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脉注射液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
【6h】

生脉注射液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1.1.1 诊断标准:

1.1.2 纳入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2 实验分组

1.3 治疗前准备

1.4 治疗方法

1.5 标本采集及监测指标

1.6 统计学处理

第二章 实验结果

2.1 四组疗效比较(见表2、3)。

2.2 四组早产儿不同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见表4-5)。

2.3 四组患儿相关并发症比较。见表6.

2.4 四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谷丙转氨酶、白蛋白和球蛋白变化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缩略词表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背景: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比较高,喂养不耐受可导致早产儿体重不增或负增长,体格和智能发育落后,静脉营养时间延长,而且增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血源感染及吸入窒息等疾病的风险。既往曾有不少研究报道应用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西沙必利等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但临床发现这类药物存在中枢、心脏及肝脏等方面的副作用,故而临床应用受限。生脉注射液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传统中药,已证实其有改善循环保证肠道血流灌注、非特异性抗炎及增强免疫的作用;非营养性吸吮通过刺激迷走神经、促进胃肠激素释放等增加胃肠动力的成熟。因此,将生脉注射液和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应用,为早产儿消化系统的成熟,改善喂养不耐受症状,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提供进一步临床研究思路。
   目的:本研究在鼻胃管喂养、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生脉注射液和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观察其对早产儿营养及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以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156例临床诊断为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四组患者均无先天畸形及代谢性疾病,均需鼻胃管喂养。对照组40例,常规给予鼻胃管喂养,静脉营养支持、蓝光照射等治疗。生脉组3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生脉注射液5ml/d静脉滴注。非营养性吸吮组3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联合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加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和非营养性吸吮。观察并对比四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及早产儿肝功指标变化。
   结果:生脉组、吸吮组及联合组在腹胀、胃潴留消失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达完全肠道喂养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p<0.05或p<0.01);不同时间(3,7,14天)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联合组与单用生脉组或吸吮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早产儿各种相关并发症在上述三组也少于对照组,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白蛋白第7天、第14天增加,生脉组、吸吮组及联合组均比对照组高(p<0.05或p<0.01),说明其对早产儿营养起到促进作用。治疗过程中肝功能相关指标均正常。<中文标题>=
   结论:
   1.生脉注射液、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优于常规传统治疗,联合应用疗效更佳。
   2.联合应用生脉注射液、非营养性吸吮有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