

3.白大衣高血压目前形势

4.另一种类型的白大衣高血压

5.白大衣高血压的危害

6.白大衣高血压的治疗

7. 白大衣高血压的诊断

8.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实验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第二章 实验结果

2.1白大衣高血压的发生率

2.2两组WCH患者一般情况的对比

2.3两组WCH患者生活方式改善情况比较

2.4两组患者的血压转归情况比较

2.5两组患者观察前后诊室血压变化值的比较

2.6自测组患者的HBPM的平均值与ABPM的白昼平均值的比较

第三章 讨论

3.1白大衣高血压的发生率问题

3.2白大衣高血压的转归问题

3.3白大衣高血压的诊断方式

第四章 结论

第五章 局限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患者调查问卷表

附录2.血压记录表

综述:白大衣高血压诊断治疗的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实验目的: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血压防治工作的不断重视,专家学者们对白大衣高血压(WCH)的防治问题的讨论也越来越多。本研究探讨了家庭自测血压(HBPM)对WCH患者的诊断、治疗、促进生活方式改善的作用,为今后WCH的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方法:
  选出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至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252例,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及HBPM,诊断出其中WCH患者为63例。利用调查表,对WCH患者的一般情况,生活行为情况,家庭血压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并统计出WCH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生率。将63例WCH患者随机分为自测组(32例)和常规组(31例)。自测组患者行诊室血压测量(CBPM)、24ABPM及HBPM,常规组仅行CBPM和24ABPM,并要求两组患者改善生活方式。随访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善情况及诊室血压的达标情况,并比较自测组患者的HBPM与24h ABPM血压监测结果是否一致。
  实验结果:
  252例高血压患者中有63例诊断为WCH,WCH的检出率为25%;女性WCH的发生率为27.69%,男性WCH的发生率为22.13%。年龄在18-44岁之间的高血压患者中,WCH的发生率为9.10%;45-59岁之间的高血压患者中,WCH的发生率为24.75%;≧60岁的高血压患者中WCH的发生率为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0.57,P<0.05)。1级高血压的患者中WCH的发生率最高为33.56%,2级高血压患者中WCH的发生率为15.66%,3级高血压患者中WCH发生率最低为4.34%。经过12周随访调查发现,自测组患者在食盐摄入量、运动量及BMI等方面,较常规组改善显著;12周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诊室血压值发现,自测组患者诊室血压的血压达标率为31.25%,明显高于常规组9.68%,差异有显著性(?2=4.47, P<0.05);自测组收缩压降低较常规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t=3.78,P<0.001)。收集自测组患者12周的血压记录表,与两次24ABPM结果比较发现,自测组患者多次HBPM的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平均值与24ABPM白昼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因此可以将HBPM作为WCH筛查的重要方法。
  实验结论:
  WCH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一旦发现,就需要长期监测、管理,防止和延迟其发展成持续性高血压。HBPM在WCH诊断方面具有与24ABPM相似的作用,其操作简单,可重复性较强,可以提高WCH的检出率,并可长期监测WCH患者血压的转归情况,而且HBPM对WCH患者的治疗和促进生活方式改善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并能有效防止WCH患者的过度治疗问题。因此医生应积极推广并指导、鼓励患者自行监测血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