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侵入性因素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6h】

非侵入性因素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非侵入性检查预测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存在的可行性。
   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住我院的肝硬化患者共105例,86例患者按胃镜诊断结果分为轻、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三组。另外选择19例经胃镜证实无食管静脉曲张的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外周血小板计数,超声测量门静脉内径(PV)、脾脏厚度(ST),脾脏长径(SL);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从性别、年龄、病因,肝功能,PC(血小板计数),PV(门静脉内径)、SL(脾脏长径)、ST(脾脏厚度)、SI(脾脏指数)、PC/SL、PC/ST、PC/SI11个指标中筛选出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是否存在具有预测意义的非侵入性指标。通过RoC曲线下的面积的值来评价上述有预测意义的指标的准确性。
   结果:PC,PC/SL、PC/ST、PC/SI与有无食管静脉曲张及其严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C/SI是预测食管静脉曲张较理想的非侵入性指标。性别,年龄,病因,肝功能、门静脉内径,脾脏长径,脾脏厚度,脾脏指数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血小板数/脾脏指数比值预测有无食管静脉曲张有一定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内镜检查,降低一定医疗费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